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夫妻同心撑起幸福一片天

清清山水 2020-09-09 11:22:21

初见曲万朝,1米7几的个子,消瘦的身形,脸上挂着微笑,看起来与大多的村民一样淳朴厚道,只是感觉腿脚似有不便。

“您的腿脚是不是受伤了,看起来......”想要探问究竟,却担心问的唐突了。

“我这左腿装哩假肢,都20多年了。”这个年近50的汉子谈及此事毫无伤感之色,依然是笑容满面。

常言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原来,曲万朝从小就勤劳能干、吃苦耐劳,按照农村的习俗,早早承担起赡养舅父的责任,为了增加家里的收入,让舅父舅妈过上好日子,他早在20岁时候便开始在矿山干活。“每天虽然很累,但是收入稳定,搁当时挣钱还算是容易。”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在他24岁那年,命运和他开了一个无情的玩笑,“我当时正在干活,突然发生意外,等我醒来时左腿没有知觉了,家人赶紧把我送到洛阳一五零医院,医生说伤势过重,只能截肢。当时觉得天都塌了,一辈子就这样完了,加上家里那时候困难,也没钱给我装假肢,过了3年多,包工头给赔了1万多,我才安了假肢。有了行动能力,我就琢磨着干点啥,不能被这点挫折打倒,我还得养活舅舅妗子呢。先后去甘肃、新疆、广西、云南等地开空压机,那时候就想着得趁年轻干点事、攒点钱。”朴素的言语瞬间勾勒出一个不屈服于命运的身残志坚的“倔强青年”模样。

问及他的妻子和孩子,曲万朝还未搭话,他的妻子笑着先开了口,“我俩的相识也很传奇,2010年经人介绍也没见面,就是通过手机保持联系,当时通过聊天感觉他这个人很真诚,有想法、勤劳能干,跟上他过不了苦日子。后来见了面更加坚定了跟定他的念头,当时不敢跟亲戚朋友提起他身体的真实情况(左腿残疾),但凡是知情的人都劝我、父母也坚决反对我们的婚事。我是离过婚的,我怕过穷日子、苦日子,但我更知道一个男人的勤劳和担当对于一个家的重要性,事实证明我没有看错人,跟上他这些年我没吃啥苦。”

“结婚后我们在五里川街开了烧鸡店,两年多挣了4万多块,把家里的两间土坯房换成现在的平房,当时也算是双喜临门,40岁时候当了爹。”说到这,夫妻俩相视一笑,“有了儿子以后觉得有了压力,开店收入太固定、攒不住钱,就把店转了出去。为了方便照顾老婆孩子和舅父,开始回村里做袋料,闲暇时候还能在附近打零工。”

“我们也没有啥本事,总觉着只要肯动弹日子就不会难过。”他的妻子脸上始终挂着笑容,那是一种发自心底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就这样,曲万朝完成从在外四处奔波到回村自己创业的转变。夫妻俩每年都要发展春栽香菇袋料几千袋,趁养菌期的闲暇,在乡镇、村里打零工,收入不断增长。“2019年,村里的2个第一书记大棚建成了,我都给承包了,上了2万的菌棒,当年实现净利润4万多元;我还买有装袋机,开春以后能持续干两个多月,我一个人能挣个2万多元;平时我俩捎带着干点零活,再挣个万把块零花钱不成问题;去年天麻还卖了9000多,年底光荣脱了贫。今年乡里还给我评了“奋进脱贫户”,戴着大红花上台领奖了。”谈及发展产业增收情况以及脱贫经过,曲万朝也是打开了话匣子,谈笑间眼里闪动着自豪的亮光。

“现在国家政策真是好,挣钱门路也多,只要勤劳肯干都能致富,我还享受了一口人低保,有残疾人补贴,孩子上学有教育补助,收入高政府还给奖补,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我两口子都快50岁了,可是娃子还小,就想着多给他攒点钱,以后娃大了需要用钱时候不求人。”

求人不如靠己,输血不胜造血。正是有许许多多像曲万朝这样的贫困户,他们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大力弘扬“拉一把站起来”的卢氏扶贫精神,凭着顽强的毅力、吃苦的精神,用勤劳双手敲开了致富之门,幸福生活的大道会越走越宽!

(双槐树乡  邵雪燕)

0 阅读:6

清清山水

简介:宣传美丽天鹅城,传播正能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