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集咱们说骊姬毒计害申生的故事。
骊姬开始炮制杀害申生的借口。
有一次,申生从曲沃回到绛都(山西翼城东南)述职。在朝堂上拜见晋献公之后,申生又按着礼节,到后宫拜见了夫人骊姬。
骊姬设下酒宴,还亲自炒了俩菜,虚情假意地款待申生。申生盛情难却,只能顺从应付。事后,骊姬哭哭啼啼找到晋献公,状告申生,说申生调戏自己。
晋献公还是了解儿子的,不相信发生了这样的事。
骊姬说:“如果主公不信,明日我把世子叫来,就说一同游园。你从远处高台上看着,一定会亲眼所见。”
次日,骊姬召申生前来,申生不知是计,陪同着骊姬到后花园。骊姬提前预备,她在自己的头发上,抹上花蜜。结果,花蜜的香味招来无数的蜜蜂。这些蜜蜂,左右飞舞,围着骊姬一个劲转。
骊姬赶紧招呼申生,申生就用袍袖为骊姬驱散蜜蜂。他俩一个躲,一个舞,从远处看,就好像跳探戈一样。晋献公当时,就在远处的高台上偷看着呢,一见此景,真的相信是申生无礼。
晋献公怒火中烧,有心责罚申生,但是思前想后,家丑不宜外扬。晋献公下诏,驱逐申生,让儿子离开绛都,马上回曲沃。虽然这次晋献公没有杀申生,父子之间的隔阂也已经无法弥补。
大约过了半年,申生在曲沃祭祀母后齐姜的亡灵。按着惯例,申生把祭祀的美酒、祭肉,挑选最好的送到绛都,敬献给晋献公。
也不知道怎么就这么巧,酒肉送来,赶上晋献公出外打猎,没有在国都。骊姬借机在酒肉上大做文章。
等到六天之后,晋献公才回来。当晋献公得知申生送来酒肉,正要品尝,骊姬上前拦住。骊姬说:“酒肉都是从宫外送进来的,不可以不做检验。”
当把酒泼在地上之后,地面突然隆起。当把肉丢给小狗吃后,小狗立时毙命。这事可就闹大了,骊姬又强行让旁边的小太监吃,拿人来验证,结果小太监七窍流血。
骊姬假装大惊,说:“天哪!国家早晚都是世子的,现在主公老了,世子怎么就等不急了呢,这分明是要弑父夺权啊!”
晋献公大怒,召集群臣议事。
士大夫们面面相觑,不敢发表评论。大家心知肚明,知道祸乱根源是从哪里起的。如果不是当父亲的,有废掉儿子的心,哪里会来的什么谋杀呢?
晋献公下诏,派遣兵马讨伐申生。
消息传到曲沃,太傅杜原款劝说申生,切勿束手待毙,一定要分辩清楚。
申生长叹一声,说:“君父离开骊姬,吃不好,睡不香。如果我把事情讲不明白,等于罪上加罪;如果把事情讲明白了,骊姬就有罪,又伤了君父的心。与其如此,还不如不讲!”
杜原款知道自己的学生,乃忠孝之士,劝说他马上逃往他国。
申生慨然而言,说:“君父不问究竟,讨伐于我,假如我背着杀父之名外逃,天下将视我为禽兽。我听说‘仁者不陷君主于不义,智者不让自己难上加难,勇者不畏生死而逃避。’如果我逃亡在外,把事情大白于天下,天下诸侯必然耻笑晋国,这等于陷君主于不义;在家中不受父母待见,在国外被诸侯耻笑,这等于是难上加难;面对生死,抛弃国家,一味地洗刷自己,这和逃避又有什么区别呢?”(《东周列国志》:若出而归罪于君,是恶君也。且彰君父之恶,必见笑于诸侯。内困于父母,外困于诸侯,是重困也。弃君脱罪,是逃死也。)
申生不听杜原款所劝,自缢而亡。“申生之死”发生在晋献公二十一年(前656年)十二月。
事情发生后,杜原款上殿面君,为申生鸣冤。杜原款说:“祭肉在宫中都六日了,如果真是世子下的毒,恐怕早就变质了。这分明是有人从中构陷,陷世子于不义。”
晋献公为了杜塞人口,又命令用铜锤砸死了杜原款。
关于申生一案,到底是因为晋献公昏庸、骊姬挑拨,还是因为申生结党、拥兵自重,后世也没有完整的答案。不过,从申生死后,世子党的复仇来看,申生的势力在晋国确实不可小觑。
——申生并非不知生命珍贵,并非不畏惧死亡,但是,他还是毅然做了选择。如果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物,明知家庭温馨,却选择为事业隐姓埋名;明知生命宝贵,却选择为国家慷慨赴难;明知黑暗危险,却选择大义凛然……证明这个民族的命脉,还可以延续。
有些事,不是天下人都能理解的;有些事,不是所有君子都能做到的;有些事,不是苟且之徒所能想象的。流星,何其短暂,释放了霎那间的辉煌,它没有为自己留下什么,却给历史留下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