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求变的赫鲁晓夫无人支持,混吃等死的勃列日涅夫却大受欢迎?

苏飞说国际 2023-11-19 09:08:00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分别是苏联的第三任话事人和第四任话事人,两人之间的关系非比寻常。

一方面,勃列日涅夫深受赫鲁晓夫知遇之恩,他作为赫鲁晓夫多年的嫡系部属,不断得到升迁;另一方面,赫鲁晓夫上台后全盘否定斯大林,而勃列日涅夫则成功发动政变,夺取了赫鲁晓夫的政权,两者的忘恩负义也异曲同工且极具苏联特色。

赫鲁晓夫在位期间不断推动苏联的改革,而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则在苏联的巅峰时期选择混吃等死。

那么,求变上进的赫鲁晓夫为什么得不到支持,不求上进的勃列日涅夫反而大受欢迎呢?

赫鲁晓夫经过一系列斗争取得话事人身份后,不仅全盘否定斯大林,还进行了一系列全方位的改革,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等。

其中取消干部任期终身制和终结官员特权、打击贪腐成了赫鲁晓夫改革的重头戏。

但赫鲁晓夫的手段却过于“仁慈”,他不像斯大林那样用狠辣手段严厉打击异己者,最多只是解除职务而不是使用肉体毁灭术。

这就给了这些政敌反击的机会。

当然,这是后话。

在经济上,赫鲁晓夫下放权力,让企业拥有更多自主权,这充分调动了干部和工人的积极性。

同时他还废除了个人崇拜、劳改等,这些举措让苏联社会和经济很快迸发出活力。

前面提到,赫鲁晓夫还对军队进行改革,他大幅削减军队财政,打破了军头对军工企业的垄断,这让赫鲁晓夫与苏联军方大佬们的关系逐渐紧张起来。

特别是他对苏联元帅朱可夫的忘恩举动,让他失去了这个军方定海神针。

然而,注定了赫鲁晓夫悲惨结局的主因还是他动了苏联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

打破干部任期终身制的举动,破坏的是苏联全体官僚的利益,这让各级干部都对赫鲁晓夫抱有很深的敌意。

早在1957年,苏共高层会议上就有很多人对赫鲁晓夫不满,甚至公然发难。

面对同志们的围攻,赫鲁晓夫选择延长会议期限,扩大参会人员规模,让越来越多的赫鲁晓夫支持者参加会议。

最终,他有惊无险的反击成功,发难的一方只是被他被逐出主席团。

如果换成斯大林,这些发难者的下场可参考托洛茨基、加米涅夫、布哈林、季诺维也夫等苏共元老的待遇。

所以说,赫鲁晓夫的“仁慈”给自己留下了后患。

在苏联的权力场上,人不狠站不稳,赫鲁晓夫给所有人上了生动的一课。

然而,如果是敌人攻击他可以理解,最让赫鲁晓夫震惊的恐怕是心腹小弟勃列日涅夫的背叛。

曾经的勃列日涅夫因为立场坚定、任劳任怨、勤勤恳恳、自愿以奴仆的身份效忠赫鲁晓夫,从而得到了赫鲁晓夫的器重和绝对信任。

赫鲁晓夫在乌克兰当政期间,就不断的提拔勃列日涅夫,让这个没有什么作为、没有什么政绩、没有什么才能的平庸干部一路高升,甚至亲自带他进入斯大林的朋友圈,最终被大魔导师斯大林看中,大手一挥直接提拔到苏共中央任职。

可以说没有赫鲁晓夫恩情,勃列日涅夫就不会有一系列的官场奇遇记。

在赫鲁晓夫成为苏联话事人后,勃列日涅夫的姿态更加卑微,作为苏共第二书记的勃列日涅夫没有一点怨言的以奴才般的姿态侍奉于赫鲁晓夫左右。

赫鲁晓夫对他非常满意,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这个自己一手提携的奴才的服侍,他自信这个性格软弱的手下只能依靠自己。

可俗话说得好,咬人的狗不叫,这个表面唯命是从,看似胆小软弱的平庸者,却被苏联利益集团收编,参与了密谋推翻赫鲁晓夫的计划。

在这场阴谋中,勃列日涅夫只能算一个配角,真正的幕后大佬是隐藏锋芒的特务头子谢列平和灰衣大主教苏斯洛夫。

在他们眼中,勃列日涅夫软弱怕事,是一个可以被两个势力团伙操控的傀儡。

这也是为什么勃列日涅夫会在赫鲁晓夫下台后,成功坐上话事人宝座的原因。

1964年10月11日,赫鲁晓夫正在黑海边休假,而苏联利益集团却在莫斯科召开了讨论撤换赫鲁晓夫的会议。

经过讨论,他们决定将来在罢黜大会上由苏斯洛夫作主要发言人,并已内定选举勃列日涅夫为第一书记。

一切准备妥当后,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和赫鲁晓夫通了个电话,通知他主席团正在开会,说主要讨论赫鲁晓夫关于划分农业机构的计划草案。

当赫鲁晓夫乘专机返回莫斯科后,刚下舷梯就被车队护送到了克里姆林宫。

他不知道的是,一场精心为他准备的中央主席团全体会议正等着他的到来。

赫鲁晓夫那些昔日“亲密无间”的战友和同志们,已经做好准备轮番向他口诛笔伐。

到达会场后,赫鲁晓夫经历了一生中的至暗时刻,他明白大势已去,自己没有翻盘的机会了。

虽然暴脾气的他对在场人的家人都问候了一番,但最终他还是平静地接受了米高扬的劝导,同意递交退休声明,即后来在报上发表的辞职申请书。

这份退休申请书上称赫鲁晓夫因年龄和健康原因,已根据本人要求被解除职务。

由于赫鲁晓夫“诚恳”的态度,苏共中央主席团决定于10月14日召开的会议上,不对赫鲁晓夫本人展开广泛的讨论或尖锐的公开谴责。

赫鲁晓夫:我谢谢你们全家。

最终,苏联利益集团众多大佬眼中的平庸之人、易于掌控之人、平庸听话的干部,勃列日涅夫成为赫鲁晓夫下台后的过渡性任务,他被推举为苏联第四任话事人。

如果说勃列日涅夫工作能力十分平庸,那确实是平庸,可要说这位“背叛主人”的话事人在弄权上平庸,那就大错特错了。

老谋深算的苏斯洛夫可能怎么都想不到,自己会被这个善于伪装的平庸过渡者装进去。

勃列日涅夫在登上权力巅峰后,一方面他废除了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恢复了利益集团最关心的干部任期终身制和官员特权,凭此稳住苏共大佬们,逐步获取他们的信任;另一方面不断安插自己的亲信和家属进入关键部门和实权职位。

他上台之初的三驾马车体制,很快变成了自己独揽大权。

最终,苏联官场成了“第聂伯黑帮”的天下,到处都是勃列日涅夫的亲信。

此时的勃列日涅夫已经能够在自己的地盘自己当家做主了,彻底掌握大权后他开始混吃等死、贪图享乐、带头贪腐。

他的原则是独乐了不如众乐乐,我贪你贪大家贪。

苏联的干部们只要不造反篡权,不要搞出大乱子,可以一直在职位上干到死。

有这样“开明”的领导人,拥护还来不及,怎么会去反对呢?

这也是勃列日涅夫能够平稳执掌苏联达18年之久的根本原因。

所以有人说,苏联的解体,其实在勃列日涅夫时代就已注定,戈尔巴乔夫只是那个给苏联送葬的人。

0 阅读:12

苏飞说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