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借银子赶考,途中转送给贫苦夫妻,却因此中了进士

柳絮随风舞翩跹 2024-12-11 10:10:33

在清朝末年,江南水乡之地,有一座名为云隐的小镇,镇上住着一位名叫柳逸尘的书生。

柳逸尘自幼聪明好学,博览群书,立志要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光耀门楣。

他家中贫寒,父母早逝,只留下一间破旧的草屋和几亩薄田,全赖邻里乡亲的接济,才勉强维持生计。

这一年,正值大比之年,柳逸尘收拾好行囊,准备前往京城赶考。

可家中积蓄早已用尽,连路费都凑不齐。

他无奈之下,只好向镇上的富户赵员外求助。

赵员外是个吝啬之人,平日里虽也做些善事,但多是表面功夫,心中并无半点慈悲。

他见柳逸尘前来借钱,便故作姿态地说:“,柳贤侄啊,非是我不肯相助,只是这世道艰难,我家中也是开销甚大,恐难以周全啊。”

柳逸尘心中明白,赵员外这是不愿借钱,但他也不强求,只是恭敬地行了一礼,转身离去。

他心中暗想:“罢了,罢了,天无绝人之路,我柳逸尘定要凭自己的本事,挣得这赶考的路费。”

于是,柳逸尘开始在镇上四处奔波,替人抄书写信,做些零工,以积攒路费。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终于,在距离科考不足一月之时,他凑齐了足够的银两。

他满心欢喜,将银两仔细包裹好,准备次日一早便启程前往京城。

这日夜晚,柳逸尘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他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心中思绪万千。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宁静。

柳逸尘起身开门,只见一对衣衫褴褛的贫苦夫妻站在门外。

那男子面色蜡黄,瘦骨嶙峋;那女子也是满脸菜色,眼中含泪。

“请问,这里是柳逸尘柳公子的家吗?”那男子声音微弱地问道。

柳逸尘点了点头,疑惑地问道:“正是,不知二位深夜来访,有何贵干?”

那女子抽泣着说:“柳公子,我们夫妻二人本是逃荒至此,本想在这镇上寻个活路,可谁知这世道艰难,我们连一口饱饭都吃不上。

今日听闻柳公子心地善良,特来求助,望柳公子能大发慈悲,救救我们。”

柳逸尘闻言,心中不禁泛起一阵酸楚。

他望着这对可怜的夫妻,心中暗自思量:“我虽囊中羞涩,但也不能见死不救。

况且,我此行乃是赶考,若能有此善举,或许能为我增添几分福报。”

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将包裹中的银两取出,一分为二,递给了那对夫妻:“二位,这是我为赶考所凑的银两,如今我愿分出一半给你们,望你们能寻个安稳之处,度过难关。”

那夫妻二人见状,感激涕零,连连磕头道谢。

他们接过银两,千恩万谢地离去了。

次日清晨,柳逸尘背着行囊,踏上了前往京城的道路。

他身无分文,心中却无半点畏惧。

他想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我柳逸尘若能通过此次科考,定当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事业。”

他一路风餐露宿,历尽艰辛,终于来到了京城。

可此时,距科考之日已所剩无几,他身无分文,连客栈都住不起,只能在城外的破庙中暂避风雨。

这日夜晚,破庙中来了一位衣衫褴褛的老道。

那老道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手中拿着一把破旧的拂尘。

他见柳逸尘独自一人坐在破庙之中,便上前搭话:“小伙子,看你面生,可是来京城赶考的?”

柳逸尘点了点头,叹息道:“唉,道长有所不知,我虽有心赶考,却无奈囊中羞涩,连客栈都住不起,只能在这破庙中暂避风雨。”

那老道闻言,微微一笑,说道:“小伙子,你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此乃大善之举。

今日我赠你一言,你若能悟透其中真意,定能高中榜首。”

说着,那老道从怀中取出一本破旧的道书,递给了柳逸尘。

柳逸尘接过道书,只见封面上写着“道德经”三个大字。

他心中一惊,忙问:“道长,这……这是何意?”

那老道笑道:“小伙子,你且翻开此书,细细品读,自会明白其中奥秘。”

次日清晨,柳逸尘醒来时,只见那老道已不知去向。

他手中握着那本破旧的道书,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他想着:“道长赠我此书,定有深意。

我定要细细研读,不负所望。”

于是,他每日在破庙中研读道书,参悟其中真意。

转眼间,科考之日来临。

他带着满腹经纶,步入考场,挥毫泼墨,一气呵成。

数日之后,放榜之日到来。

柳逸尘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榜前。

他瞪大眼睛,仔细搜寻着自己的名字。

突然,他眼前一亮,只见自己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榜首之上!

