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关于电控门把手的常识和认知,对于新能源车主来说是必要且生动的一堂课。
不同于传统结构的燃油汽车,拥有更多电气部件的新能源汽车在车辆安全方面始终备受社会关注,因此由新能源汽车引发的安全事故往往会引来更多讨论。近日,一起伤亡巨大的交通事故悲惨上演,而这一次,事件的主角是一款现象级产品——小米SU7。
3月29日,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过程中遭遇严重交通事故,三位年轻女孩不幸离世。针对此事,小米官方在4月1日做出回应,公布了案件发生时的车辆细节,并回应了大家关注的几个问题。其中关于“事故后,车门是否能打开?”的问题,小米官方表示:我们尚未接触事故车辆,无法分析事故时车门是否可以打开。目前,就事故时车门是否能够打开,没有准确的结论。
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在生死存亡的时刻,车内外门把手将关乎到车内驾乘人员是否能够成功逃生。在燃油车时代,大多数传统的门把手都是机械结构,无论车内还是车外、只要施加一定的力就可以打开。
如果是车内乘客从内部开门,只要车门没有严重变形,正常情况下都可以拉开门把手逃生。如果是路人从外部救援,会先拉车外的门把手,一般低压电路没问题的话碰撞时会自动解锁,从而顺利打开车门;即便低压电路失效,车辆碰撞后没有解锁、门外把手拉不动,路人可以砸破窗户拉车内门把手,这种情况也可以实现成功救援。
但大家会发现,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为了更简洁的造型和更低的风阻,不少新车的外部门把手都做成了弹出结构的隐藏式,车内门把手也统统采用电控的方式打开。由于其依赖整车低压电路系统供电,当车辆因碰撞、电气故障或电池异常导致断电时,有一定几率会导致车门外把手无法弹出、或车门内的电子按钮失效打不开车门,形成安全隐患。
如果出现车外门把手无法弹出的情况、外部人员无法从外部进入车辆的话,此时车内的开门方式将至关重要,当然工程师们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因此只要是车内采用电子按钮开车门的车辆,都会在车门内额外设置一个应急机械门把手。
不过各个车型车内应急门把手的位置不尽相同,有的位置比较便于寻找和操作,比如特斯拉将车内应急门把手放在了车窗按键附近、相对易于看到,而多数新能源车型则在车门储物格或水杯架附近设计隐藏式机械拉手,断电时需将拉手完全拉到底并同步向外推门即可触发解锁,部分车型的隐藏式机械拉手位置则更加隐蔽。需要注意,发生交通事故时情况本身就比较紧急,再加上驾乘人员可能会出现受伤的情况,所以想要进行拉车门的操作会更加困难,如果此时并不能最快的打开车门逃生,可能会耽误最佳的获救时机。
其实不止是国内,纵观全球范围,在新能源汽车事故中因断电导致车门无法开启的案例时有发生,不可否认,新能源汽车车门能否正常开启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的关键之一。而根据2025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调研显示,63.4%新能源车主不清楚车辆应急装置位置、29.7%的车主从未阅读《应急操作指南》,这同样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如果你的新能源车辆采用电控的开门方式,一定要熟悉应急机制、牢记机械门把手位置,在危急时刻为逃生争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