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地域离奇事》第14章:公鸡充当替死鬼

笑对人生的乐章 2025-03-19 20:42:40

尚明文小说连载之十四

在生活中摸爬滚打,积累了一定社会阅历后,相信不少人都听闻过这样的传闻:倘若某个地方,比如山潭、水库或者河流,曾经淹死过人,那么极有可能,不出三年,这个地方还会再度发生淹死人的悲剧,而且仿佛陷入了恶性循环,一直持续下去。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民间传闻给出的解释是:那些淹死的人,大多属于意外死亡,他们的阳寿尚未耗尽,阴间不收留,于是就变成了阳间抛弃、阴间拒绝的孤魂野鬼。据说,这类灵魂无法投胎转世,要想获得解脱,必须找到下一个替身,让新的魂灵替代自己,方可超脱苦海,这就是俗称的 “替死鬼”。接下来要讲述的这个故事,就和这种传闻紧密相关。

湘西永顺县与张家界市相邻,在两地山脉接壤之处,有一座山叫四明山。四明山周围的山脚,散落着无数个小村庄,在这些村庄的中间,有一座水库,名叫 “旱天潭坝”。多年来,它主要有两大用途。

其一,当遭遇干旱天灾时,可开闸放水,用于灌溉周围的农田,以缓解灾情。自从修建了这座水库,附近那些一直靠天吃饭的农田,每年水稻的产量比以前稳定了许多。

其二,每到夏天,这里就成了附近村民大人小孩们戏水玩耍的天堂。然而,事物皆有两面性,有利必有弊。糟糕的是,每隔两三年,这座潭坝总会无情地夺走一条生命,有时是大人,但更多时候是孩子。无论平日里如何小心防范,意外来临之时,总是让人猝不及防。

在 “旱天潭坝” 附近,住着这样一户人家,三代单传男丁。一对老年夫妇,仅育有一子。儿子长大结婚后,生下第一个孩子,本打算再生个二胎,可几年过去了,无论小两口如何努力,始终不见二胎的迹象。年轻两口子似乎有些气馁,不过两位老人倒是想得开,他们说:“一个就一个吧,总比没有强,只要孩子健健康康的就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做人要懂得知足。”

就是这样一户安贫乐道、本本分分过日子的农户,上天似乎并未降福,反而一次次将灾难降临到他们头上。当年轻夫妇的孩子长到四五岁时,一向活泼好动的小家伙,突然毫无征兆地变得精神萎靡、面色苍白。一开始,一家人并未太过在意,可后来,孩子动不动就流鼻血、牙龈出血,一家人这才警觉起来。

他们赶忙把孩子送到医院检查,结果犹如晴天霹雳 —— 白血病。从医生口中得知,治疗这种病,不仅费用高昂,而且还不一定能根治。得知真相后,一家人的精神支柱瞬间崩塌。天文数字般的医疗费,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该去哪里筹集呢?就算举债治疗,治好的希望又有多大呢?这些问题,从早到晚,从睁眼到闭眼,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这家人。

小男孩却十分懂事,虽然他并不明白患上白血病意味着什么,但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愁容中,他知道大人们一定遇到了棘手的难题。在住院的那段日子里,他常常依偎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怀里,轻声问道:“我是不是快要死了?在家里,我天天看到你们笑,在这里,我却偷偷看见你们经常哭。大家都别担心,如果我死了,就让爸爸妈妈再生一个弟弟,好好孝敬你们。医院的味道好难闻啊,我不想待在这里,我们快回家好不好?” 这半是幼稚、半是懂事的话语,让一家人悲从中来,他们一边紧紧搂着孩子,一边纷纷背过身去,偷偷擦拭眼泪。

在孩子的再三央求下,如果大人不答应出院,他就每天哭闹不止。坚持了一个星期后,大人们最终拗不过,只好答应了孩子的出院请求。出院后的小男孩,就像从囚笼中回归自然的小鸟,每天开开心心地和小伙伴们在漫山遍野疯玩。回来后,就兴高采烈地告诉大人们,今天又和小伙伴们遇到了哪些新鲜事,玩了哪些好玩的游戏,开心极了!

一个月后的一天中午,烈日炎炎,酷热难耐。正当小男孩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四处寻找他回家吃午饭时,几个经常和小男孩一起玩耍的孩子慌慌张张地跑来告诉他们:“毛毛(小男孩的小名)掉进‘旱天潭坝’里了,你们快去救他啊!”