他喜出望外,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想着:“我柳逸尘竟能高中榜首,此乃天意也!

定是那道长赠我的道书,助我悟透人生真谛,才得此佳绩。”

他急忙回到破庙,想要寻找那老道,以表谢意。

可那老道已如人间蒸发般,踪迹全无。

他心中不禁感慨万千,对着天空深深地鞠了一躬,说道:“道长,您的大恩大德,我柳逸尘永生难忘!”

自此,柳逸尘高中进士的消息在京城传开,引起了轩然大波。

许多达官显贵纷纷前来祝贺,想要拉拢这位年轻有为的新科进士。

柳逸尘却不为所动,他心中想着:“我虽高中进士,但绝不能忘记初心,定要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事业。”

他拒绝了那些达官显贵的拉拢,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到家乡,担任了一名小小的县令。

他勤政爱民,公正无私,深受百姓爱戴。

他时常想起那道长赠他的道书,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他想着:“若不是那道长的点拨,我柳逸尘怎会有今日?”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柳逸尘已在县令之位上干了数年。

他政绩卓著,声名远播,引起了朝廷的注意。

不久之后,他被朝廷提拔为知府,前往更广阔的天地施展才华。

在知府之位上,他更是兢兢业业,勤政爱民。

他时常想起自己赶考途中的那段经历,心中充满了感慨。

他想着:“若不是当初那对贫苦夫妻的出现,让我有机会做出善举,我又怎会有今日之成就?”

于是,他下令在府中设立“善行堂”,专门用来救济那些贫困无助之人。

他常说:“人生在世,应多做善事,方能积福积德,成就一番事业。”

在柳逸尘的治理下,他所在的地方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响亮,成为了朝廷中的一股清流。

然而,柳逸尘却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

他时常想起自己那个破旧的草屋,想起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邻里乡亲,想起那对贫苦夫妻,想起那位神秘的老道……

这一切的一切,都仿佛是一场梦,却又如此真实。

他心中明白,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今天的他。

他想着:“人生如梦,梦如人生。

我柳逸尘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继续前行,为国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且说柳逸尘在知府之位上又干了数年,政绩斐然,深受百姓爱戴。

朝廷见他如此能干,便又将他提拔为巡抚,前往更广阔的天地施展才华。

在巡抚之位上,柳逸尘更是如鱼得水,大展宏图。

他不仅在政务上有所建树,在文学上也颇有造诣。

他常常提笔挥毫,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流传后世。

然而,无论他身处何地,位居何职,他始终保持着那颗善良的心。

他时常想起自己赶考途中的那段经历,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感激。

他想着:“若不是当初的那次善举,我又怎会有今日之成就?

人生在世,应多做善事,方能积福积德,成就一番事业。”

这便是柳逸尘的故事。

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在世,应心怀善念,乐于助人。

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成就一番非凡的事业。

而他那段赶考途中的奇遇,也成为了他人生中最宝贵的回忆之一。

柳逸尘在巡抚之位上,那是干得风生水起,整个地界儿都让他给整得井井有条。

老百姓们那是打心眼里佩服他,都夸他是个青天大老爷。

柳逸尘呢,心里头也美滋滋的,觉得自己这些年没白忙活。

可就在这个时候,朝廷里头出事儿了。

皇上病重,太子年幼,朝堂那是乱得跟一锅粥似的。

那些个大臣们,一个个跟斗鸡似的,天天掐架,也没个消停的时候。

柳逸尘一看这架势,心里头那是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他想啊:“这朝廷要是乱了套,老百姓还咋过安稳日子呢?”

于是,柳逸尘决定上京,去找那些个大臣们说道说道。

他收拾收拾行囊,带上几个随从,就奔京城去了。

这一路上,他那是走得急匆匆的,心里头那个急啊,恨不得一下子就飞到京城去。

到了京城,柳逸尘那是直奔皇宫。

他那些个老朋友一看他来了,都愣住了,心想:“这柳逸尘咋这时候来了呢?”柳逸尘也顾不上跟他们寒暄,直接就跟他们说了朝廷的乱子,还有他自己的想法。

那些个大臣们一听,都愣住了。

他们没想到柳逸尘一个巡抚,竟然敢管朝廷的事儿。

可柳逸尘那是啥人啊?

那是从小在乡间地头长大的,啥风浪没见过?

他那是啥话都敢说,啥事都敢干。

他跟那些个大臣们说:“咱们都是朝廷的官儿,都得为皇上、为百姓着想。

你们天天掐架,皇上能安心养病吗?

百姓能过安稳日子吗?”

