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丹“干女儿”,肤白貌美碾压林志玲,38岁的她终于要火了

翠丫看电影 2024-07-29 11:27:49

姜妍今年在荧幕上出现的频率实在有点高。

先是《南来北往》里,凭借着姚玉玲圈粉无数,接着便凭着这个角色拿下了第29届白玉兰最佳女配。

最近参加新一季《中餐厅》录制,又用高超的厨艺再次让网友为她沸腾。

这是姜妍出道的第19年,她是宋丹丹认下的干女儿。

长得好看,身材也好,演技也不错,但就是一直没火,惹得宋丹丹都替她着急。

不过,每个人对人生的态度都不一样,姜妍就是标准的居家女性,她更喜欢田园般的生活,而非尔虞我诈的娱乐圈。

说起姜妍,想必那首耳熟能详的《小酒窝》就是与她适配度最高的歌。

大眼睛、长睫毛,笑起来的时候两个酒窝给人感觉甜美又治愈。

作为一个身高172的东北姑娘,姜妍的体重只有90几斤却瘦而不柴。

前凸后翘,身材着实没话说,一张泳装照,把姜妍凹凸有致的身材展现得淋漓尽致。

以前,李治廷在节目中就曾表示她的身材不输志玲姐姐。

有这样的底子,姜妍自然就成了天生的衣服架子。

以至于无论古装还是现代剧,什么风格的妆造放到她身上都很难不合适。

难怪《南来北往》里粉、橙、红、蓝,波点、格子、大衣、针织衫……就没什么颜色和款式是她驾驭不了的。

当然,颜值高不假,但姜妍却像张小斐一样是从小品舞台起步并逐渐为大家熟知的。

2005年,搭档冯巩、李琦在北京卫视、天津卫视春节联欢晚会合作小品《自作聪明》,从此开始演艺事业。

算起来也是妥妥的高颜值搞笑女一枚。

出道即巅峰的姜妍,跟喜剧界大佬冯巩、黄宏、郭冬临、郭达等大咖频频合作,更别说她跟宋丹丹之间的那段“母女情深”了。

对外,“干妈”宋丹丹也总会亲昵地喊姜妍一声“二胖”。

大学的时候,由于长得胖,“二胖”便自然而然成了老师同学们对姜妍的昵称。

哪怕后来她非常瘦,也还是很多人喜欢这样叫她。

对于爱美的女孩子来说,想必是不会开心的。但反观姜妍,她却从来不在意,乐乐呵呵就答应了。

一方面,当时胖是事实;另一方面,这样叫说明大家也喜欢她。总之就是身材焦虑不了一点。

8年前那季《花样姐姐》,她和林志玲、金晨等一同参加。当时她就因为外在与性格相得益彰而疯狂圈粉。同行的嘉宾纷纷说她的身材堪比林志玲。

好像有姜妍在的地方,就有无数的鲜花与掌声,大家都超喜欢她。

宋丹丹恨不得她是自己的闺女,一路提携她。

汪苏泷在综艺上跟她搭档过,就差直接提亲了,车要和妍姐一起坐,饭也要挨着妍姐一起吃。

在《中餐厅》,虞书欣刚跟她相处两天,就姐姐长姐姐短。这朵东北大牡丹,确实有点魔力的。

《中餐厅》里和虞书欣的街拍,共同顶着一张没吃过苦的脸,宛若娱乐圈娇生惯养姐妹花。

这也正常,姜妍从小是美人胚子,她家世优渥,一路被娇养。父母把她保护得很好,在浑浊的环境中总保留着单纯。

姜妍呈现出来的个性,是温顺的、体贴的、周到的。这点通过真人秀最能体现出来。《中餐厅》上,她不仅勤快,活儿也做得精巧漂亮。

别人出国带的大多是自己的行李,她还背来各种甜点食材,因为节目预算有限,她在出发前就考虑到了各种开支用度。连抹布都带了四五种不同材质的,分门别类放在厨房不同的地方,供大家使用。

而且,她还是娱乐圈里最爱做饭的。沈梦辰去参观过她的房子,发现姜妍的家里,竟然有一个巨大的水培仓,专门用来种植蔬菜。

没工作的时候,她就一整天泡在家里捣鼓食物。因此,在演技还没被观众发现的那些年,姜妍凭借着自己的厨艺,辗转于各大美食综艺。

同上节目的汪苏泷尝过她做的饭之后都惊呆了,毫不吝啬地赞叹道:“比我妈炒得还要好吃!”而与姜妍同参加过多次节目的汪涵,则表示:“姜妍,是中国女艺人中最会做饭的!”

