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新建招商部门,市场化招商顶格推进

含谷川 2025-04-08 15:06:31

长三角区域,两场会议落幕。

——上海投促大会,南京科创大会。

尤其南京,传递了市场化招商“顶格”推进的信号。

这一次,招商中心与四大攻坚办,重磅亮相。

短短三个月,成都和南京新建招商部门。

南京科创大会,千亿投资、百余项目,公布了投资促进新举措。

市场化招商背后,重新审视了产业的发展,也彰显了科创的决心。

新建招商部门 核心目的

前段时间,翻阅南京新闻。

有个招商案例,印象相当深刻。

一位经开区的招商人,面对采访这样说:

“企业最亲的还是招商部门,一个方案帮项目方省了千万元”。

这位招商人还提到,自己把企业招来,他就是企业最信任的人。

对于南京来说,这是招商引资的“排面”。

不止如此,南京科创大会,更是折射了城市的远见。

从时间看,这是高层给出了指示,通过会议来抓落实。

全国两会期间强调,江苏把握好挑大梁的“四个着力点”。其中,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摆在首位。

南京科教资源最为富集,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上有“话语权”。

从阵容看,这是连续第二年举办,外企、外籍专家、海外机构、外国驻华使领馆代表等,占参会人数三成以上 。

大会上,汇集了诺贝尔奖得主、世界500强企业总裁,以及驻华使领馆、国际组织机构、顶尖高校、投资机构在内的800余人。

重要的是,揭牌南京市场化产业招商中心,发布了投资促进新举措。

新建招商部门,聚焦全域招商信息网络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项目要素资源高效配置。

一方面,标志招商正迈向产业链精准匹配、要素高效赋能的“新赛道”。

另一方面,定位成“攻坚先锋”的角色,致力于从“跟跑”向“领跑”的转变。

同时,南京成立了4个产业攻坚推进办公室。

分别瞄准了,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通信领域。

据了解,4个产业攻坚办均下设产业招商组、项目推进组、成果转化组、企业培育和服务组。

主要目的是,统筹全市资源、攻坚重点任务以及发力新赛道。

很显然,南京从最有优势、最可能突破的地方入手,持续深耕、攻坚发力。

换个角度看,这也是高度符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招商方向。

我们看到,省级概念验证中心、南京科技成果转化学院、南京(江北新区)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也先后揭牌成立。

这一次,南京设立诸多新机构,正是为了让产业链和创新链无缝对接,用科技创新打通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提升产业韧劲助力区域发展“弯道超车”。

不仅让南京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更是在未来的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重点产业突围 项目落地

南京,有个“标签”是英文单词IN。

IN南京,在南京,谐音是“赢”在南京。

背后是,产业、创新、投资,以及全球化。

前几年,南京投资促进局,就发起“投资南京”传播IN计划,“IN南京”也就应运而生了。

从一个传播标签到城市发展的号角,最大的推手是招商引资“一号工程”。

观察下来,南京科创大会憋足了劲。

这次,共有102个项目签约落地,计划投资总额达1300多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是主导产业上的重大项目,也有带动性强的优质项目,不少是涉及到关键技术攻关以及突破“卡脖子”难题的项目。