那些个大臣们一听,都觉得柳逸尘说得在理。

他们心想:“这柳逸尘虽然是个巡抚,可人家那心可是比咱们都大啊!”于是,他们决定听柳逸尘的,不再掐架,好好商量商量朝廷的事儿。

柳逸尘一看他们听进去了,心里头那是乐开了花。

他心想:“这回可算是没白来。”于是,他跟他们一起商量,想了个法子,把朝廷的乱子给摆平了。

皇上一听这事儿,那是龙颜大悦,病都好了几分。

他夸柳逸尘:“你这小子,真是有两下子。”

柳逸尘一听皇上夸他,心里头那是更美了。

他想啊:“这回可算是给皇上、给百姓办了件实事。”于是,他辞别了皇上和那些个大臣们,又回到了自己的巡抚之位上。

回到巡抚衙门,柳逸尘那是忙得跟陀螺似的。

他得处理那些积压的公务,还得想着咋给老百姓谋福利。

他心想:“这当官的,就得为老百姓着想。

不然,咱这官儿当得还有啥意思呢?”

于是,他又是修路,又是建桥,又是开仓放粮,又是减免赋税。

老百姓们一看柳逸尘这么能干,都夸他是个好官儿。

柳逸尘呢,心里头也美滋滋的,觉得自己这些年没白忙活。

可就在这个时候,柳逸尘的老家出事儿了。

原来啊,他老家那块儿地界儿,连年干旱,庄稼都旱死了。

老百姓们那是饿得跟皮包骨似的,连口饱饭都吃不上。

柳逸尘一听这消息,心里头那是急得跟猫抓似的。

他想啊:“这老百姓要是饿出个好歹来,那可咋整啊?”

于是,他赶紧收拾收拾行囊,带上几个随从,就奔老家去了。

这一路上,他那是走得急匆匆的,心里头那个急啊,恨不得一下子就飞回老家去。

到了老家,柳逸尘一看那情况,心里头那是凉飕飕的。

他心想:“这干旱咋这么严重呢?”于是,他赶紧组织老百姓们抗旱救灾。

他让那些个有钱有势的出粮出钱,让那些个有力气的去挖井找水。

他自己呢,也是忙得跟孙子似的,整天在田间地头转悠,指导老百姓们咋抗旱咋救灾。

这一忙活,就是大半年的时间。

柳逸尘那是累得跟狗似的,整个人都瘦了一圈儿。

可老百姓们呢,在他的带领下,那是挺过了这场大旱。

庄稼又绿了起来,老百姓们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柳逸尘一看这情况,心里头那是乐开了花。

他想啊:“这回可算是没白忙活。”于是,他辞别了老百姓们,又回到了自己的巡抚之位上。

回到巡抚衙门,柳逸尘那是累得跟滩泥似的。

他往椅子上一坐,就再也不想起来。

他心里头想啊:“这当官的,可真是不容易啊。

不过,只要能为老百姓办事儿,咱这官儿当得就值。”

于是,他又开始忙活起来。

他得处理那些积压的公务,还得想着咋给老百姓谋福利。

他心想:“这当官的,就得为老百姓着想。

不然,咱这官儿当得还有啥意思呢?”

就这样,柳逸尘在巡抚之位上一直干到了退休。

他退休那天,老百姓们那是哭得跟泪人儿似的。

他们舍不得柳逸尘啊,觉得他是个好官儿,是个青天大老爷。

柳逸尘一看老百姓们这么舍不得他,心里头也是酸酸的。

他心想:“这当官的,能做到让老百姓舍不得,那也算是值了。”于是,他笑着跟老百姓们说:“别哭了,我这不是还没死呢吗?

以后有空了,我还回来看你们。”

老百姓们一听这话,都笑了。

他们心想:“这柳逸尘啊,真是个好人。”于是,他们欢欢喜喜地送走了柳逸尘。

柳逸尘回到老家后,那是过上了悠闲的日子。

他每天种种花、养养鸟、写写诗、画画画,过得那叫一个自在。

他心里头想啊:“这当官的,虽然累点儿,但退休了能过上好日子,那也算是值了。”

就这样,柳逸尘在老家一直过着悠闲的日子。

直到有一天,他躺在床上,再也没有起来。

老百姓们一听这消息,都哭了。

他们心想:“这柳逸尘啊,真是个好人,是个青天大老爷。

他这一走,咱这地界儿可就算是少了个好官儿啊。”

于是,他们纷纷来到柳逸尘的坟前,给他烧纸、磕头。

他们心想:“这柳逸尘啊,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还在。

咱得把他的精神传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他是个好人、是个好官儿。”