出道18年来,姜妍没传出过任何绯闻,唯一被人熟知的,是她和演员朱雨辰的恋情。在拍摄电视剧《囧爸的爱情生活》时,姜妍结识了大自己7岁的朱雨辰。

起因是姜妍有一次做了份酸黄瓜,本来是托朱雨辰带给他们的共同好友,结果不知怎么,朱雨辰把这份酸黄瓜带回了自己家。其实朱雨辰那个时候看起来还行,不论是外形条件还是事业发展,都算不错。

初识时,朱雨辰被姜妍的温婉大方、乐观活泼所吸引。而走到一起后,两人尽管十分低调,但不经意的小细节却也无处不透露着甜蜜。

相处中,姜妍总会积极乐观的面对、解决问题,情绪价值给满。

在朱雨辰的追求下,两个人没多久就在一起了。可惜的是,朱雨辰的妈,对儿子有着极为强烈的控制欲。

可怕到什么程度呢?朱雨辰的衣食住行,工作,甚至发的每一条微博,都要经过他妈的手。他妈奉行的宗旨是:“不管儿子走到哪里,我都会给他一个温暖的厨房。”

而且,朱妈妈还会强行介入朱雨辰的感情生活。儿子的每一段感情,她都要事无巨细地了解清楚并干扰。

朱妈妈对未来儿媳也有一套标准:“穿着不能暴露,要顾家,不能乱喝酒,生活要有规律。”

她认为女性就是要照顾男的,必须要事事以男人为先,做贤妻良母。

姜妍算是她看重的儿媳,但当她在节目中看到姜妍身穿牛仔短裤的时候,却忍不住斥责,还说姜妍太过轻浮,穿着不够保守得体!

甚至在观察室里直言:“这样的女人不能进朱家的门!”

好在姜妍也是个有主见的姑娘,面对男友母亲的强势,她直接选择了分手。有福之女不进无福之家,如今的姜妍已经38岁了,到现在都还是单身。我想,和朱雨辰的这段感情纠葛,一定也让她受了不少苦!

尽管也曾深深陷入痛苦,但调整过后,姜妍还是重新振作,并比从前更加坚强乐观地面对新生活。

现如今,对待感情,她更多的态度就是随缘。

就像在节目中所说的那样:自己经济独立、生活独立、适应独处,其他想要的东西才更加纯粹。

关于择偶标准,那就是要有独特人格魅力、要胸怀大度,同时还不能阴郁。只有这样,彼此才能共同携手变得更好。

总而言之,宁缺毋滥。“用最骄傲的单身,等那个对的人。”

这么多年过去,她仿佛仍像同学形容的“古墓派”那样——不问世事、凡事无知、与世无争。

只不过,与其总说姜妍没有事业心,倒不如说她越来越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工作的时候就认真对待,生活的时候便全情投入。

关键是她身上没有任何疲惫与负能量,就是真的热爱厨房。

在《中餐厅》里,她一边在厨房里哼着歌一边把饭做好了。永远笑盈盈的,并且手上的活儿没停过。

你想想,虽然是录节目,但作为餐厅助手,她比店长黄晓明还上心。因为餐厅有经营目标,大家在讨论明天能不能卖到1000欧,她已经想好要用多余的面粉现炸葱油饼。

为了第二天的营业额,24小时不睡觉,凌晨两点去厨房揉面。第二天也是一大早就起来,提着大大的行李箱先去餐车上准备开市。并且全程轻手轻脚,生怕吵醒同伴。

最后没卖的面她还在餐车表演拉面,是不是有点太多才多艺了。

反正,节目只播了第一期,姜妍直接0负评出圈。讲话永远能量十足,眼睛闪光,还主动给弟弟们提行李。

若真想争,姜妍完全有资本,就算宋丹丹不帮忙,就算她演技不行,也完全可以凭姣好的身材出圈。但她什么都没做,也从来没有营销过自己的身材和厨艺。主打一个真正的“人淡如菊,随心所欲”。

