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财长耶伦启程,展开为期4天3夜的访华之旅,这是继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之后,1个月内第2位访华的拜登政府内阁官员,也是美国财长4年来第1次访问中国。
而在4年前,特朗普政府悍然对中国发动贸易战、关税战,导致中美关系一路走低,两国财政部门高层级接触也由此中断,所以,耶伦的此次访华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不过目前看来,耶伦访华的目的总结为一句话就是,美国不想跟中国脱钩。

耶伦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耶伦抵达北京后,中国财政部国际经济关系司司长杨英明到场接机,并与耶伦握手长达20秒,天空刚好出现彩虹,杨英明和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都给耶伦指了这道彩虹。那么这道彩虹的出现,会象征如今的中美关系,也会风雨过后见彩虹吗?不得不说,这道不期而遇的彩虹也是在提醒美方,中美关系,来点诚意,相互尊重,才能雨过天晴。
根据目前各方媒体透露出来的行程,耶伦下飞机的第一餐选在了一家云南菜馆,然后将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国政府高层会面,并与前副总理刘鹤交谈,出席由中国前央行行长周小川举办的晚宴。耶伦还将与在中国经营的美国企业代表会面。

耶伦与伯恩斯观赏彩虹
对于此次耶伦访华的目的,美国《华盛顿观察家报》报道称,耶伦和她的助手们对达成具体交易设定了较低的标准。中美两国代表团之间不会达成任何具体的书面协议,关于出口管制、掠夺性贸易行为和制裁的问题也不会得到解决。虽然耶伦的职责与布林肯不同,但两人都遵循同样的策略:明确表达华盛顿的立场,并为继续进行高层交流铺平道路,阻止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报道还称,美中之间的科技战争肯定会继续,问题是双方能否保持平和的心态,保持开放、持久的沟通渠道,防止双边关系完全走偏。
不过,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的中国专家王南森则认为,耶伦访华作为布林肯的后续行动,表明了美国仍有与中国对话的需要,反映出拜登政府“不准备对华完全脱钩”的姿态。但是,中美之间的竞争态势已成定局,美国多年来在政治、经济和科技领域绞尽脑汁围堵中国,最终的结果显然没有给美国自己带来多少好处。
中美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由于彼此追求的发展理念和制度截然不同,期待耶伦通过一次访问,就能让中美关系恢复到曾经的相对友好状态,无异于天方夜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斗而不破将是中美关系的常态和目标。

上个月,上海举行半导体行业贸易博览会
美国高层官员也强调,此次访华,耶伦将寻求扩大沟通渠道,避免沟通不畅,扩大在全球经济、气候变化、债务困境和其他问题上的合作。美国并不寻求与中国脱钩,而是推动“去风险”。要知道,耶伦在拜登政府中被视为温和派,在维持对华经济关系上采取更务实的观点,她反对增加关税,曾警告“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脱钩将是灾难性的。”由此可见,耶伦此次访华的目的总结为一句话,就是想告诉中方“美国不想跟中国脱钩”。
中方分析人士认为,预计耶伦与中方的会谈将涉及在特定领域实施宏观经济和财政政策,例如试图说服中国增持美债,帮助美国解决通胀问题。耶伦本人估计也想当面了解中国新修订的《反间谍法》和面对美国的压制而采取的一系列反制措施。而特朗普政府征收的贸易关税和对中国企业的制裁也是中方的主要关切。美方如果主动取消或降低部分关税,那么就可以被视为缓解两国关系的积极迹象。中美关系向前迈出的一小步,可能对全球经济非常有意义。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
在此之际,美媒CNN则发文指出“有4件事让耶伦更难修复美中关系”,第一件事就是美中之间的芯片战争。报道称,中方已经打出了一张“王牌”,就是对镓和锗这两种原材料实施出口管制。这被认为是中国对美国禁止对华出售先进芯片的第二次反制。第一次反制是中方在5月禁用美光科技的芯片。
CNN列出的第二件事就是,中方近期出台了《反间谍法》,有可能对美国企业进行突击检查,这让美国企业“感到不安”。第三件事是,拜登政府一直在酝酿新规,可能限制美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第四件事是,美国和欧洲盟友一再强调希望与中国经济的关系“去风险化”。这主要是因为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在能源和其他商品方面依赖俄罗斯而得来的教训。美方的这些担忧导致各方协调努力,将中国从可用于提升军事力量的技术供应链中剔除。

拜登和布林肯在白宫交谈
但CNN也提到,尽管美中两国存在紧张局势,两个经济体的消费者和企业仍然有很深的联系。中国是美债的前两大持有者之一,而美国仍然是中国最大的单一贸易伙伴。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去年,中美之间的货物贸易额攀升至近6910亿美元,打破了此前在2018年创下的记录。
不过,美国与中国的货物贸易逆差增加了8%,达到3829亿美元,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逆差。但美国对华贸易出现逆差,主要原因就是美国对中国产生不满,并在经贸问题上频繁搞小动作。即使是在战略供应链脱钩的情况下,在其他领域,跨国企业也在加倍加强在中国的业务。近日,美国制药公司莫德纳签署了一项协议,在中国进行首次重大投资。美国电动汽车巨头特斯拉也宣布计划在上海开设第二家工厂,生产大型储能电池。

江苏省淮安市的一家半导体公司,员工们在生产线上工作
欧亚集团中国企业事务和中美关系主任安娜·阿什顿认为,这说明中国市场对许多美国公司的全球竞争力仍然极其重要。中国市场的规模是无可比拟的。但目前企业和消费者还没有看到双方已经实行的制裁的全部效果,而且肯定会有更多这样的措施。如果这种趋势继续发展下去,确实可能威胁到两国保持强劲经济交往的能力。
目前,一些美国媒体将耶伦的此次访问视为缓和紧张关系的一部分,这也标志着布林肯访华后美中关系加速解冻。耶伦此行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保持高层沟通渠道的畅通,这可能有助于双边关系走出下行螺旋,但不可否认的是,两国仍然需要更多时间来重建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