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胤禛见过邬思道,在得到了“追比欠款”非接不可的建议后,便于第二天早上,奉旨前往养心殿觐见。
这里有一个很容易就会被忽视掉的细节,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按照李德全的说法,康熙的口谕是让胤禛和胤祥一起觐见(详见连载06),为何我们只看到胤禛却没有看到胤祥的身影呢?胤祥敢抗旨吗?
胤祥不可能抗旨,胤禛也不会阻止胤祥同行,唯一的解释就是,康熙临时改变了自己的旨意,不让胤祥前往。
这就很容易让人产生这样的疑问,康熙为什么不让胤禛和胤祥一起觐见呢?
这个问题先不表,这里先来分析一下康熙临时改变了旨意之后,胤禛会怎么想?
首先,康熙不召见胤祥,肯定会让胤禛在心里埋下诸多疑惑的种子。而康熙召见胤禛的目的,就是为了落实追比欠款的差使,胤禛肯定会想,皇上不想让胤祥参与办差吗?
在朝阳门码头上,胤禛就有“我也弄不明白皇阿玛为什么没给你加封”的疑问,他肯定会想,胤祥同样功不可没,为什么皇上会厚此薄彼,连面圣的机会都不给胤祥?
其次,康熙不许百官与众皇子私相结交,可是从群臣私下给他们接风的事来看,胤禛和胤祥显然已经犯了康熙的忌讳,重点是胤祥还接受了,康熙是不是对胤祥有什么想法呢?
而且康熙得知此事后,就派了李德全来试探他们的反应,这件事不可能就这样有头无尾不了了之,康熙会怎么处置他和胤祥呢?
对于这一点,剧中并没有提及,不过小说中有交代,康熙不仅主动提及了他们在朝阳门码头的事,还对胤禛罢筵不食的做法相当满意。
“胤禛,昨晚听说你罢筵不食拂袖而去?”
胤禛没想到康熙的信息如此灵通,吓了一跳,忙道:“儿臣处事不谨,请皇阿玛治罪!”
“朕治你什么罪?”康熙纵声大笑,说道,“罢得好!朕早有旨意,钦差回京不许六部设筵,而且百官也不许与阿哥私相结交!”
另外,正如邬思道所言,这差事不光得罪人,而且得罪人了还不一定能追回欠款,可是不接就是辜负皇恩,接了就会得罪所有的王公大臣,更为关键的是,此时的胤禛已经有了夺嫡之心,他会不会因此失去夺嫡的机会呢?
也就是说,对于追比欠款这件苦差事胤禛是犹疑不决的,他是带着很多的疑问,怀着忐忑不安的心理来见康熙的,并且他还希望通过这次对话,康熙能一一解答这些困扰着他的问题!
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再来看康熙和胤禛接下来的这一段对话。康熙先是针对胤禛和胤祥在江南的具体工作,予以了概括性的积极评价。
“这次你和胤祥差事办得很好,可以说是急了国之危难。”
康熙说的是“你和胤祥”,即康熙肯定了胤祥的功劳,这就说明,他不给胤祥加封以及不召见胤祥,并非对胤祥存在什么偏见和想法!这种积极的评价有两方面的用意:
一、缓和胤禛忐忑不安的紧张状态,消除胤禛心中的疑虑,让父子之间的这一次对话,在一种放松、信任的状态下进行,以便胤禛更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这种正面的激励,能让胤禛看到勇于承担差事的积极后果,为接下来落实追比欠款的差使打好基础。
打好铺垫、营造出一种轻松的对话环境后,康熙才正式切入谈话的主题。
“从盐商身上弄那么一点儿,一次可以,两次行吗?黄河、淮河,今年治了明年又决,水灾治了,还有旱灾、蝗灾,治国的根本不在于此。”
从康熙的这句话中,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他的谈话内容在扩大,并且还带有强烈引导性。意思是说,偌大的大清国,连赈灾修河的钱都需要向盐商们求助,如果再发生水灾、旱灾、蝗灾又该怎么办?
但是仔细想想我们就会发现,康熙显然还没有说到关键,所以他将谈话的内容再进一步扩大,继而从借钱赈灾延伸到了他真正关心的,国家财政收入的问题上。
“都说是康熙盛世,天下太平,可各省报上来的土地,一年年减少,税收也一年年递减。”
而刚刚从江南归来的胤禛,自然能体会到朝廷在应对这些灾难时的艰难,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国库没钱!
