抗美援朝时期,除中国外还有一国秘密出兵7万,40年后终于被公开

生活智慧星 2024-09-03 17:32:30

“中苏两国几乎不可能直接进行干预。尤其是中国,他们充其量也就五六万人能够进入朝鲜。如此少得可怜的兵力,一旦试图展开进攻,很快就会被残酷地剿灭。” 麦克阿瑟这样向杜鲁门保证着。

那是 1950 年 10 月 15 日,在与杜鲁门的会面中,麦克阿瑟表露出对美军部队十足的信心,还声称最晚在圣诞节之前就能结束战斗,让 “小伙子们回家过节”。

那时的美国上下全然没有料到,我国真的会派遣军队进入朝鲜援助人民军;更没想到美军士兵们不但没能回家过节,还在朝鲜战场上战斗了三年之久。在 “抗美援朝” 战役一开始,我军出动的兵力就超过了 30 万人。

经过激烈鏖战,最终抗美援朝取得胜利,双方于 1953 年 7 月 27 日签订停战协议。这场战争成为我国真正在国际社会立足的基石。

通过抗美援朝战争,国际社会见识到了我们的真正实力,他们深刻领悟到一点:中国已不再是从前那个任谁都能踩上一脚的弱小国家。

然而,在朝鲜战场上,除了朝军、志愿军、联合国军和韩军之外,还有一支来自其他国家的军队存在。

这支神秘的军队共有 7 万人,与志愿军一样,他们也在为处于社会主义阵营的朝鲜而战斗。那么这个神秘援助朝鲜的国家是谁?

1949 年末,金日成曾拜访斯大林,与他商议关于日后 “朝鲜内战” 的事宜。在这次谈话中,他就流露出想要 “给南朝鲜一个教训” 的念头。

当时,我国刚刚结束解放战争,国土历经多年战火的轮番摧残,正处于百废待兴之际。

在得知金日成有发动战争的意向后,毛主席经过审慎思考,认为朝鲜半岛当前局势极为复杂,不应轻举妄动。

斯大林却积极推动朝鲜开战,他对金日成表示大力支持,并认为只有对南朝鲜给予沉重打击,才能朝着打击资本主义的目标更进一步。不过,斯大林同时也向金日成明确表明,苏联虽然会向朝鲜提供武器,但不会直接出兵援助。

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在各方面的势力迅速扩张,并在国际社会上获得众多国家的 “坚定支持”。所以,一旦美军决定介入,社会主义阵营所要面对的远不止单单一个美国,而是十多个,甚至数十个国家的联合军队。

在这种情况下,苏联若直接出兵,几乎等同于向美国宣战,也就是向联合国军宣战。

暂且不提其他国家,美国自身的实力就足够令人忌惮。广岛和长崎的核爆已过去 4 年,但那恐怖的破坏力永远铭刻在了人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如今苏联对美军的具体情况并不了解,不清楚他们是否还有同等级别的武器,如果有,数量又是多少;又或者,美国早已研制出威力更大的核武器,只等敌对国家出手,便向其发射?

尽管这属于疯狂行径,几乎不太可能发生,但苏联无法以此去冒险。所以,为了避免战争扩大,苏联不能出兵干涉。

至于我国的反应,毛主席对斯大林的决定深感惊讶,但既然斯大林已决定支持朝鲜,毛主席也只能默许朝鲜开战的需求。

当时由于国内需要稳定的发展环境,毛主席并不打算直接参战,但还是从四野抽调出大量朝鲜族战士交给金日成指挥,以此作为对朝鲜的支持。

与此同时,留意到朝鲜半岛局势的美国也开始有所行动。杜鲁门决定采取举措,以 “遏制” 苏联在远东的 “扩张”。

1950 年 5 月 13 日,金日成来到中国,正式向毛主席宣告开战的意图。斯大林次日向毛主席发来电报,证实了金日成即将开战的说法,并表示苏联将会对朝鲜进行援助,但需要毛主席的同意。

毛主席很快回复金日成:“我原本计划在解放台湾之后,再将部队调到东北进行援助。但既然你们已经商量好了,那你就先打吧。”

1950 年 6 月 25 日,朝鲜对韩国发起进攻。朝鲜人民军气势如虹,仅仅几个小时,就彻底突破韩军防线,直逼汉城。

斯大林见此情景,极为高兴,他认为朝鲜很快就能统一半岛,将资本主义势力驱逐出去。毛主席却没有这般乐观,经过一番分析,毛主席指出美国很可能会大力援助韩国。他们不可能轻易放弃韩国,朝鲜应当警惕美军出兵。

一旦美国对朝鲜人民军发起进攻,朝鲜基本上毫无抵挡之力。而如果朝鲜人民军溃败,让美军推进到半岛北部,我国的领土就将面临威胁。

正如毛主席所料,美军很快强势介入,朝军在美军的猛烈进攻下伤亡惨重,原先一边倒的战况变得焦灼起来。

从 6 月 28 日起,美军的飞机就投入战斗;在美军正式介入朝鲜战争之后,这些飞机更是开始对平壤等城市进行轰炸。

毛主席此前为防万一,将部分部队调往鸭绿江边进行防守,此时这支边防军的士兵们隔着鸭绿江望向对岸土地上燃起的熊熊烈火和被炸弹高高扬起的尘土。

朝鲜半岛的战况对我国已十分不利。毛主席下定决心出兵援助朝鲜,阻止美军推进的步伐。同时,毛主席也向斯大林提出要求,让苏联派出一定数量的空军进入中国,以保护中国东北的城市,同时也能配合志愿军作战。

