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未来,6G如何排兵布阵

锵锵通信 2025-04-10 16:32:26

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6G首次被纳入未来产业培育方向,这清晰释放出国家大力发展6G技术的强烈信号。4月10日至12日,由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紫金山实验室主办的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原全球6G技术大会)在南京召开,标志着中国6G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进程迈入新阶段。

我国高度重视6G研发工作。2019年便成立了中国IMT-2030(6G)推进组,2021年发布《6G总体愿景与潜在关键技术白皮书》。2020年到2024年6月,中国6G专利申请数量持续保持全球第一,在6G发明创新方面优势明显。

6G可以理解为5G的“超级进化版”。如果说5G是让手机上网快得像高铁,那6G就是直接升级成火箭——速度比5G快100倍以上,下载一部4K电影只需1秒。

更重要的是,6G还能做到“无孔不入”的覆盖,不仅能连接地面手机,还能通过卫星覆盖海洋、沙漠甚至太空。比如未来的自动驾驶汽车,5G已经能实现实时路况传输,但6G可以直接让车辆组成“蜂群大脑”,每辆车都能瞬间共享周围10公里内所有信息。

5G在消费应用体验上的不足为6G技术研发敲响了警钟。据了解,6G不再只拼速度和低延迟,而是围绕真实场景、产业需求和商业闭环重新定义技术方向。从自动驾驶到低空经济,从工业场景到智慧城市,6G将为各行各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未来运营商不仅仅提供通信管道,还能够基于平台化网络模式,为企业和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应用支持。例如,中国移动正与机器人、低空经济、XR等领域企业合作,探索6G如何优化AI智能体、无人机及新型终端,推动产业闭环发展。

与此同时,应用场景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也意味6G将面临更多的挑战。过去一个网络覆盖所有应用的模式已难以满足未来通信的需求,6G需要构建更加灵活、智能的网络架构,以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据悉,为满足网络通感算智新能力需求,并能够最简化灵活匹配多样场景,中国移动提出了智简内生6G网络构想并联合中关村泛联院完成了原型系统研制。

根据IMT-2030(6G)推进组预测,面向2030年商用的6G网络中将涌现出智能体交互、通信感知、普惠智能等新业务、新服务。预计到2040年,6G各类终端连接数相比2022年增长超过30倍,月均流量增长超过130倍,最终为6G带来千亿级终端连接数、万亿级GB月均流量的广阔市场发展空间。

2025年作为6G发展的关键转折点,是6G标准制定元年,全球统一标准的推进将在此期间迈出重要步伐。目前,全球6G技术研发已从概念探索进入关键技术攻关阶段,各国正围绕2030年商用目标加速布局,多国均积极开展6G技术研发,试图抢占战略制高点,全球领域的6G研发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焦点。

0 阅读:1

锵锵通信

简介:做最新行业发展时评、立足品牌视点微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