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铁上喝水就开罚单?大家也许冤枉南京地铁了

金陵隐士 2023-07-25 21:43:10

最近,一位女士在南京地铁上喝水被开罚单引发热议。

隐士作为南京人,而且曾在地铁上喝水被发告知书的南京人(绝对没被罚款),算多少有点儿发言权的吧。

一想还是许多年前了,其实作为南京人我自己刚开始也不知道地铁上不允许喝水。毕竟正常人关注地铁的点是坐到哪一站方便、从哪个出口方便等等。

有一次隐士拿着奶茶坐在车上,快到站的时候就顺手打开并喝了起来。记得走过来2个工作人员先是告知我地铁上不能喝饮料,随后给发告知书,要了我的姓名和电话,同时还提醒我说,放心,不罚款。

当然,现在是否罚款隐士不清楚,因为经历过那件事后,我也就习惯了地铁上不吃东西,也不喝东西。

这件事儿的争议主要有2点:第一点,地铁上能不能喝水。

第二点,处罚应不应该罚款。

一、地铁上能否饮食?

我们先来聊地铁上能不能喝水这点。

有朋友指出新加坡等地也是不允许地铁上喝水的。看来,这不是个例,那大家有没有思考过地铁上为何不能饮食嘛?

饮和食其实是2件事儿,就是吃东西和喝东西。

我认为维护公共交通的卫生,这是无可厚非的。

地铁上不允许饮食,跟他的特殊性还是有一定关系的。

也有朋友用高铁跟地铁对比。

我就用地铁和高铁的一些对比来看,地铁上禁止饮食有没有一定的科学性。

1、两者乘坐目的不同,导致硬件方面不同。高铁基本上是跨城交通,旅途时间相对较长,为了给旅客营造个良好、舒适的乘坐环境,高铁存放、收集垃圾的程序较多。高铁座位前有纸质的垃圾袋、每节车厢有垃圾点,还有乘务员定时来问有没有垃圾要扔。

地铁一般是满足同城交通(即便跨城也不远),时间相对来说较短,而且相较于高铁来说,承载更多的人是主要考虑因素。

大家都知道早晚高峰地铁有多堵吧。那真的是人从众。上半年南京成为网红城市的时候,地铁更难挤,当然为了维护城市形象,隐士还在地铁上热心的帮助了几个外地游客一些换乘点等小事儿。

客流量地铁更大。

2、地铁日均客流量更多。

以南京地铁2023年1月份为例,总客流量为4976.8万人次,日均达到了160.54万人次。北京地铁在4月48日的“五一”假期前夕,日客运量突破1238万人次。

如果允许敞开饮食,那么,不要太丰盛,就随便点几个小吃也能味道感人。比如你左边的乘客来点韭菜盒子,右边的乘客来点鸡蛋灌饼、后面的乘客点了份儿臭豆腐。这味儿,挠的就上来了。

二、关于处罚

这位朋友也说了自己的事儿,跟隐士的经历相似,就是给了你这个条子,并未罚款。

还有旅客分享自己在南京地铁上被罚的事儿。隐士每周都要坐南京地铁,以我这么多年的个人经验看,这位旅客所说的声音很小,大概率是声音比较大的。

当然这个大和小,相关规定如果对外放有要求的话,应该具体到多少分贝。

咱们普通人只是根据自己的感官判定的。比如每家根据自己习惯在做菜的时候加盐,对咸淡就有自己的判定标准。

吃盐多的朋友到吃盐少的朋友家里做客,可能就感觉这家的菜口味淡,而主家可能吃起来感觉咸淡刚刚好。

隐士也曾在地铁上遇到过困扰,比如有人看短视频,手机声音非常大。

也遇到过几个年龄大概50-60多的姐妹,那声音大到我不得不起身换到离她们远一点的地方。因为声音吵到我实在受不了。

所以,当你觉得声音还OK的时候,有考虑过别人的感受吗?

大概率是没有的,如果有,相信今年在高铁等地方就不会产生这么多的纠纷了。

这位朋友说的好。处罚,不以罚款为目的。

就单凭隐士说自己被提醒的经历来看,我记了一辈子。要不是这件事儿,我曾经收到过提醒的条子这件事儿我还真的淡忘了,但这么多年下来,我真的没在地铁上吃喝过。

当然了。隐士也注意过有人在地铁上饮食。比如半个月前,一个50多岁的男士,吃饼干。还顺手把吃完的饼干屑从身上抖落到地上。饼干包装袋倒是没随手丢。

他是幸运的,没被工作人员提醒;他是不幸的,没被工作人员提醒。

这件事儿能引发如此大的争议,可能还是民众对滥用权利的憎恶。

上半年很多朋友分享过自己经济方面不太如意,因此这个怒,总归要有地方发出来。

隐士能理解。

但结合前段时间“新闻专业”的话题来看,还要有个注意的点。

隐士不知道此次事件的这位乘客是否被罚款。建议新闻还是要明确下,否则比较容易产生争议。

(张雪峰老师说的没错)

假如这次跟隐士一样是未罚款的话,我想网上的争议不至于这么大。

0 阅读:51

金陵隐士

简介:分享自己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