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暂装备了仿制苏联M1944莫辛纳甘骑枪的53式步枪之后,中国军队很快装备了56式枪族,其中56式冲锋枪仿自苏联AK-47陆基步枪,56式半自动步枪则仿自SKS半自动步枪,56式班用机枪仿自RPD轻机枪。
事实上,这三种原型枪械早在朝鲜战争期间就已经大量装备苏军,不过为了保密原因,苏联依旧将大批经历过二战的老式枪械出售给中国,中国军队只能在朝鲜战场上拿着老式栓动步枪对对抗联合国军的“加兰德”半自动步枪。
56式半自动步枪在定型后很快配发中国军队,但由于各种因素,其生产速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快,在自行研发的63式自动步枪投产后,56式半自动步枪很快停产,但63式自动步枪由于设计和加工工艺上难以改进的缺陷很快被退役,56式半自动步枪重新生产。
到1968年,中国军队的一线部队才完成换装,而二线部队甚至最迟到1972年才完成换装,中国军队步兵班中当时配置有7支56式半自动步枪,正副班长各一支56式冲锋枪,此外还有一挺56式轻机枪和4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在当时看来火力极其强悍。
56式半自动步枪的瞄准基线长480mm,与56式冲锋枪的378mm相比多27%,同时该枪枪管比56式冲锋枪的长105mm,弹头初速相应提高了25m/s,达到735m/s,并且弹道更加低伸,因此射击精度更加优良,特别适合射击400m距离内的有生目标,弹头在1500m距离处仍有杀伤力。
用使用者的话说,加装瞄准镜就是狙击步枪,在79式狙击步枪装备之前,这是中国军队装备的射击精度最高的武器,杀伤力也十分可观,根据美国猎鹿人事件的情况看,凶手可以在短短几秒时间没击倒数名白人壮汉,打死6人,重伤两人,可见56式半自动步枪的杀伤力。
56式半自动步枪最早参加的战争是1962年中印战争,在这场战争中,56式半自动步枪在火力上完全压制住了印度军队装备的英制恩菲尔德栓动步枪,不过,在特殊的山地作战环境中,使用中间威力弹的56式半自动步枪暴露出射程上的不足,经常在战斗中被使用栓动步枪的印度老兵在远距离精确点名。
1979年中越战争中,56式半自动步枪依然是中国步兵的主力装备,在面对清一色AK-47的越南步兵时遇到了可怕的射速问题,基本被完全压制,前线步兵出于实际需要,纷纷丢掉56式半自动步枪,捡起被击毙越军的AK-47使用,同时解放军也从后方紧急调拨大量56式冲锋枪换掉56式半自动步枪。
1979年之后,56式半自动步枪基本退出军队一线装备,但依然装备二线部队和武警、民兵,并充当临时狙击步枪使用,除了装备中国军队之外,还大量军援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更是在80年代大量出口美国创汇,这些退役的56式半自动步枪让参加过越战的美军老兵十分追捧,尤其是其作为民用武器使用的时候,良好的射击精度和轻便的重量,十分适合狩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