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央企里面的谁提议谁多干谁能干谁多干谁老实谁多干和你们都一样

张南工业知识 2025-04-09 15:46:43
部分央国企现状:谁提议谁多干、谁能干谁多干、谁心软谁多干、谁老实谁多干!

央国企有个不成文的潜规则。

越是能干,越是被用干。

内部通报:某技术骨干因长期加班过度,凌晨晕倒在办公室。

他的电脑依然亮着,桌上摊着七个项目的材料,手边是写到一半的检查报告。

这位技术骨干此前多次提出要增加人手、优化流程。

每次会议,他都是发言最积极的那个。可最终所有他提出的“优化建议”,

都变成了压在他身上的担子。

这是一个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怪圈。

谁有本事谁受累。

生产部门一线,设备维修工程师连轴转了72小时。

为什么?因为他懂得最多。

研发中心深夜,服务器灯光永不熄灭。

为什么?因为技术骨干走不了。

运营团队周末,方案评审会一开再开。

为什么?因为写得好的人必须在场。

偏偏那些整日游手好闲的人,拿着一样的薪水,过着最轻松的日子。

谁提建议谁背锅。

生产环节出了问题,最懂工艺的人提出改进建议,结果整个优化方案压在他一个人身上。

从立项、论证、实施、总结,事事亲力亲为,件件独自负责。

安全隐患谁最了解?一线员工。流程缺陷谁最清楚?操作人员。系统漏洞谁最懂行?技术专家。

但凡开口建议,迎来的必定是一场灾难。

所有的优化责任、执行压力、考核指标,都会精准滴落在建议者身上。

于是央国企形成了诡异的生态:越是精通业务的人,越要学会闭嘴。

最懂行的不敢说话,最能干的不敢表现。

谁心软谁吃亏。

没有比人性的弱点更好用的武器。

“就你最细心,帮我看下呗。”

“这个你最在行,指导一下。”

“就占用你一点时间。”

临时协助技术指导,变成全程技术支持。偶尔代班一次值守,变成固定替班对象。

心软的人在央国企特别危险。

这些年但凡混得好的,都是拒绝的艺术家。那些热心肠的老好人,早就被各种额外工作压垮了。

谁老实谁吃苦。

老实人在央国企有个最大的“优点”:不会拒绝。

- 多干点?行。

- 加个班?可以。

- 周末来?没问题。

他们永远在替人补位、填坑、背锅。

同事的漏洞他们来补,上司的责任他们来扛,领导的错误他们来担。

这些老实人像骆驼一样背着,像蜗牛一样慢慢爬着。

直到有一天,他们悄无声息地倒下,然后被另一个老实人替代。

最能干的人在基层,最会来事的人在上层。

能力成为负担,认真成为代价。

这样的规则正在固化。新人们不再钻研业务,而是琢磨人情世故。

不再追求能力提升,而是学习推诿技巧。

那些还在兢兢业业工作的人,不是不懂这些规则,

是还放不下那点可笑的职业操守。

他们是这个时代的最后一批“傻子”,还在用能力和热情,抗衡着这扭曲的生态。

央国企的未来呢?

把认真的人碾碎,把老实的人榨干,把能干的人耗尽。

能者多劳,变成能者多难。

那些还在挣扎的人啊,你们还要坚持多久?

来源:熊猫碎碎念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发表内容及图片,标原创内容为本人原创,对转载分享的内容均标明了文章来源。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原创、转载和分享的内容只以学习为目的,仅供参考,不代表本人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和错误,请联系删除或修改,欢迎各位同行,共同交流学习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