就这样,柳逸尘的故事在乡间地头传开了。

人们都说他是个好人、是个好官儿。

他的事迹也被写进了史书,成了后世人们学习的榜样。

柳逸尘过世后,乡亲们那是真舍不得啊,一到清明寒食,成群结队地往他坟头跑,纸钱烧得跟火苗子似的,生怕他在那边过得不好。

这事儿传得那叫一个广,连邻村的人都知道柳逸尘是咋样的好官儿。

可就在大伙儿以为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的时候,柳逸尘的坟头突然出了怪事。

一到晚上,那坟头就冒出蓝光,跟鬼火似的,吓得村里的小孩儿哇哇大哭,大人们也是议论纷纷,心里头直犯嘀咕。

这事儿传到村长耳朵里,村长那是急得直转圈儿,心想:“这柳逸尘活着的时候是好人,咋死了还整出这事儿呢?”于是,村长决定找几个胆大的小伙子,晚上去坟头看看,到底是咋回事。

这几个小伙子,那都是村里出了名的胆儿肥,一听村长这么说,立马拍着胸脯保证:“村长,你放心,这事儿交给我们,保证给你整明白。”

到了晚上,这几个小伙子带着手电筒、铁锹啥的,就往柳逸尘的坟头去了。

一到那儿,那蓝光还真有,一闪一闪的,跟星星似的。

小伙子们一看,心里头也犯憷,但一想到自己是来查清楚的,就硬着头皮往前凑。

他们围着坟头转了好几圈,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就在他们准备放弃的时候,突然听到坟里头传来“咚咚咚”的声音,跟敲鼓似的。

小伙子们一听,吓得差点儿没尿裤子,心想:“这坟里头不会真有啥东西吧?”

就在这时,一个胆儿最大的小伙子,鼓起勇气,对着坟头大声喊:“柳老爷子,我们知道你是好人,活着的时候为咱们做了不少好事儿。

但现在你死了,也不能这么吓唬咱们啊。

有啥事儿,你就出来说,咱们能帮你的一定帮你。”

这话一说完,那蓝光还真就没了,坟里头也安静了。

小伙子们一看,心想:“这柳老爷子还真给面子。”于是,他们赶紧回村,把这事儿跟村长说了。

村长一听,心里头也是直犯嘀咕,心想:“这柳逸尘到底是咋回事呢?”于是,他决定找村里的老辈人问问,看看他们知不知道啥情况。

这一问,还真问出点儿东西来。

原来啊,柳逸尘活着的时候,为了修桥补路,那是把家里的积蓄都搭进去了。

他死后,乡亲们给他修的坟,那也是用最好的材料,生怕他在那边过得不好。

可没想到,这坟修得太好了,把柳逸尘的魂儿都给困住了,出不来了。

村长一听这话,心里头那是直拍大腿,心想:“这事儿都怨咱们,把柳老爷子的坟修得太好了。”于是,他决定找几个乡亲,把柳逸尘的坟给重新整整,让他老人家在那边能过得自在点儿。

这事儿一传开,乡亲们那是都来了,一个个拿着家伙什儿,就跟去干仗似的。

他们到了坟头,二话不说就开始挖。

挖了一会儿,还真挖出个东西来,原来是一块儿大石头,把坟给压住了。

乡亲们一看,心想:“这就是把柳老爷子魂儿困住的东西啊。”于是,他们赶紧把大石头给挪开,又重新给柳逸尘修了个坟,这次可没那么豪华了,就是简简单单的,让柳老爷子能自在点儿。

这事儿整完之后,还真就没事儿了。

柳逸尘的坟头再也不冒蓝光了,村里的小孩儿也不哭了,大伙儿都说:“这柳老爷子,真是好人有好报啊。”

这事儿传得那叫一个广,连外村的人都知道柳逸尘是咋样的好官儿,死后还咋样的显灵。

一到清明寒食,不光是本村的,连外村的人都来给他烧纸,生怕他在那边过得不好。

这事儿还惊动了县里的领导,他们一听柳逸尘的事迹,都感动得不行,心想:“这柳逸尘真是好官儿啊,活着的时候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儿,死了还显灵保佑乡亲们。”于是,他们决定给柳逸尘立个碑,把他的事迹刻在上面,让后人都知道他是个啥样的人。

这事儿一传开,那更是不得了了,连省里的领导都知道了。

他们一看柳逸尘的事迹,都纷纷表示要向他学习,为百姓多做点好事儿。

就这样,柳逸尘的事迹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了人们口中的好官儿、青天大老爷。

他的坟也成了乡亲们心中的圣地,一到清明寒食,那是人山人海,都来给他烧纸、磕头,生怕他在那边过得不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