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贴:A股是否真的不适合做技术分析?

政经风云 2021-09-16 21:19:59

股市风云激荡,衍生出了两大门派,一派叫价值投资派,另一派叫技术分析派。

价值投资派寄希望通过行业经济分析或上市公司研究分析来找到可能存在的投资机会;而技术分析派则希望通过在股价变动中找到某种规律,借此判断股价未来的走势,从而为自己买卖提供决策支持。

两大门派打一出生就互相看不上眼,价值投资派认为技术分析是“旁门左道”,斥其为“不入流”投机客;而技术分析派则认为价值投资只是“事后诸葛亮”,只知道上涨后喊多下跌喊空,一旦价值投资失灵便对其冷嘲热讽。

因此,技术分析派著书立说时,往往开篇先diss价值投资派,为自己的观点立威;同样,价值派写书时也会有意无意的对技术分析派进行嘲讽。

但是,在中国,无论你自称是价值投资派还是技术分析派,都会遭到无情的嘲讽。在很多人看来,在一个财务造假频发,庄股横行的市场做价值投资本身就是个笑话,而在一个以散户主导的市场,价格本就毫无规律可言,更别谈什么技术分析。

但实际上,中国股市经过前二十年发展, 市场已日趋成熟。无论是做价值投资,还是做技术分析,都不乏有成功者。以个人经验判断,中国市场做技术分析成功的概率并不低,来看看实战案例。

上证指数:波浪理论的完美应用

由于指数反应的是整体市场价格水平,降低了个股非理性的价格波动的影响。因此,指数做技术分析往往十分有效。

技术分析最初也是被用来做指数趋势分析,经典技术分析理论艾略特波段理论就是美国证券分析家R.N.Elliott通过观察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创建的一套理论。

波浪理论认为,市场走势不断重复一种模式,每一周期由5个上升浪和3个下跌浪组成,大浪有中浪,中浪有小浪,小浪还有超小浪,小浪组成大浪。

前五个波段中,第一、三、五,即奇数是推动上升的,第二、四,即偶数,属于调整下跌。

实际上,技术分析在中国股市中应用也十分有效。在上一轮牛市中,上证指数就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作波浪理论。

2014年7月,上证指数从2100点开始启动,随后一路缓慢爬坡,当年11月经过小幅调整后开始放量快速上涨,到2015年1月碰到3500点后才开始回调,至此完成第一浪上涨。

2015年1月到3月,经过前段时间大幅上涨后,上证指数开始调整,一度回踩3200点,完成了第二浪回调浪。

稍作调整后,上证指数迎来一轮更凶猛的上涨,60度向上几乎没有任何回调,仅仅只用一个月就飙到4700点,完成了第三浪上涨。

三浪后上证指数再迎调整,但是只用了两周时间便完成了第四浪调整,随后又是一路高歌猛进,但是市场波动明显变得更为剧烈。

2015年5月28日,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上证指数遭遇空头突袭,当天暴跌6.51%,市场多空力量开始转换,在接下来几个交易日里,上证指数经常出现早盘跳水,午盘拉升的情况,市场波动十分剧烈。

2015年6月15日,上证指数完成第五浪上涨,创下5423.25的高位后开始跳水。仅仅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就杀回到3500点,市场下跌程度可谓惨烈,时不时上演股指跌停,市场一片哀嚎。

为防止股灾造成系统性风险,证金公司牵头组建了“救市国家队”,上市公司也纷纷增持本公司股票,用真金白银投入才把市场稳定下来。

不过一个月后市场还是继续下跌,直到2015年9月市场才迎来一波反弹,一度上涨至3800点。

2016年新年伊始,上证指数又开始掉头向下,一个月后在2700点附近落地,在行情图上,形成一个大下跌三浪包含一个小下跌三浪,至此完成了一轮牛熊周期。

看完指数技术分析,再来看看个股技术分析。

顺丰控股:两年时间画出巨型头肩底

2020年顺丰控股走出一波凌厉的走势,从最低只有30月一直涨到2021年2月18日的124.7元。在顺丰控股正式启动之前,笔者曾在此前文章《熊市牛股之顺丰控股》中,通过技术分析方式预判到了其未来走牛的可能性。