例如,总投资额达百亿元的国网智能电网产业集聚区,旨在打造引领高性能计算时代的芯粒封装生产基地的华天国产先进芯粒集成项目。

南京是全球“最懂电的城市”,智能电网产值全国第一,电力自动化控制领域产业规模占全国市场80%。

还有,诸多涉及人工智能、半导体、智能制造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项目。

在机器人行业,也有一款重磅产品在南京首发。

今年1月,南京天创电子发布全球首款防爆人形机器人“天魁1号”。

这是全球首个获得IIC T6级防爆认证的人形机器人,可在氢气、甲烷等爆炸性环境中作业,已应用于化工厂巡检、应急救援等场景。

目前,南京覆盖整机制造、关键零部件、系统集成应用等机器人全产业链环节,集聚研发、生产企业超百家,去年11月布局建设“机器人之城”。

在生物医药领域,南京有着“一把刀”和“一粒药”。

“一把刀”,说的是麒麟刀。

来自中科超精自主研发,是一款高端肿瘤精准放疗设备,具有精度高、剂量率高、适用性好、安全性好等显著特点。

“一粒药”,说的是中风急救药。

这是南京先声药业和宁丹新药联合研发的,成为全球首个中风急救药。

去年,南京生物医药产业营收超2100亿元,近年来获批临床、临床试验、申请上市、批准上市的药品数量均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五。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运行服务商,我们对南京也并不陌生。这些年,谷川联行与高淳、溧水、雄州街道等地展开了市场化招商。

其中,高淳招商合作长达7年,落地了瑞士Trate AG、米切尔、利奥电子等内外资优质企业。

还有,去年12月,我们与雄州街道合作刚满月,就促成了首个土地项目正式签约,共同画出招商引资的“同心圆”。

在南京,我们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专业的招商团队,为地方政府制定招商解决方案,共同推动优质企业落地投产。

如此一来,这里从市场化招商出发,已经突破过去依赖少数几个部门抓产业的局限,最大范围匹配一切资源和要素。

企业的选择,也暗示了南京正在用更加优化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不同行业的企业前来安营扎寨。

链接全球资源 科创成果

越开放,越发展。

南京科创大会,印证了对全球企业的投资吸引力。

参与此次大会的800余位嘉宾中,有250人为外企、外籍专家、海外机构、外国驻华使领馆代表。

再往前看,南京市长陈之常有个关键动作。

他亲自率队,赴北京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拜会部分跨国企业高管,希望能与一众优秀外资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共谋发展。

我们还看到,南京市委书记周红波会见了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总裁、全球管理委员会成员王皓一行,双方深化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南京科创大会上,西门子医疗与南京市市有关方面签署了合作协议,决定在江北新区打造先进医疗创新中心。

这一系列举动,标志着南京市与西门子医疗的合作迈上了新台阶。

不止如此,还有外资企业对南京表态。

比如,宝马集团高级副总裁薄一山在致辞中表示,“我们在中国最大的两家软件公司都在南京,创新是这座城市提供给我们的最大优势” 。

最近,德国“隐形冠军之父”赫尔曼·西蒙到了南京,他这样评价:

第一个,强调科学与市场创新结合。

第二个,多元化不依赖于单一行业。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南京也有着话语权。本次会议现场,还设立的科技长廊,看到了:

52项“全球首创”、“国产替代”、“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高科技展品,全部集中亮相。

其中,包括6G无线网络毫秒级实时智能技术、全球首创AIGC数字人、全球首款偏振体全息光波导AR眼镜(云雀)、实现进口替代的智能卫星便携终端、国内领先的折叠翼无人机……

一场盛会,以“看得见”的排面,展示了城市发展信心。而背后,也有着“看不见”的招商服务。

南京的办事速度和服务效率,是评判营商环境优良与否的一项硬标准。

在秦淮区,政府为了让奇安信这个重大项目安心扎根,区政府的办公楼腾出来,让企业做研发中心。

从决策拍板到拿出腾退和置换方案,秦淮区、南京白下高新区只用了一周时间,政府腾出自己的位置,让企业落地入驻,营造了一流的投资环境,提供了不一样的服务态度。

几位企业家,总结了南京投资环境,借鉴摘录在这里:

区位优势明显,轨交线网密布,产业活力强;人杰地灵,科技创新意识强;营商环境优异,基础配套完善;各类优秀人才集聚,人才服务体系完善。

一座城市的向上发展,从来不是单一企业的较量,而是科技、金融、人才、基础设施等要素的综合比拼。

所以说,产业生态体系是开放的系统,需要招商引资注入新要素。

从千亿项目落地到全球“朋友圈”扩容,彰显了地方招商引资的竞争力。

南京市场化招商打法,更加突出产业生态中强链补链的重要性,以及加速向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招商方式、构建市场化招商体系的方向转变。

0 阅读:0

含谷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