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71℃的村庄:全村有500多人,人人都是“冰花人”

夜色阑珊刺客舞 2024-12-05 18:20:56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前言·】——

如果自己可以选一个地方定居,我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一个温暖如春的地方,就像古代的陶渊明和一些隐居的文人墨客一样,过“桃花源”般的生活。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向往温暖,有的人就偏爱待在寒冷的地方,比如西伯利亚的雅库特地区。

——【·冷到怀疑人生·】——

在零下70度的极寒中,一杯热水泼出去会瞬间变成雪粒,鱼从河里捞出来,比你点的外卖冻得还快?地球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是探险家,也不是极限运动爱好者,他们是世代居住在俄罗斯西伯利亚极寒地区的普通人。

这里可不是闹着玩的,是正儿八经的“冷到怀疑人生”。奥伊米亚康,北半球的“冷极”,曾创下零下71.2℃的低温记录,这可是人类居住区的最低温,比冰箱冷冻室还要冷!所以当地的人几乎出门秒变“冰花人”,帽子、口罩、围巾、衣服全凝结了一层冰雪。

每年1月份,这里的平均气温都在零下45℃以下,基本上每天都在刷新你的“冷”认知。奥伊米亚康的极寒主要是因为地理位置和地形:纬度高、日照短、海拔高、盆地地形。

四周的高山阻挡了暖空气进入,冷空气下沉聚集,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冷库”,夏天最高温可达30℃以上,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感觉,一般人还真扛不住。

雅库茨克虽然没那么极端,但作为永久冻土带最大的城市,零下40℃的平均气温也不是吃素的,最低温也达到过零下64.4℃。在冬天,雅库茨克经常被厚重的冻雾笼罩,能见度极低,开车出门就像“开盲盒”。在极寒地区生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住。普通的房子在这里根本hold不住,必须是墙体加厚的木屋,还要用茅草和动物皮毛把缝隙堵得严严实实。

冬天,自来水管会爆裂,所以只能铺设在地面上。屋里的门窗至少要三、四层,才能勉强抵御寒气入侵。出门在外,车辆的轮胎很容易开裂,钢铁也变得像冰一样脆,一不小心就玩完。

其次,吃。新鲜蔬菜水果?不存在的。这里主要吃肉、奶、面食这些高热量食物。为了补充能量,当地人还会吃生马肉和冻鱼。这些食物虽然单调,但能扛饿,也能快速补充能量。

再次,行。在极寒地区开车,简直就是在挑战极限。汽车轮胎很容易冻裂,发动机也必须一直保持运转,否则就可能无法启动。路面结冰湿滑,稍不留神就会翻车。

最后,通讯。极寒地区的通讯也经常受影响,手机电池掉电速度飞快,有时候甚至完全无法使用。总之,极寒气候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全方位的挑战,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极大影响。

——【·住在这里要应对哪些难题·】——

奥伊米亚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许多当地居民的祖先早已在此居住。为了对抗极寒,奥伊米亚康的房屋都充满了“生存智慧”。这些房屋大多是木屋或砖木结构,没有高楼大厦,都是矮矮的平房,这样可以减少热量散失。

倾斜的屋顶不仅可以防止积雪压垮房屋,还能方便融雪后的排水。墙体比一般房屋厚很多,缝隙里塞满了茅草,甚至动物皮毛,尽可能地减少热量散失。窗户必须是双层的,否则会被冻裂。在这里,房子不仅仅是住所,更是生命的保障。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在极寒之地,这句话体现得淋漓尽致。奥伊米亚康等地的居民过去大多是牧民,他们的饮食结构就是为了补充在极寒环境下消耗的大量能量。以肉类、奶制品、面食等高热量食物为主,辅以土豆、洋葱、胡萝卜等少量蔬菜。

肉类主要是驯鹿肉、牛肉、鱼肉和马肉。当地有一种矮小、毛发浓密的马,不仅是交通工具,也是重要的肉食来源。他们会把马肉冻硬后切块,蘸盐生吃,再配上烈酒,御寒又解馋。

冻鱼片也是当地特色菜之一,冻硬的鱼片入口即化,像冰淇淋一样,细细品味还有一丝甜味。虽然选择有限,但这些食物都能提供大量的热量,帮助当地居民抵御严寒。

要想在极寒地区活下去,保暖措施必须做到位。厚实的皮衣、羽绒服是必备单品。长筒靴通常采用皮毛一体的材质,能够有效地保护脚部不受冻伤。皮帽子也是标配,能保护头部和耳朵。

即便如此,脸部仍然是唯一暴露在外的部位。出门在外,眉毛、胡子、鼻毛,甚至眼镜上都会结满冰霜,秒变“冰雪奇缘”。

因此,当地人出门基本靠车,长时间步行非常危险。不过,室内的温度通常保持在二三十摄氏度左右,穿衬衫甚至短袖都没问题。这种室内外巨大的温差,也是当地生活的一大特色。

雅库茨克,这座建立在永冻土上的城市,它的基础设施建设堪称一项伟大的工程。想想看,地表以下全是硬邦邦的冻土,怎么建房子,怎么铺管道?

当地人另辟蹊径,房屋并非直接建在地面上,而是先打入深层的木桩,如同给房屋装上了“高跷”,然后再在桩基上建造房屋,这样就能避免冻土融化导致的地基下沉和房屋坍塌。

同样的,自来水管也不能埋在地下,只能铺设在地面上,为了防止水管冻住,还要沿着管道设置加热站,定期维护,这成本,想想就肉疼。这些看似粗犷的解决方案,却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冻土环境下的基础设施难题。

虽然这样做会加剧空气污染,但在“保命”面前,这也是权宜之计,毕竟在零下几十度的环境里,汽车抛锚可不是闹着玩的。此外,当地政府也提供了一些必要的公共服务,比如设立供暖中心,为居民提供应急援助,尽可能地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

——【·结语·】——

尽管这里被严寒笼罩,但是此地也靠着严寒“出圈”了,每年都有游客慕名去体验极寒的生活,这也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游客们可以在当地的不冻河里洗澡,还会得到当地政府颁发的注明当天天气温度的证书,也是中与众不同的体验呢。

参考:

人民网:零下七十多度的生活 你能设想吗? 2018-01-23

人民资讯:太冷!世界“寒极”奥伊米亚康入冬 首日气温零下53度 2021-12-01

中国一带一路网:吸引中国游客 俄这些景点将加入“友好中国”项目 2019-01-1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