斯大林同意了派出空军,但表示这些空军只能留在中国边境,不能进入朝鲜。显然,斯大林此时依旧不打算真正介入战争。

但是,在看到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卓越表现后,斯大林立刻转变了态度。

1950 年 10 月 19 日,组建完毕的志愿军正式入朝作战。很快,一支来自苏联的航空兵团协助他们作战。

为避免引起国际社会动荡,斯大林命令这些苏联空军将战机上的苏军标志重新绘制成志愿军标志,而且空军士兵也必须穿上志愿军的服装,禁止说俄语,一旦被俘必须立即开枪自杀。

这些苏联空军战士驾驶着战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成功击落一架联合国军飞机。在这场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决中,第一次空中战斗的胜利属于社会主义一方。

随着战况不断升级,苏联派出的空军兵力越来越多,最后达到了 7 万人。

1951 年,苏联空军与美国空军在朝鲜战场上空展开多场激烈战斗,战斗烈度不断升级。尽管当时双方战斗机的性能差距并不大,但苏联空军有着相对更为丰富的作战经验,所以美国空军基本上是输多胜少。

起初,苏联空军还能严格遵守斯大林的命令,但随着战争愈演愈烈,他们的参战力度也越来越大。

当时,苏联的行为属于秘密参战,并未将派兵之事公之于众,但作为与之直接交手的对象,美国自然对这些苏联空军的存在了如指掌。不过,双方都不约而同地选择继续隐瞒此事。

毕竟,一旦苏联参战的情况被国际社会知晓,很可能会使战争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甚至引发第三场世界大战也并非不可能。

最后,在志愿军战士的奋勇作战和苏联空军的援助下,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胜利。

当然,辉煌战果的背后,有着令人心酸的牺牲。旅顺苏军烈士陵园中,至今还埋葬着当初牺牲的 202 人。

直到 1992 年 6 月份,苏联已经解体一年,叶利钦才将这一被隐瞒 40 年的机密向世界公开。

叶利钦在这时揭秘实属正常之举,毕竟 1991 年苏联已然解体,冷战终结,两极争霸的世界格局亦土崩瓦解,昔日苏联之事无需再行遮掩。于那时公布消息,反倒能够鼓舞原苏联成员国信心,将精神传承下去。

无论如何,那七万苏联援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确贡献卓越,他们的助力加快了 “联合国军” 的溃败速度,为我志愿军缩短了战争时长。

只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确,这些援军对我军而言只能算是 “锦上添花”,而非 “雪中送炭”。即便没有这些援军,我国志愿军最终同样能够取得胜利。

1950 年 10 月初,我国已做好出兵准备,然而当我国询问苏联空军支援何时能到时,斯大林竟矢口否认。“空军尚未准备就绪,若不行的话,只能放弃北朝鲜,让其军民撤至中国东北。”

毫无疑问,苏联自有其谋划。毛主席与周总理等人商议过后,最终一致认定,这场仗必须要打,且必须要赢,无论有无援军皆如此。

于是,在未获得苏联任何帮助的情况下,我国率先出兵。斯大林原本以为中国打不赢,故而洋洋自得地作壁上观。可他未曾料到,志愿军入朝后势如破竹。为分润胜利果实,他这才派遣援军前来。

即便如此,苏联方面仍给新中国增添了诸多限制。例如,苏联空军作战范围主要围绕鸭绿江畔,仅有极少数进入北朝鲜山区;苏联空军的作战目的仅是保护志愿军后方补给线,而格外残酷的前线阵地,仍旧需要我志愿军以血肉之躯搏杀。至于所谓的经济援助和装备援助,同样暗藏苏联不少谋划。

先说经济援助,按理我国是帮朝鲜打仗,合同应由苏联和朝鲜签订,可苏联却明确表示要与中国签订合同。这并非为抬高中国,而是担忧战后朝鲜无力偿还这笔费用,欲让中国来承担。实际上,1959 年赫鲁晓夫向我国逼债,其中很大一部分债务便源于此。

再说装备支援,毛主席曾致电,希望斯大林能为我军提供 36 个师的步兵装备,斯大林接受了这笔订单,但拖了半年之久才签署。后来由于战争规模扩大,装备需求也随之变大,从原先的 36 个师变更为 60 个师。苏联的确按照订单将装备发放给了我们,可时间上又拖延许久。

一开始苏联只为我军提供了 10 个师的装备,剩下的按照每月 1.5 个师的速度发放,一直发放到 1954 年才发完,那时激烈的战斗早已结束。还有 1951 年我国购买的 12 个空兵师装备、36 艘海军舰艇,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也基本上没发挥什么作用。以至于酣战之时,我国志愿军装备大多为自行制造。

此间种种,无不透露出一个指向 —— 苏联并不希望新中国速胜,甚至有意利用美国向新中国施压。这一点,在斯大林唆使金日成发动战争之时便已有所体现。

为何他前脚唆使金日成开战,后脚就在联合国会议上沉默不言?其目的便是利用美国等西方国家将新中国拖入战争泥潭,顺势将这些国家的注意力吸引至东方,减轻苏联在欧洲的压力。

按照苏联最初谋划,新中国将不敌 “联合国军”,最终只能彻底向苏联求助、靠拢。而苏联不仅能够进一步扩大自己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的影响力,还能彻底占有中长铁路以及旅顺港。

只是苏联怎么也没有想到,新中国在装备劣势、后勤不足的情况下,仍旧能够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这场战争不仅让我国站稳了脚跟,还粉碎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梦,成功维护了朝鲜半岛的稳定与和平。中朝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两国和苏联战士为战争胜利所做出的贡献。

最为重要的一点,我们应当始终铭记 —— 唯有自身才是真正值得倚靠之人,唯有祖国才是我们坚实的后盾。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独立自主之路,齐心协力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祖国。

0 阅读: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