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和大家分享了治疗结节和结石的方子,
评论区有不少人询问,那息肉怎么治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息肉的问题,
所谓息肉,从生物学角度来说,就是生长在人体黏膜表面上的赘生物。不过,即便是发现了体内有息肉,大家也不用太过担心,息肉大都为良性,仅少部分有恶化的倾向。医学上一般按出现的部位给它命名。如长在声带上的称"声带息肉",出现在胃壁上的叫"胃息肉",肠腔内的称为“肠息肉”,以此类推。若某一部位有两个以上的息肉,又称"多发性息肉"。
那在中医眼中,息肉是怎么一回事呢?
简单说,人体气机瘀阻,气滞而血瘀,久而久之,血瘀、痰浊相互交结,无形化为有形,息肉由此而成。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石恩骏老先生用于治疗息肉的基本方:乌梅、威灵仙、僵蚕、薏苡仁。
乌梅,味酸涩,性平,入肝、脾、肺、大肠经,
中医讲,酸能收能涩,乌梅酸涩善收敛,可收敛肺气而治肺虚久咳,固涩肠道而治久泻久痢,
中医还讲,蛔虫得酸则静,乌梅极酸,具有安蛔止痛之效。
此外啊,乌梅还有去死肌,蚀恶肉之功效。而息肉正是体内或者体表的死肌、恶肉,乌梅可以把这些死肌、恶肉一点点消蚀分解掉
《本经》:"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恶肉。"
《本草求真》:“乌梅酸涩而温,入肺则收,入肠则涩,入虫则伏,入于死肌恶肉恶痣则除。”
乌梅威灵仙辛散温通,性猛善走,既能祛风除湿,又可以通络止痛,为治疗风湿痹痛之要药。
但凡是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不论位置于上还是于下,都可以用威灵仙来改善。
《滇南本草》:“主治寒湿伤筋骨。”
此外,威灵仙还具有消痰水之功效,为治疗痰饮积聚之要药。
《开宝本草》:“去腹内冷,心膈痰水,久积癥瘕。”
威灵仙僵蚕为蚕宝宝感染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体,味咸、辛,性平,入肝、肺经,
中医讲啊,咸善散结,僵蚕具有化痰而软坚散结之功效,可以把体内的痰核、死肌破开,多用于治疗痰核、瘰疬等证,可以说,僵蚕是一味散结的良药。
《纲目》:“散风痰结核瘰疬。”
僵蚕薏苡仁甘淡微寒,入脾、胃、肺经,
甘淡可以利湿,微寒可以清热,因此,薏苡仁既能利水渗湿,利水而不伤正气;又能清热排脓,配伍上鱼腥草可治疗肺痈,配伍上败酱草可治疗肠痈。
威灵仙和僵蚕将体内的息肉慢慢化解开,薏苡仁就可以将脓啊,痰啊,瘀啊这些阴浊排于下窍,正如黄帝内经所云,“阴浊出下窍。”一边消,一边排,事半而功倍。
此外啊,薏苡仁还有健脾之功效,中医讲,脾主肌肉,
脾胃有失健运,则脾不升,胃不降,气机失衡,气滞血瘀痰结自然而成,
脾胃功能健全,则肌肉生长无虞,长息肉的可能性自然也会降低。
然,炒薏苡仁健脾之力更甚,因此,方中薏苡仁可以炒制后入药。
薏苡仁全方仅四味药材,有收有散,有补有泻,实为治疗各种息肉的经典方,若是辩证得当,加入一些引经药,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