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次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中亚会议3月3日至5日在伊尔库茨克举行。俄智库外交和国防政策委员会主席在会上说:中亚潜力巨大,对于俄罗斯和地区邻国非常重要。”
1997年,当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三国首次签署中吉乌铁路合作备忘录时,没人能想到这条仅600多公里的铁路,竟会成为一场横跨27年的地缘角力赛。
从苏联解体后的大国真空,到美国反恐战争的渗透,再到中俄“背靠背”下的微妙平衡——这条铁路的每一次谈判停滞与重启,都暗藏着欧亚大陆权力格局的裂变密码。而随着俄乌冲突临近停火,这条“钢铁动脉”的命运,或将再次改写中亚乃至整个欧亚大陆的国运版图……

01— 俄罗斯与中亚
俄罗斯与中亚的关系深受沙皇时代和苏联时代的影响。从 19 世纪与英国的大博弈到苏联对该地区的严密控制,莫斯科一直将中亚视为缓冲地带和资源枢纽。
1991 年后,苏联的解体使这些新独立的国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在俄罗斯挥之不去的影响中徘徊着自己的主权。集体安全条约组织(CSTO)和欧亚经济联盟(EAEU)仍然是莫斯科保持影响力的工具,但东方大市场强大吸引力所带来的经济现实使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02— 中吉乌铁路--酝酿 27 年的梦想
古丝绸之路曾通过中亚将中国与欧洲连接起来,它因稳定而繁荣,但也因侵略和竞争而崩溃。
中吉乌铁路有望将太平洋沿岸至欧洲的货运时间缩短数周,从而降低成本并促进中亚经济的发展。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地处内陆,资源丰富,获益最大。
中吉乌铁路项目由乌兹别克斯坦于 1996 年首次提出,它是在苏联解体的废墟上出现的,当时中亚各国都在寻求新的经济命脉。这一构想雄心勃勃:通过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将中国与欧洲和中东连接起来,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中吉乌铁路建成后,可向西亚、南亚延伸,将大大促进整个亚洲的商贸交流,并且推动亚欧大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曲折的谈判之路
从 1997 年到 2010 年代初,谈判进展缓慢。
到 1997 年,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但由于资金纠纷和技术分歧,尤其是轨距问题,项目停滞不前。中国力主采用 1435 毫米标准轨距,而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则倾向于苏联时期的 1520 毫米宽轨距。
另外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财政拮据,再加上该地区极具挑战性的地形——吉尔吉斯斯坦的山区地质构成了巨大的障碍——使得该项目一直被搁置。直到 2010 年代中期,这一势头才逐渐形成。到 2019 年,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两国元首誓言加快谈判。2019 年 6 月,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发表联合声明,承诺解决技术问题。
2022年: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表示,俄罗斯不再反对中吉乌铁路项目。此前,俄罗斯对该项目持保留态度,担心其对中亚地区的影响力被削弱。
2022年9月:三国签署《关于中吉乌铁路建设项目(吉境内段)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吉乌铁路采用1435毫米标准轨距与宽轨结合的妥协方案。
2022年11月:吉尔吉斯斯坦宣布中吉乌铁路将于2023年秋季开建。
2024年6月6日:中吉乌铁路项目三国间协定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三国通过视频祝贺协定签署。
2024年9月28日:中吉乌铁路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负责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段的融资、建设和运营。
2024年12月27日:中吉乌铁路项目启动仪式在吉尔吉斯斯坦贾拉拉巴德举行,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建设阶段。
2025年7月:项目计划正式开工建设,预计工期6年。
04— 未来是融合还是动荡?
古丝绸之路曾通过中亚将中国与欧洲连接起来,它因稳定而繁荣,但也因侵略和竞争而崩溃。今天的 “新丝绸之路 ”也面临着类似的风险。这条铁路的成功取决于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的持续合作,以及俄罗斯的默许。
目前正在进行的俄乌冲突有可能接近停火,莫斯科集中在乌克兰的资源将得到释放,俄罗斯的眼光将重新回到中亚。在 2025 年 3 月的瓦尔代会议上,俄专家卢基扬诺夫强调了中亚:中亚,对俄罗斯来说具有决定性意义。中亚有巨大潜力,尤其是在国际形势充满变化和动荡的今天。
俄罗斯的回归可能会改变中亚地区几年来的平静局面,因为中亚国家会重新评估自己在冲突后世界中的地位。
俄罗斯既要保持其战略主导地位,又要适应世界东方崛起、土耳其日益强势、西方国家仍旧敌视俄罗斯等问题。
经历三年大战的俄罗斯,其国家战略虽植根于安全,但必将趋向务实,必须在这一地区的多个方向上游刃有余。历经 27 年谈判的中吉乌铁路,既是中亚国家的希望,也是俄罗斯的的机会。
俄乌停火可能推动铁路向前发展,也可能使铁路再次陷入动荡。正如卢基扬诺夫所说,中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是通过一体化实现其潜力、享受共同发展的红利,还是在冲突中浪费其潜力,相信普京会有明智的选择。
05— 破局之道
从张骞凿空西域到郑和七下西洋,从沙俄铁路殖民到苏联红色帝国,欧亚大陆的权力游戏从未停息。中吉乌铁路27年的博弈史,恰似一部微缩版的亚洲兴衰录——当中国用吊车而非坦克重塑中亚地缘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基建狂魔的崛起,更是一个古老文明用经济纽带而非武力征服从返世界舞台中央的史诗。
这条铁路最终通向的,或许“文明冲突”的破局之道:在钢轨与集装箱的碰撞声里,书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