“儿臣在下面见到的,和皇阿玛说的一样。那些有钱的士绅人家,仗着免税拼命买地,小户人家因为人多地少付不起丁税,也就甘愿贱价卖了田土当他们的佃户。这样一来,土地年年兼并,贫富日益不均,而国家的税收呢,却是年年减少,仅此一弊,朝廷已不堪其忧啊。”
胤禛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
在古代,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税收,税收的对象大体上又分为“税人”、“税地”和“税商”。
但是在朝代建立的初期,由于战争、官僚机构不完备等各方面的原因,“税地”的成本相对较高,而朝廷执行的又是“重农抑商”的政策,“税商”对于国家的财政收入来说也是杯水车薪,于是朝廷就选择了最简单的“税人”,即不管你有多少土地,一律按照人头缴税。
“税人”与“税地”和“税商”相比,实施起来较为方便,办差的官员只要会数人头就行。
不过,“税人”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原因是士绅阶级拥有特权,他们只需要缴纳一小部分的税,有的甚至根本不用缴税。
换句话说就是,朝廷的税收主要还是由农民承担,相当于百分之九十五的农业人口,养活不到百分之五的士绅阶层。
长此以往,农民不堪其重,于是就把土地出让给士绅地主,自身则托庇于雇主名下躲避“人头税”,于是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朝廷的税收也越来越少。
另一方面,随着朝代建立的时间越长,各项支出也会越来越高,比如架桥修路、抗震救灾、频繁的对外战争、日益庞大的公务员开销等等,一进一出,此消彼长,大清的国库也就空空如也了。
简单归结起来,就是土地兼并才是导致税收年年递减的原因!胤禛将真实的情况予以说明,这就说明,他已经关注到了康熙说的这个关键问题。
有了共同的理解和认知,康熙再顺势提出追缴国库欠款的问题就顺理成章了。
“你能看到这个弊端,说明你肯用心思,朕又何尝不清楚?朕几次想丈量全国的土地,按土地纳税,可以缓冲一下,可层层报上来的数字都是假的。而京城里头的官呢?弄得不到国库去借债的,反倒成了不合时宜。人太多了是不好办,朕这么多儿子,就没有一个愿意承担追款的差事。”
康熙在抛出追比欠款之前,还揭露了康熙朝中后期存在的两个弊端:一、按人头纳税存在的问题——土地兼并严重。二、官员有弄虚作假的行为,即吏治也有问题。
他将这些弊端告诉胤禛,并且还刻意强调了不好办和没有人愿意接的困境,就是为了让胤禛产生危机感和使命感,继而引导胤禛从眼前的事做起,从追比欠款的事做起。
《雍正皇帝》中是这么说的:
“这三件事,先从紧处来。孟子曰治大国如烹小鲜,一个不小心事情就办坏了。你们先把国库弄充实,接着就从吏部下手,任贤臣摒小人,吏治好了,土地兼并就慢了,捐赋就收得多收得公道,冤狱也少了……欠债还钱的事都办不下来,还谈什么逐项清理?”
从康熙的这段话中,我们就能明确得知,康熙早就有了逐项清理这些弊端的想法(电视剧里的剧情发展就是如此),而眼前最简单也最要紧的就是追比欠款。
想到康熙的无奈,胤禛虽然有些不情愿,但他还是抱着替君父分忧的心思,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件得罪人还不一定能追回欠款的苦差事。
“儿臣愿意办理追比欠款的差使。只要对朝廷有利,对我大清的江山社稷有利,儿臣大不了做个孤臣就是了。”
“好!有了做孤臣的心思,就没有办不好的差使。”
随后,胤禛说出了让田文镜和十三阿哥胤祥与他一起办理追比欠款的想法,但是康熙只同意了让田文镜会同办差的奏请。
“胤祥就不要参与这个事了,也不必过多褒奖!”
“胤祥为什么不能褒奖?为什么不能担当这个差使?请皇阿玛明示!”
这里也有一个细节,在整个谈话的过程中,胤禛就像是一个犯了错的孩子一样,全程他都是低着头,只有谈到胤祥的时候他才表现出了强硬的态度。
前面我们说过,胤禛是带着很多的疑问来见康熙的,他不会平白无故的“质问”康熙,那么他这么问的用意何在呢?难道就只是为了替胤祥鸣不平吗?
为胤祥鸣不平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胤禛的真实目的并非如此,而是在试探康熙给自己划定的孤臣程度!
康熙将朝廷存在的三个弊端告诉胤禛,是因为这些弊端都是康熙朝中后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也是康熙最头疼的问题,而这些弊端的解决只能由不怕得罪人的“孤臣”才能完成。
可是如果胤禛将“孤臣”做到底,失去了王公贵胄的拥护和支持,恐怕他和至尊之位就彻底无缘了。
所以,他必须明确康熙给自己划定的孤臣程度,是希望自己表面做孤臣,背地里聚人心?还是真的打算让自己得罪所有人,做一个真正的孤臣?
这个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就是和他关系最铁的十三阿哥胤祥!
了解到这一层意思之后,我们再来看康熙的回答:
“你真想知道?”
“儿臣想知道?”
“因为朕想让你做一个真正的孤臣,明白吗?”
说到这里,我们再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康熙为什么不让胤祥与胤禛一同觐见呢?因为康熙想让胤禛做一个真正的孤臣。
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康熙为什么连“帮同办差”的机会也不给胤祥呢?
康熙不让胤祥帮同办差,大致原因有两点,除了让胤禛彻底独立成为一个真正的孤臣外,主要还是因为胤祥的性格使然。
按照胤祥侠肝义胆的性格,他必定会急人所急,如果让胤祥参与进来,必定少不了有官员与之攀扯,胤禛办起事来就会束手束脚,这欠款还怎么追?
也就是说,康熙对于追比欠款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他希望胤禛把孤臣做到底,做一个连胤祥都不能陪着的孤臣。
结合以上理解我们就会发现,康熙虽然没有直接下旨让(逼迫)胤禛来办差,但是他早就替胤禛安排好了一条孤独之路,这就意味着胤禛很难在夺嫡之争中取胜了。
听完康熙的回答,胤禛才意识到康熙给他挖了一个坑,顿时被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忙叩了一个头说道:
“儿臣明白。”
正如康熙所说,欠款的官员太多确实不好办,胤禛刚刚离开养心殿,户部的头号欠款大户太子胤礽,率先就向他发难了。
“我这儿还有几个人的名单,这几个人借的钱,你给他们缓一缓。”
那么,胤禛要怎么做才能在康熙面前树立自己的孤臣形象,还不至于失去夺嫡的机会呢?下期我们再接着说。
创作不易,喜欢请点个关注,更多精彩持续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