在演过不少糊剧和喜剧后,真正让她被主流电视圈认可的,还得是今年开播的《南来北往》。这部从导演到演员都是大咖的年代剧,偏偏配角姜妍最争气。

姚玉玲这个角色不好演,性格热情大方,有一些矫情,虚荣心强,摇摆在独立和渣女之间,稍微演过了就会招骂。

在《南来北往》这部年代剧中,姚玉玲99%的时间里都是耀眼夺目的。

她爱美要靓,时刻揣着小镜子查看自己的形象,穿的衣服总是光鲜亮丽,不似别人那般灰突突的。

制服要改成最适合自己的尺寸,哪怕被吐槽「包着腚」,也要弱弱反驳一句:我就改个衣服,咋就不文明了?

为了多做几身漂亮衣裳,甚至不惜用粮票换布票,为此还饿出了低血糖。

可以说,姜妍在剧中的表现,松弛有度,敢爱敢恨。这个讨喜的角色,其实姜妍设计了非常多的细节去丰富她。包括进门的表情,拎包的动作,这种细节很难不让人联想起她演过的上千集剧。

有人说,演到最后她把女主完全压下去了,成了唯一女主。凭借姚玉玲,她在今年高手如云的白玉兰拿下最佳女配奖。颁奖礼当晚,姜妍一袭大气的黑裙和体面的发言博得全场喝彩。说一句红气养人,美到发光,实不为过。

她也终于凭借在《南来北往》中精湛的演技和鲜明的人设,收获了一大波观众认可。此时,距离她正式演戏,已过去将近20年,她说:你要足够热爱,不疾不徐,一点点积累,耐得住寂寞。

每一句都刻骨掏心,她有从边缘演到一线的奋进者的心态。从演戏起始,到性格圈粉,网上遍布着姜妍这些年的动态。

她的日常生活也被经营得井井有条。

和父母同住的大平层,豪华中不乏温馨。

热爱美食的姜妍,时不时就自己下厨,炒两个好菜。

没事的时候,就在家里做做手工,十分惬意。

她用自己多年来的坚持不懈,积累资本,终于迎来了事业、生活双丰收的好局面。

其实,并不是姜妍需要娱乐圈,而是娱乐圈需要姜妍。在如此纷杂的社会里,在乌烟瘴气的娱乐圈里,是姜妍,让我们看到了干净,内敛,沉稳,脚踏实地的好演员。

人生亦如旅途,计划周全未必如愿,不如像姜妍这样随心而行,但永远都要有信念——未来,会有不期而遇的惊喜。姜妍的确不着急,她是不着急的人。《十三邀》有一期采访导演徐浩峰,标题我记忆犹新,突然发觉也很适合形容姜妍的境遇——“活着就是慢慢等,但人生也要拼内力。”

人真的要信任自己的命运,真心相信自己好命的人,从来不急,因为她知道——“你失去的没有那么重要,因为上天为你选的,比你给自己选的,更好。”

一个有实力的,又不着急的人,想不成功,想不幸福,太难了。私以为,现阶段的姜妍是很多女生最羡慕的状态。有热爱的事业,有醉心的厨艺,不营销不买热搜,安稳走好每一步。虽不算火,但能心安理得过自己的生活,闲来给爸妈做饭,招待朋友,好不自在。祝福姜妍,娱乐圈也该轮到她爆火了。

0 阅读:163
评论列表

翠丫看电影

简介:一种“真情实感”倾诉,更是一种“点到为止”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