头肩底形态是技术分析中非常经典的反转形态,是在行情下跌尾声中出现的看涨形态,图形以左肩、底、右肩及颈线形成。

顺丰控股这一头肩底形态从2018年8月开始,一直到2020年2月,其历时之久规模之大实属罕见。

一般而言头肩底时间越久规模越大,那么其上涨的幅度会越大,持续时间也会越久。

而在形成此巨型头肩底之前,顺非控股已经经历十分漫长的单边下跌,空头几乎消耗殆尽,因此上涨几乎是必然的。

上海机场:上升5浪与双顶结合

在疫情爆发之前,上海机场在A股市场也算是最靓的“崽”之一,基金加持,散户追捧,价格从最低时6元一直涨到88元。

在2019年8月27日创下88.11的历史高位后,上海机场就进入了调整,到2021年3月份的时候已经开始破位下行。

但即便如此, 市场依然普遍看好上海机场,尤其是张坤把上海机场的商业模式比做微信后,很多投资者被深深折服,殊不知张坤已经开始撤退。

对此,笔者在此前文章《张坤向右景林向左 上海机场暴跌后走还是留?》中通过技术分析方式已经预判到上海机场已进入下跌周期。

上海机场这一轮行情可回溯至2012年12月,从当时最低价位10.76元算起,到2019年8月创下88.90元的历史高位,累计上涨幅度达到8倍之多,可算是长线大牛股。

上海机场具备了波浪理论的典型特征。从2012年12月到2015年6月完成了第一浪的上涨,2015年6月到2017年2月进入横盘完成了第2浪的调整,2017年2月到2018年8月迎来第3浪主升浪,随后进入第4浪回调一直到2019年2月,2019年2月到9月完成了最后1浪急速上涨,在顶部盘整半年之久后开启了下跌之路。

此外,上海机场在完成第5浪上涨后在顶部构筑了图形理论中典型的双顶形态,且第二个顶低于第一个顶,这是一个很明显的空头信号。果不其然,上海机场随后一路下跌,最低时跌至36.60元。

白酒三剑客:同步走出经典双顶形态

白酒的牛市行情从2016年开始,2016年1月贵州茅台股价仅为200元,到2021年2月18日,股价达到了2627.88元,涨幅远超10倍;

五粮液在2016年1月时股价仅为20多元,到2021年2月18日,股价达到357.19元,涨幅超15倍;

泸州老窖在2016年1月股价也仅为20多元,2021年2月18日达到327.66元,累计涨幅超15倍。

虽然白酒有业绩支撑,但是熟悉股市周期理论人都知道一个道理,“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也没有只跌不涨的股票”,任何业绩再好的绩优股也有下跌的时候。

对白酒股而言,2021年2月18日是个特殊的日子,中国白酒三剑客股价均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当天股价却大幅下跌,在股价走势图上留下长长的“墓碑”。此后,无论是茅台,还是五粮液,泸州老窖均未能突破前高位,这是一个很明显空头信号。

到2021年7月的时候,白酒股三剑客头肩顶的形态已成型,引起了笔者警觉。因此,笔者在7月11日时发布了一篇《白酒牛市周期已至尾声,还有多少人准备去站岗?》的文章,提前预警了白酒股下跌风险。

图:五粮液走势图

图:贵州茅台走势图

图:泸州老窖走势图

截至目前,白酒股已经大幅回落,股价接近腰斩。实际上,除了日K线图外,在周K线图上,白酒三剑客的头肩顶形态也十分明显。这意味着,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白酒股走熊已是大势所趋。

0 阅读:66
评论列表

政经风云

简介:探索社会治理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