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诈骗案件频传,逆势窜起的诈骗业究竟用什么方法偷走你的钱?

晶源说国际 2023-01-29 17:38:01

在经济不景气的现在,有项产业的营收却是反其道而行,那就是所谓的「诈骗业」。

在韩国,诈骗手法现在主要可分为 3 种

说到诈骗事件,我想每个人都心有所感、恨得牙痒痒,遑论万一成为诈骗事件的受害者,恐怕更是有苦难。因为事后这些受害者想追讨失款,还恐不知诈骗债主是谁,求救无门。小至损失数月的薪水钱,大至可能是自身工作一辈子,辛苦所存下的退休金。

近期诈骗事件也横行韩国,目前当地最为鼎盛的诈骗手法,大致可分为 3 种:「手机短信」诈骗、「传统电话」诈骗,以及「假借投资名义」所进行的诈骗。

这 3 者之中,目前以手机短信诈骗最多。其中包含诈骗盗刷民众所用的Kakao Talk 通讯软件的小额支付,乃至近几年来兴起的网络钓鱼短信。

诈骗集团透过发送陌名连接网站的短信,短信中多提及要求手机使用者确定是否有网购包裹未拿、金额搞错,乃至地址未填写齐全等五花八门的理由,最终目的皆是要求使用者点选下面连接。

若有人不小心点选,手机就会遭黑客所精心设计的木马程序入侵,对其手机「上下其手」。诸如手机内金融数据,包含内存的信用卡卡号、存折账号与密码等,皆有可能在一夕间外流。

根据统计的数据显示,自 2006 年南韩国内首次爆发短信诈骗案件后,截至 2022 年底这 16 年期间,民众遭手机诈骗的金额,就高达 3 兆 8681 亿韩元,甚至金额还有逐年提升的趋势。

例如 2019 年单次受害者遭诈骗金额,平均约为 1699 万韩元,2020 年则为 2210 万韩元,2021 年则是 2500 万韩元,一年比一年更多。

诈骗手法推陈出新,以传统电话作为媒介仍未衰

除了遭骗金额上升外,接获诈骗的案件数量也是倍增。从 2019 年约有 2963 件手机短信诈骗,但在短短 2 年之间,就增长了 6 倍,在 2021 年来至 1 万 7841 件。足见通讯速度传输为外人称羡的 6G 大国韩国,在科技之进步无形间,也促成短息诈骗业的兴起。

反过来看,传统的透过电话诈骗的案件量又为如何?据资料指出, 2022年 1 月至 11 月的电话诈骗案件,虽然相较起去年减少近 28%,但在这 2 年期间,民间遭骗的金额仍为庞大,高达1 兆 2317 亿韩元。

2021 年透过电话行骗的诈骗案件,约有 2 万 8646 件。今年与去年数量相比,则减少 28.5%,为 2 万 479 件,而 2021 年诈骗损害金额,高达 7172 亿韩元;2022 年则减少 28.2%,来到 5147 亿韩元,检举件数则从去年的 2 万 5863 件,减少 10.1% 来到 2 万 3245 件。

由此可见相比短信诈骗案件,电话诈骗日渐式微,但尽管 2 年间,电话行骗案件将近减少 3 成,但民众仍不可轻忽这些诈骗电话的存在。因为一通通意念不善的来电,诈取的是电话另一端无辜百姓的血汗钱。

网络「类投资」诈骗兴起,南韩人荷包大失血

现今科技与时俱进,热爱投资元宇宙、虚拟货币等成为日常。如先前 FTX 虚拟货币交易所破产,韩国就是苦主之一,如我们以 CoinGecko 网络流量推估,今年 1 至 10 月曾经造访 FTX.com 网站的国家浏览数,以韩国、日本和新加坡排名前 3。

这也间接地反映出当 FTX 宣布破产之际,尤以平均每月约有 29.72 万人造访的韩国受伤最深,乃至「特斯兰」(텔슬람,为Tesla加上宗教狂乐的 Islam 而成的流行语,指深爱特斯拉股票的韩国散户。)等创新产业的韩国民众,在此次「类」金融风暴中也失血不少。

上述这些案例,虽然仅能算是个人眼光不准投资失利,但网络恣意横行的一页式「类」投资的广告行骗猖獗,恐怕才是该令人担忧的事。就我看来,第 3 类「假投资名义却行真诈财之实」案件数量,将来极有可能超越手机简讯或传统诈骗案件,而假冒着投资名义让无知民众从口袋中掏出的金额,可能是前 2 种诈骗手法的数倍之多。

0 阅读:32

晶源说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