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下午,美国知名投资人、亿万富翁马克·库班在社交平台写道,是时候开始囤货了。库班写道:“从牙膏到肥皂,凡是能找到地方可以储存的东西,都应该趁早买起来,最好是在商店补货前购买。”一些美国人已经开始紧张起来,忙着“把东西加到购物车里”,关税的弊端已经显现了,美国网友称,当地排队领取食物的队伍已经爆满。

要我说,市场是最真实的,它不会骗人,可川子却一直在说谎。国与国的关系就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合得来就相处,合不来就分开,没什么值得纠结的。关税刚出来,美国的物价就风声鹤唳。亿万富翁竟然还呼吁大家囤货,而普通民众恐怕得为这个错误买单。不得不说,加征关税这种做法,确实是一个刺激消费的好办法,一下子东西都被清空了,美国对别国加税,表面上好像是针对别人,实际上啊,是把自己国家的民众逼得忙着囤货。那排队领食物的队伍都爆满啦!这“妙计”可真是“妙”得离谱啊!这让我想起姜昆的那个相声,谣传说副食品要涨价,然后就买了一被窝黄酱。

其实,物价涨上去容易,想降下来可就难了,就算再来一波经济萧条,恐怕也不会降价。美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既没有战争,也没有天灾,却把自己搞得紧张焦虑。去年黑色星期五抢购海信产品的那些人倒是挺有先见之明,选择的尺寸空间也更大些。马斯克那么有钱有实力,也被川子的高额关税弄得苦不堪言。老百姓囤货也只是暂时解决问题,如果川子不改变想法,美国普通老百姓未来的日子肯定不好过。川子还以为中国像以前那样好欺负,没想到才短短几年,中国就让他明白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说实话,对于咱们中国老百姓来说,这些影响其实不大,国产的产品咱们已经都在用了。

说到底,这场由关税引发的抢购潮。其实,这本质上是全球化自我修正机制的一种明显表现。你看,当美国的消费者在 Costco 疯狂抢购中国商品时,他们那是在用购物车投票呢!这就明明白白地宣告了产业规律是没法违背的。对于我们来说呢,这场危机就像是一面能审视发展质量的镜子。那些在压力测试中还能稳稳当当、屹立不倒的产业板块,那就是咱们经济转型的方向标啊!全球化是不会倒退的,只会以更复杂的样子向前发展。而中国制造在这场百年大变局里的角色,早就不是简单地把商品卖出去那么简单啦。咱们正在成为新工业文明的塑造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