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但有些“套路”却始终如旧。上个月,中国远洋货轮“伊鹏-3号”在波罗的海被瑞典、芬兰和丹麦三国联合拦截,一度被外界解读为“银河”号事件的重演?
不过,当我们仔细了解整个事件,发现情况远没有这么简单。与其说这是一场国际纠纷,不如说是欧洲在俄乌冲突背景下的“草木皆兵”。一场并无确凿证据的指控,硬生生地把一个货轮扣了30多天,最终又以“无果而终”!
起先是立陶宛至瑞典和芬兰至德国的两条重要海底光缆,在11月18日突然断裂,这类光缆堪称欧洲的信息动脉,一旦受损,通信和军事系统都会受到严重影响。这本该是一场普通的技术事故调查,却因中国货轮“伊鹏-3号”恰巧在附近海域航行而被“无限放大”。欧洲几国似乎早就商量好了一样,联合行动,以“可能性”为由直接将船拦下。
瑞典海警先“动手”,丹麦和德国随后紧跟,派军舰全程监控,甚至有媒体爆料说,船锚拖拽痕迹成了“关键证据”。这一连串动作,让“伊鹏-3号”瞬间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更有意思的是,几乎所有的怀疑都绕不开俄罗斯,因为“伊鹏-3号”此前从俄罗斯港口出发,欧洲一些舆论便猜测它“受俄罗斯情报部门影响”,甚至有人声称“船长是俄罗斯人”。这种说法虽毫无根据,却让人联想到去年的“北溪-2”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
当时,西方国家也是将矛头直指俄罗斯,甚至连基本的证据程序都没走完,就直接“盖章定罪”。而这一次,虽然没有直接说“伊鹏-3号”是凶手,但从欧美高官到媒体的“证词”,显然已经给船只扣上了“破坏者”的帽子。不管真假这确实合了欧洲的心意,他们一直都在“炒作”说在背后支援俄罗斯武器,这可不得“大做文章”!
但是,对于这样一种局面,中国迅速作出了回应。中方明确表示,未经中方同意,任何国家无权擅自登船调查。这一态度,不仅阻止了欧洲几国的“强行检查”,也让整个调查节奏不得不重新设计。
最终的结果是,中方主导成立调查组,欧洲四国仅派观察员象征性参与。这一操作可以说打破了过去类似事件中西方单方面主导的传统模式。中国用实际行动告诉对方:尊重才是合作的前提。这不是1993年了,世界格局也变了,美西方再不能像曾经那样“肆无忌惮”的扣押检查了!
但接下来的调查过程也“不消停”,欧洲几国媒体在舆论上“先入为主”,但技术层面却显得底气不足。丹麦电视台甚至掏钱找了专业公司,专门拍摄了“伊鹏-3号”船锚在水下拖拽的画面,试图证明它曾试图破坏更多光缆。
但是,所有这些“证据”在登船调查后都被一一推翻,光缆受损与“伊鹏-3号”之间的直接联系根本无法成立。这一点,从事件结果便可见一斑:在停航超过一个月后,“伊鹏-3号”最终获准复航,没有任何惩罚,也没有任何赔偿。船只本来就是无辜的,他们想要把这口“黑锅”盖在我们头上,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而之前瑞典方面最先发难,最后却成了最大的“尴尬方”。瑞典首相甚至公开“喊冤”,称并未将责任归咎,仅表示光缆断裂可能是“自然风险”。这种态度的转变,不仅让舆论质疑其当初的强硬姿态,也凸显了北欧国家在对华问题上的“纠结”。
它们一边希望通过制造议题转移内部矛盾;却又无法轻易动用传统的“施压手段”。找不到“发泄口”的欧洲,也只能吃下光缆断裂这个“闷亏”,至于他们知不知道“真正的凶手”是谁,那咱们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从事件前后和欧洲的态度来看,就在“伊鹏-3号”事件发生前,解放军052D驱逐舰编队与俄罗斯军队在波罗的海联合演习。这一行动不仅展示了中国的海军力量,也向欧洲传递了一个清晰信号:中国有能力,也有意愿参与到全球核心海域的事务中。而当欧洲国家意识到,在军事和外交层面强硬施压要付出的代价他们承受不住,选择软化态度便成了“唯一的选项”!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未来类似事件不会再次发生,从近年来的趋势看,欧洲在面对中国崛起时表现得越来越复杂。它们试图在经济和技术领域保持竞争力,就像一些欧美政客经常宣扬中国“产能过剩”等。
这次“伊鹏-3号”事件,正是欧洲在俄乌冲突压力下“神经过敏”的典型表现。欧洲几国“借题发挥”,试图将问题复杂化,却最终被自己的逻辑困住。起先欧洲或许把“伊鹏-3号”事件当成了一次“银河”号的翻版,却忽略了一个根本事实:中国早已不是30年前的中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