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吁欧洲重新武装的背景下,关于如何确保欧洲国家在没有美国支持的情况下应对未来可能与俄罗斯爆发的战争,各方意见不一。尽管设立再武装银行的想法具有一定吸引力,但尚不清楚这项可能耗资巨大的计划能否获得新的资金支持。

欧盟委员会近期公布了一项8000亿欧元(约合8760亿美元)的重新武装计划。该计划实质上要求所有成员国大幅增加国防开支,其中约6500亿欧元(7120亿美元)资金将来自27个成员国在现有基础上平均提高1.5%GDP的国防支出。
考虑到许多欧洲政府债台高筑,如此大幅增加军费在政治上恐怕难以被接受。例如,法国每年需将军费开支增加近470亿美元,而其债务已占GDP的113%。同样,作为欧盟第三大防务强国的意大利,每年需增加347亿美元支出,而当前债务水平已达GDP的136%。
因此,欧洲各国正急于寻找巧妙的增支方案,包括表外融资。近期提出的构想之一是成立重整军备银行(亦称国防安全与韧性银行),旨在吸纳民间投资以支持国防能力建设。
建立一家银行为新国防项目及采购提供投资资金的商业吸引力看似巨大。正如我之前指出的,北约目前每年仅在装备上的支出就高达4720亿美元,其中欧盟国家贡献了1134亿美元。若再计入可能实现的"REARM"计划增量,欧盟的国防开支可能跃升至1951亿美元。
基于商业原则创立的银行或许有助于解决欧洲范围内国防采购普遍存在的效率低下问题。这并非欧洲独有的困境,美国国防部同样难以精准核算其每年8000多亿美元的支出及4万亿美元的资产。
对欧洲各国政府而言,该银行将有助于将更多成本超支和项目延误的风险转嫁给国防承包商,同时将开发的直接成本从政府资产负债表中移除。但充其量,这可能控制住不断飙升的成本,而非必然降低成本或提供额外能力。
英国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案例研究。2023年12月4日,英国国家审计署对国防部未来十年的装备计划进行了审查,结论是该计划难以负担,并面临自2012年该计划启动以来的最大预算赤字。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计划是在乌克兰战争爆发前两年制定的。
装备计划的成本在2022年至2023年间飙升了27%,即838亿美元,而这还是基于"最可能"的支出情景。若按"最坏情况"计算,总成本增幅将接近1020亿美元。再加上国防部声称可通过效率节省消化的其他预期超支,总成本将激增至超过1330亿美元。
2024年3月,议会公共账目委员会报告指出,国防部始终无法或不愿控制其1800个国防项目不断飙升的成本和交付进度。国防部的记录令人堪忧:无论是"武士"装甲车项目超支5.5亿美元,新航母项目超支32亿美元,还是"挑战者3"型坦克交付延误59%。
目前预算压力最大的领域当属核计划,其超支幅度已达62%。根据AUKUS计划,英美正联合建造新型潜艇舰队以应对所谓中国威胁,而英国现役的"机敏级"潜艇舰队投入使用仅十年。
我们正与美国合作设计一种新型核弹头,仿佛现有的225枚核弹还不够用。用于替换英国现役战略核潜艇(SSBNs)的"无畏级"潜艇项目,目前进度已落后计划七年。这些耗资巨大的项目并未带来我们尚未拥有的能力。尽管它们无疑强化了英国的军工供应链,却并未让我们更安全。
与此同时,由于装备成本激增,实际用于支付陆军、海军和空军人员费用的资金被大幅压缩。研究显示自2010年以来,英国军事资源成本实际削减了10%。去年(2024-25年度)用于支付国防前线官兵日常开支的预算被削减了32亿美元。许多现役军人担忧是否还能拥有安身之所。潜艇兵们则谈论着因成本削减导致部署周期延长带来的巨大压力。
欧洲军队在考虑未来与俄罗斯的战争时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兵力密度;欧洲军队的规模远小于俄罗斯和乌克兰。尽管欧洲重新武装计划以8760亿美元的惊人数字登上头条,但由于可能面临对增加开支提议的抵制,该计划能否显著扩大军队规模仍远未明朗。
目前,英国与波兰似乎最热衷于推动重整军备银行的构想。部分原因在于英国被排除在欧盟委员会通过REARM计划提供的总额1500亿美元、为期四年的国防贷款方案之外。不过这两项倡议目标各异:拟议中的银行旨在支持国防装备研发与采购的新投资,同时实现商业回报;而贷款计划是欧盟委员会主导的倡议,旨在以低利率帮助各国为乌克兰采购额外武器补给。
一如既往,若抛开宏大目标和吸睛声明,欧洲在投入巨额额外国防开支的问题上仍存在根本性犹豫——即便美国正试图缩减其参与度。
若当前的关税战演变为全球衰退,这种情绪可能进一步恶化。就目前而言,欧洲REARM计划与英国主导的重整军备银行,不过是在欧洲国防的垄断棋盘上挪动虚拟资金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