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封建社会,女性的命运着实让人感叹不已。那时,采花大盗在乡里肆意妄为,常常对贫苦的寡妇以及丈夫不在家的妇女进行侵犯,然而她们却由于各种各样的缘由不敢进行反抗。其中有个叫花冲的采花大盗,他那丑恶的行径更是古代女性悲惨命运的一个典型代表。
【花冲,一个聪颖过人却走上邪路的悲剧人生】
花冲,原名花岚,打小生长在一个充满书卷气的家庭里。这人打小儿就特别机灵,还学了些不怎么正道的本事。他看了不少书,尤其喜欢钻研轻功和迷药。通过刻苦训练,花冲的轻功那是相当厉害,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对迷药的使用技巧也是熟稔于心。按说凭他的本事,本来是能够让武林兴旺起来,立下大功劳的。可谁能想到,花冲这人不正派,居然冒出了些不干不净的想法。
花冲靠着那神乎其神、来无影去无踪的轻功,大白天的就往贫苦孀妇以及丈夫不在家的妇女屋里钻。他先用迷药把她们弄晕,然后趁机干下那罪恶滔天的事儿。每回作完案,花冲还会留下一支精巧的蝴蝶簪,就好像在戏耍嘲笑他的那些受害者似的。
花冲干的那些事儿很快就传得人尽皆知,整个武林都震动了。大伙都在那说花冲这人得有多坏,简直恶事做尽。就在众人恼怒不已的时候,花冲作案的地方变得越来越多。一开始是偏远的农家,后来连集镇上的寡妇都没能逃过,全都遭了殃。听说花冲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对 10 户人家的妇女下了手。有的妇女甚至都没察觉到自己被侵犯了,只是早上醒来的时候,发现床边多了一支蝴蝶簪。
花冲心里似乎很清楚,自己干的那些事儿天理难容。所以每次作案,他都不会在现场多待片刻,更不会让人看到他的本来面目。这家伙就跟一阵风似的,来得没声儿,走得没影。乡里常常有人看到他的身影在月色中消失,可就是没人知道他到底去了哪儿。
村民小王曾瞅见花冲潇洒离去的背影,他称花冲轻功厉害得很,身影虚幻,好似不是凡间之人。还有见过花冲的妇女回想道,花冲穿着一身黑衣裳,头上戴着斗笠,面容瞧不真切,只是模模糊糊能看到脸上戴着个奇怪的白面具。那面具上好像画着些花纹,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吓人。只要一想到那白面具,这些妇女就会感到一阵后怕。
花冲的母亲对儿子的所作所为极其痛心,她不停地劝诫花冲赶紧回头,别再错下去了,然而花冲根本不听,依旧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花冲母亲难过到了极点,她责骂花冲把祖辈的教导都给毁了,让家族蒙羞,可花冲就像没听见一样。花冲有个表妹叫小红,他俩从小一起长大。
小红抹着眼泪讲,花冲打小就心地善良,脑子也灵,他俩常常在老家的宅子里玩捉迷藏,那时候啥烦恼都没有。可也不知道咋回事,后来花冲就走错道儿了,不过她表示自己肯定会劝花冲明白自己的过错,改过自新。小红成天苦苦地央求花冲别再作恶了,别再让家里人失望了。
最终,武林人士齐心协力,在花冲某次作案后将其围追堵截。花冲被押解至开封府,没多久便被宣判斩刑。行刑之前,花冲毫无悔过之心,只是神情复杂地仰望天空。他对自己这一生因沉迷花柳而误入歧途深感遗憾,只可惜一切都已太迟,只能顺从命运的摆布。看着走上刑场木架的花冲,围观的众人皆忍不住叹息,原本有机会成为一代武林宗师的他,就这样黯然地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宋明理学崇尚贞洁,女子不敢反抗的背后】
在花冲为非作歹的那个时期,恰是宋明理学蓬勃发展的阶段。宋明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对仁义礼智信这“五常”格外强调,其中尤为看重女子的贞洁。
“生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在那个年代是女子所信奉的人生准则。要是被认定为失节,那麻烦可就大了。在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当女子遭遇采花贼时,通常会选择默默忍受,而不敢奋起反抗。
【理学导致女子地位低下,无法反抗】
首先啊,理学提倡女子就在家里伺候丈夫、教导孩子,这样一来,女子的地位比男子可就低多了。女子整天在闺房里做针线活,根本没机会去学武艺,大多数连只鸡都抓不起来,没啥力气。而那些采花贼大多是练武的人,女子咋可能是他们的对手呢?就算使劲反抗,也还是躲不过被欺负的下场。理学把这种身份地位的差别给加强了,使得女子变得更柔弱,更没办法去抵抗外面的侵犯了。
其次啊,好多采花贼会事先用迷药把女子给迷晕了,让她们啥都不知道。等女子清醒过来的时候,人早就没影儿了。不管反抗还是不反抗,结果都没啥用。这是采花贼作案时常用的法子,也让女子的反抗能力变得更弱了。理学让女子没机会学武练功,所以面对迷药的时候,就更是毫无招架之力了。
另外,采花贼作案时常常戴着面具把脸遮住,女子很难看清他们的真实模样。就算女子有勇气去告发,也没办法查清楚。面具使得采花贼变成了无处不在的隐形威胁,女子就算想要反抗,也没办法找出真正的凶手。理学压制了女子主动去谋求生计,致使她们只能待在家里,从而变成了采花贼的下手对象。
【担心自己和家族被连累】
更为关键的是,女子害怕进行反抗和揭露后,会给自己以及家族带来麻烦。从秦朝开始,连坐的事例常常出现。就像明初的时候,方孝孺不服从,结果他全家十族都被诛杀。要是女子被认为有失贞节,那么她自己和家人都会遭到指责。女子的名声差不多决定了整个家族的名声,这使得她们必须要以大局为重。
李氏就这般忍气吞声,没有去报官。她被花冲欺负后,心里怒火燃烧,却又不敢张扬出去。她害怕这事要是公开了,会让自己的老父亲脸上无光,甚至可能致使父亲丢掉官职。父亲的官职是他一辈子的心血,李氏实在不忍心因为自己,而让他的努力付诸东流。一想到老父亲一辈子清廉正直,李氏心里就特别难受,最终也只能咬咬牙忍了下来。从此,她天天把自己关在闺房里,不再和其他人往来,就怕自己的不幸遭遇被传出去,从而牵累到父亲。
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女子在采花贼面前毫无招架之力。这堪称古代女性悲惨命运的一个典型写照,也凸显出那时女性权利的匮乏。花冲不过是个标志,真正致使这类悲剧不断上演的,是那些压制女性、令其变得软弱的社会规范与伦理观念。
【结语】
花冲这辈子过得磕磕绊绊,最终因心生邪念步入歪道,落得个悲惨结局。这背后是当时社会理学对女性的压抑,以及对贞操的过度看重。在这种氛围下,女子碰到采花贼时根本无力反抗,只能屈辱地忍受。从这便能看出古代女性的悲哀之处。我们不能仅仅把责任推到个人身上,而是应该深刻思考那些妨碍女性发展、导致她们陷入悲剧的社会原因,将压迫消除,达成两性平等,使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