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24日,以“云网智联新机遇·开启智能新纪元”为主题的2025云网智联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以云网/算网融合以及网络智能化的进一步发展为导向,聚焦自智网络及AI+、算力网络/算力基础设施等核心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累计建成5G基站439.5万个,实现“乡乡通5G”,行政村通5G比例达90%。在千兆光网“县县通”的基础上启动开展万兆光网试点,在全国86个城市的168个小区、工厂和园区试点部署。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90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到280EFLOPS。
与此同时,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那么,随着AI大热,电信运营商又该怎么变?
在算力基础设施方面,三大运营商动作频频,布局逐步完善。2024年,中国移动上线投产了呼和浩特、哈尔滨两大万卡级超大规模智算中心,智能算力规模达到29.2EFLOPS,并构建了技术和规模全面领先的全国性算力网络。中国电信建成京津冀、长三角两个全液冷万卡池,智能算力资源达到35EFLOPS,并建设高通量、低时延的智算互联网络。中国联通在上海、广东、内蒙古、宁夏、贵州等地建设大规模智算中心,智算规模超过17EFLOPS,并建成算力智联网AINet。
新业务方面,三大运营商也搞得有声有色。以中国移动为例,2024年中国移动推行包括“AI+”计划在内的三大计划。布局40款AI行业大模型,覆盖能源、教育、交通等各个领域,助力各行各业“智改数转网联”。九天生态汇聚平台引入多个国内外优质大模型、数据集和智能体;九天通用大模型入选“2024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基础云产品全面AI化迭代,推出24款“AI+”产品、39个AI+DICT应用,成功签约项目超500个,加速向智能服务全面升级。公众市场,“AI化产品”客户合计达到1.9亿户,发布中国移动AI智能助理灵犀智能体。
2024年,移动云年收入突破千亿大关,同比增长超20%,稳居国内云服务商第一阵营,同时实现算网基础、科创驱动、产业赋能“三维突破”。依托中国移动的算网资源禀赋,移动云正全面向“云智算”过渡和升级,以“Al for Cloud”重塑云服务能力和水平,以“Cloud for AI”创新支撑AI发展,实现AI变现,力争成为云智算时代的探路者。未来,云智算服务将呈现五大特性,即“超大规模、多元生态、智能调度、服务变革、可信安全”,简称“SMART”。
就在不久前举行的2025中国移动云智算大会上,中国移动正式发布《云智算技术白皮书》,率先提出以AI为核心驱动力的云智算范式,将云智算体系架构从传统云计算的IaaS、PaaS、SaaS全面升级成AI IaaS、AI PaaS、AI SaaS,并新增AI MaaS,推动“算网大脑”向“算网智脑”跃迁。中国移动还提出十大关键技术方向,涵盖算力芯片、大模型服务等前沿领域,为业界发展云智算提供了技术路标。据悉,下一步中国移动将与业界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云智算技术、产业、应用和生态成熟,为千行百业注智赋能。
过去,由于5G、物联网等技术的涌现,带动了电信网络的数字化转型大潮的到来。当今,随着AI等新技术的加入,又掀起电信基础设施新一轮变革。在智能新纪元,电信运营商不再仅仅提供连接,还推动创新,创造下一代服务,并助力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