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想从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两个方面进行简单分析:
一、历史的偶然性方面看,如果没有慈禧,大清真有转危为安的可能性。
如同每个人的人生选择一样,历史同样具有偶然性,选择了这个人、这条路,在一段时间内就不可能再选其他人、走其他的路,只有等到前面无路可走才会重新洗牌。在晚清,选择了慈禧也同样是选择了慈禧所设计的道路。但是很遗憾地是,慈禧这人以及她所设计的道路,没有能够挽救危局,然后大清走向灭亡。
同一个历史时期,国情与大清类似的日本,选择了明治天皇,走了明治维新的道路,就成功地让日本摆脱了危亡困局,走上了高速发展道路。有人可能会认为,明治维新走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道路,而大清还是君主专制,所以二者一成一败。其实这是有失偏颇的,明治维新初始,恰恰是以加强皇权开始,才能在短期内聚集起改革的各方面有利因素。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慈禧,大清可能会走向不同的发展道路,这条路,就有可能是转危为安。二、从历史的必然性来看,当时的大清选择慈禧是必然的,再结合当时的制度,大清灭亡是势不可挡。
按照清朝的制度,慈禧生了载淳这个咸丰皇帝的唯一儿子,母以子贵,成为皇太后。后来慈禧排挤慈安太后、恭亲王奕?,独掌大权,都是在清朝制度框架下完成的。
所以选择慈禧,是当时清朝的必然选择,没有其他人可以替代或者可以和慈禧制衡,因此清朝无法转危为安是历史的必然。再换个角度,就是从整个中国历史发展和清朝发展的进程来说,专制退潮、王朝没落也是历史和清朝的必走之路。
从历史发展来看,君主专制已经不是世界潮流,成了阻碍世界进步的阻力。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也随着这个大势必然走向消亡。日本明治维新虽然起初也是加强君主皇权,但是后来很快适应新形势,推行君主立宪。从清朝来说,即使不是慈禧统治,也难以放弃君主专制,推行立宪,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无论谁统治大清,只要固守君主专制,就不可能挽救危局。
最后,小编的结论是:历史没有如果,晚清如果没有慈禧,大清有可能可以转危为安,也有可能无法转危为安,后者可能性更大。
历史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