这消息犹如一道晴天霹雳,炸得孩子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呆若木鸡。一秒钟后,孩子爸爸像离弦之箭一般,朝着前方飞奔而去,孩子妈妈、爷爷、奶奶则一边放声大哭,一边气喘吁吁地跟在后面拼命追赶。

十来分钟后,大家赶到了事发现场,只见已有附近的村民在河里打捞,但始终不见孩子的踪影。小男孩的爸爸跑到岸边,来不及脱鞋,也来不及取出裤子口袋里的手机和劣质香烟,一边大喊 “我的儿啊”,一边纵身跳进潭坝里,边放声大哭,边拼命拍打着水面的浪花。帮忙打捞的村民见此情形,担心再生意外,几个人连忙合力把他拉上了岸,好言好语地安抚劝阻:“你是家里的顶梁柱,这个时候,你一定要稳住啊,你要是倒下了,这个家可就真的完了。放心,孩子的事,我们马上再下水去找,可别再干傻事了啊。”

安慰完小男孩的父亲,村民们一个个在岸边深呼吸几口,又纷纷扎进水里继续寻找。此时,一家人全部赶到潭坝岸边,他们的心情极度复杂,一方面为对小男孩疏于看管而深感自责,另一方面对主动救人的多位邻居感激涕零。在两位老人的带领下,一家人齐刷刷地跪在岸边,呼天抢地,哭声、喊声交织在一起,闻者无不动容,场面一片悲凉。

也许是小男孩肚子里进水太多,浮力增加;也许是冥冥之中听到了亲人肝肠寸断的呼唤,这一次,几个打捞的村民没费多大周折,就顺利地把小男孩打捞了上来。众人用尽了腹部按压和倒背吐水等急救方法,最后却不得不承认,由于溺水时间过长,小男孩已经无力回天了。

一家人抱着小男孩越来越冰凉的尸体,哭得死去活来,久久不愿松手。由于过度伤心,小男孩的妈妈和奶奶期间差点晕死过去,幸亏左邻右舍的村民帮忙救助,才没有酿成更大的悲剧。

小男孩的离世,给整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一家人整整三天,每日以泪洗面,滴水未进。男人毕竟更为坚强和理智一些,他清楚地知道,如果自己不带头坚强起来,这个家还会出更大的乱子。于是,他一个个轮流做父母和妻子的思想工作,劝他们想开点,说孩子在世时,一家人并没有亏欠他,孩子带着绝症离去,或许对孩子而言也是一种解脱。

自从把孩子埋葬后,村民们注意到一件十分反常的事:孩子的爷爷奶奶,几乎每个月都会往 “旱天潭坝” 扔一只大公鸡。扔鸡之前,他们会把公鸡的双脚和翅膀捆住,让大公鸡自行淹死,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金鸡代命,水鬼放行,早投胎,早转世,早成人......”公鸡扑腾起的浪花里,隐约浮出张青白的脸。 村民们以为老两口因痛失孙子,精神失常了,怕进一步刺激他们,都不敢贸然询问。

直到有一天,一位好心的村民实在忍不住了,便将两位老人的反常行为悄悄告诉了他们的儿子儿媳,提醒他们多留意老人的行踪,以防不测。儿子儿媳听后,并没有显得大惊小怪,反而淡淡地笑了。原来,并非两位老人精神不正常,而是他们想要打破 “旱天潭坝” 每隔两三年就要 “收人” 的魔咒。

“老两口太清楚痛失亲人的痛苦了,他们的想法是这样的:人命固然珍贵,鸡命同样也是命,只不过人命比鸡命金贵得多。于是,他们自己琢磨出用鸡命换人命的办法,一是希望让自己的孙子早点投胎转世;二是不想再看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惨事件发生,想让自己的孙子成为最后一个悲剧。”

“我们也不知道这办法有没有用,反正也不是什么坏事,就由着两位老人去做吧。”

村民们得知事情的原委后,消息一下子就传开了。凡是认识这两位老人的人,无不从内心深处更加敬重他们。

这世上的事,有时真的奇妙无比。原本怎么努力都怀不上二胎的年轻两口子,一年后,竟意外轻松地怀上了。足月后,顺利产下一个健康的男婴,体重足足有九斤重。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这个孩子和先前溺亡的孩子,简直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不知是人们的警惕性提高了,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反正从那以后,“旱天潭坝” 再也没有出现过 “收人” 的情况了。

0 阅读:0

笑对人生的乐章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