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凯湖,地处中国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东南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交界之地,是东亚地区颇为重要的淡水湖。从宏观的地理角度来看,三江平原辽阔广袤,是我国关键的粮食生产区域和生态保护屏障,而兴凯湖宛如这片大地之上的一颗耀眼明珠。
兴凯湖呈椭圆形,北部较宽南部较窄,面积达4830平方公里,其宽广的水域成为了众多生物的栖息之所。
兴凯湖大白鱼,学名为翘嘴红鲌,属于鲤科淡水经济鱼类。这种鱼的身体颜色洁白似玉,因而得此名。
它们主要在水体的中上层活动,是颇为凶猛的掠食者,以鱼类为主要食物,也会捕食水面上的昆虫以及小型动物。雌鱼在三岁时性成熟,雄鱼则在两岁时达到性成熟。
每年的6月至8月,是大白鱼的繁殖期,它们会选择在水流较为缓慢的河湾或者浅水区进行繁殖。孵化后的幼鱼会生活在湖泊沿岸以及支流河道等水流平缓的区域。兴凯湖大白鱼能够荣膺“四大名鱼”之一,与其独特的生长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兴凯湖的水质优良,清澈见底且几乎不存在污染,为大白鱼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不过,此地气温较低,每年将近有半年的时间湖面会被冰层覆盖。在这漫长的冰封期内,大白鱼几乎停止进食,生长速度变得极为缓慢。
但也正是这样缓慢的生长过程,使得大白鱼的肉质更为鲜美,口感也更加细腻,这也成为了它广受赞誉的关键原因之一。然而,兴凯湖大白鱼的美名却给它们带来了一场灾难。因其肉质鲜美,遭到了大规模的捕捞。
在上世纪50至70年代,大白鱼的捕捞量占据了总捕捞量的80%至90%。如此高强度的捕捞行为,致使大白鱼的数量迅速减少。
到了2003年,大白鱼的捕捞量占比下降到了50%,而且捕捞到的大白鱼个体越来越小,甚至不足40公分的鱼已经占到了捕捞量的一半。这种情况的出现,毫无疑问与过度捕捞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兴凯湖,大白鱼有着特定的产卵场所。每年到了繁殖季节,大量的大白鱼会前往这些地方。
但是,在产卵场上方7至8公里的洄游路线上,却布置了大量的渔网。这些渔网密密麻麻,总长度竟然达到了数十公里。
大量处于产卵期的大白鱼就这样被无情地捕捞,导致大白鱼的数量急剧下降。从1975年开始,这种竭泽而渔的捕捞方式一直持续到了1992年,最终的结果是大白鱼在产卵场几乎销声匿迹,兴凯湖的大白鱼资源也近乎枯竭。兴凯湖拥有着悠久的历史,自西周时期开始便是中国版图内的内陆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有着不同的名称。
唐代时,它被称作“湄沱湖”,金代时被称为“北琴海”,到了清代才更名为“兴凯”。“兴凯”在满语中的意思是水流向低处,这个名字蕴含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
然而,1860年,通过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兴凯湖从中国的内陆湖变成了中俄界湖。如今,中国仅仅拥有兴凯湖水域的28%,其余的72%归属于俄罗斯。
这就意味着,中国渔民无法在兴凯湖的大部分区域进行捕鱼作业,但是鱼类在湖中是可以自由游动的。
由于中国境内的过度捕捞,体型较大的大白鱼已经很难见到,个体小型化和低龄化的现象愈发严重。不过,偶尔还是能够捕捞到一些巨型个体,这可能是因为俄罗斯境内的繁殖个体游入中国管辖的兴凯湖进行觅食和繁殖时被捕获。
中国境内兴凯湖翘嘴数量的大量减少,导致小型鱼类的天敌减少,这些小型鱼类因而大量繁殖。随着小型鱼类密度的不断增加,又吸引了翘嘴前来觅食,结果不少翘嘴因此被捕捞。
这种情况不仅对中国的渔业资源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让俄罗斯方面感到颇为无奈,毕竟鱼类的自由游动是一种自然的生态行为,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保护渔业资源,全国众多地方开始推行禁渔期政策。兴凯湖也不例外,其夏季禁渔期为35天。
这一政策的实施,为大白鱼等鱼类提供了一个繁衍生长的契机。在禁渔期内,禁止进行生产性捕捞或者垂钓,使得大白鱼能够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进行繁殖和生长。
人们期望着,在禁渔期的保护下,兴凯湖大白鱼的种群数量能够逐步恢复,个体也能够恢复到正常的大小和年龄结构。同时,这也为兴凯湖的生态平衡和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兴凯湖的变迁以及兴凯湖大白鱼的命运,是一个需要我们深入反思的问题。我们应当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唯有如此,才能让兴凯湖这颗明珠继续绽放光彩,让兴凯湖大白鱼等珍贵物种能够在这片水域中得以延续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