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演艺圈总有一些特殊的存在,他们含着金钥匙出生,却面临着比普通人更严苛的目光,“星二代”佟大为女儿演戏,感觉星二代演戏的争议也挺大的。
佟大为和梅婷的女儿都在圈内演戏,一个被质疑靠爹进组,一个却收获了满满好评,同样是星二代,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评价?
-<星二代的标签>-
说起演艺之路,佟知霏(佟大为女儿)和曾慕梅(梅婷女儿)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例子,佟知霏今年17岁,在《我的后半生》中饰演校园女神苏珊,这是她的首次荧屏亮相。
虽然戏份不多,但因为星二代的身份,还是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但最多的还是因为她的演技。
180厘米的身高确实给她带来了不少困扰,有网友甚至调侃她难找搭戏男演员,不过在我看来,身高从来都不是演技的障碍,关键在于如何把握角色。
就像很多演员,不也经常需要用特殊手法来处理身高差的问题吗?
佟知霏的起点确实不低,有着中央戏剧学院名师刘天池的指导,还能和父亲佟大为一起进组拍戏。
这样的资源,确实让很多怀揣演艺梦想的年轻人羡慕不已,但话说回来,机会是一回事,能不能抓住又是另一回事了。
再看看曾慕梅,虽然也是星二代,但她的成长轨迹却很不一样,从小在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长大,钢琴、画画、表演,她都有涉猎,这种全方位的艺术熏陶,让她在表演时更显从容。
在《好东西》中,曾慕梅的表现可以说是惊艳全场,那些富有哲理性的台词,在她口中说出来一点都不显得做作。
两个女孩都选择了和父母相同的道路,但走出了不同的风格,佟知霏跟随父亲进组磨练,而曾慕梅则在各类艺术形式中寻找表达。
这种差异,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两个家庭不同的教育理念,说实话,我觉得对星二代的评价不应该过于苛刻。
毕竟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权利,重要的是她们在选定的道路上付出了多少努力,就像佟知霏在剧组反复排练十几次的认真态度,不也证明了她想要突破星二代标签的决心。
当然,曾慕梅的成功也不是偶然的,从小的艺术修养,加上父母的理性引导,让她在演艺之路上走得更加从容……
-<教育不同>-
说到家庭教育,佟大为和关悦的教育理念还挺特别的,他们结婚17年,育有三个孩子,家里的氛围一直是支持兴趣为主。
这让我想起现在很多家长总爱给孩子安排这个班那个班,反倒是忽视了孩子真正想要什么,佟知霏小时候就喜欢在家自编自演小品,逗得全家人开心,这种自发的兴趣,其实特别难得。
佟知霏最初的梦想是当设计师,后来才决定走上表演这条路,让孩子学表演是为了缓解学业压力。
关悦自己就是从演员转型做了制片人,佟大为也从偶像派演员变成了实力派,夫妻俩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出奇一致,不强迫走固定路线。
再看看梅婷家庭的教育方式,同样注重全面发展,但更强调自由成长,曾慕梅从小就在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环境中长大,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某种程度上比刻意的培养更有效。
像佟知霏,虽然有星二代的光环,但她在剧组的认真态度,说明她是真的喜欢表演这个行业。
不同的家庭教育理念,往往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佟大为家的宽松环境,让佟知霏有机会尝试不同的可能性,而梅婷家的艺术氛围,为曾慕梅打下了扎实的艺术功底。
说实话,我觉得这两种教育方式都挺好的,一个强调自由选择,一个注重基础培养,但共同点是都尊重孩子的天性,在现在这个容易焦虑的教育环境中,这样的教育理念确实值得借鉴。
说到演技表现,佟知霏在《我的后半生》中的表现确实还有提升空间,不过仔细观察的话,能发现一些让人惊喜的细节。
比如她演绎暗恋时那种躲闪的眼神,还有离别场景中的欲言又止,都处理得挺到位的。
不过观众对她的争议主要还是集中在外形上,180厘米的身高在女演员中确实比较少见,加上她在剧中饰演的是校园女神,这个角色设定让一些观众觉得有点违和。
争议最大的还是她的长相,很多观众觉得她长大和佟大为太像了,所以在很多时候,和角色看起来非常违和……
-<资源不断>-
再看看曾慕梅在《好东西》里的表现,那种自然流畅的感觉,完全看不出是个新人,特别是那些情感复杂的戏份,她都能准确把握住分寸。
我觉得这可能和她从小接受的艺术教育有关,那种对表演的理解是在骨子里的,两个女孩在处理台词时的风格很不一样。
佟知霏偏向生活化,有时会显得有点青涩;而曾慕梅的台词功底就扎实多了,即便是些文艺范的对白,说出来也很自然。
佟知霏虽然经验不足,但很有灵气,演技可以练,但灵气是天生的,曾慕梅就更不用说了,几乎所有合作过的演员都夸她专业。
星二代这个标签,确实是把双刃剑,其实挺纠结的,父母的资源确实给了他们很多机会,这个身份又让她承受了更多的压力和质疑。
现在的观众对演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不光要看颜值,还要看演技,不光要看作品,还要看为人,任何演员想要立足,都得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结语>-
说到底,无论是不是星二代,想在演艺圈站稳脚跟都不容易,机遇和努力缺一不可,有时候或许我们该用更平和的心态去看待这些年轻演员,给他们多一些包容和时间。
毕竟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成长,与其纠结于出身和标签,不如看看他们到底付出了多少,又收获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