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医法汇
转载请注明来源:医法汇
近日,央广网发布#医院院长贪腐细节披露# “不说话、不下车,收钱即走”……的文章登上了热搜。
商讨回扣事宜时,选择在没有摄像头的地方面谈;收受回扣时,选择在郊外的公路上;不下车,收钱就走,全程没有语言交流……在任医院院长期间收受药品回扣、违规干预医院改扩建工程等,总计收受好处费370余万元。
网民纷纷评论 “这不就是现实版的扫黑风暴和狂飙嘛” “再狡猾,也逃不脱” “医院是该好好查查了,老百姓看个病,该做的不该做的全要机器检查一遍”……
医疗行业的腐败现象是长期积累的。而从今年1月开始至今,由医疗反腐扩展到整个医药领域反腐。医药企业实则是医疗行业的源头所在,从其所处的位置判断,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打击医药领域腐败,展示了国家对于行业治理的决心。而它的打击力度,今后也只会是越来越大。
近年来,国家各类与医药行业治理的文件层出不穷。从2020年开始,国家卫健委就对医疗行业反腐做了专项方案,即《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医疗行业作风建设工作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其中就提及严打医疗机构的违法违规。
2021年,国家卫健委印发《全国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行动计划(2021-2024年)》,也有针对红包和回扣问题。中纪委与最高法、最高检等部门在2021年也发过文,提出要进一步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严厉查处教育医疗领域的行贿案件。2022年又印发《2022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严厉打击医药购销领域非法利益链条。
医法汇创始人张勇律师分析,在以往,药企的行贿行为大都由行政处罚代替,行贿人只要积极配合调查,坦白交代,基本不会被刑罚处罚。现在,国家政策已经在调整,要加大刑罚处罚力度,且之后会将行贿和受贿一起抓。在最新的《刑法修正案(十二)》草案中,已经体现了对教育、医药行业的治理思路,行贿医药领域是要从重处罚的。按照国家的刑法规定,行贿罪最高可以判到无期徒刑,是很大的惩处力度。
从前,企业可能觉得,行贿即使被查也可以“罚钱了事”,而行政处罚的罚款和高额利润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对企业的威慑力不大。但如今,一旦涉嫌违法犯罪,要是按行贿罪来论,就会直接“抓”企业老板、企业高管,这是很有威慑力的。
从法律上来说,要细化每一项行为是不可能的。比如,医药企业的学术会议,也要区别它是否是合法的学术交流会议,还是有利益牵扯的会议。比如,医务人员的讲课费,如果是企业出资在医院内部进行培训,内容涉及企业产品的推广、推销,那就属于和医院存在利益瓜葛,此类收入肯定是违规,但如果是作为专业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在学术论坛上传授专业相关知识,没有为相关企业承诺或者实施过请托事项,其所领取的讲课报酬就是合法的。
对于监察机关而言,检查企业账目也不是难事。比如,是哪家企业办的论坛?哪家提供的赞助?给专家的费用是多少?这家企业在医院有什么设备?有什么药品在里面?药品进院的价格是多少?都很容易追溯到。而从国家纪委网站公开的案例来看,对于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的非法交往方式,已经是十分了解。这也是在警示相关企业,不要企图利用此类方式蒙混过关。
另外,关于受贿罪的法律判定也并不复杂,简单讲就是利用职务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如果是公务员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那就是受贿罪,如果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就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这个罪其实并不难界定。
张勇律师表示,医药行业要从本次反腐中吸取经验和教训,积极完善企业的合规运营体系,依法经营。要摒弃侥幸心理,不要认为本次反腐只是一次吹过就走的“风暴”。医药领域关系国计民生,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权益息息相关,医药反腐不但顺应民意,同时也是维护医药行业形象,促进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市场公平竞争的必要手段,通过此次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的集中整治,必将会建立起一系列的长效机制,未来医药领域反腐将会成为常态化。
(本文系医法汇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不解决行贿,贪污受贿只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