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慈菇(清热解毒药)

言身的记事本 2024-07-07 03:12:46

张山雷言“山慈菇”之名称始见于《嘉祐本草》,然陈藏器《本草拾遗》已有之,则名金灯,即其花也。味甘微辛,能散坚消结,化痰解毒,其力颇峻。故诸家以为有小毒,并不以为内服之药。至王璆《百一选方》,乃有太乙紫金丹,亦名玉枢丹,即今通行之紫金锭也。能解百毒,通治恶疮、坚肿痈疡、杨梅毒疠、瘟疫时气、瘴疠蛊毒、中恶、胸腹攻痛、窒塞不通诸证,及毒蛇虫犬等伤。外证可敷,内证可服,其效最捷。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论山慈菇主疔肿,攻毒破皮,解诸毒虫毒,蛇毒狂犬伤。《滇南本草》言其“消阴分之痰,止咳嗽,治喉痹,止咽喉痈,治毒疮,攻痈疽,敷诸疮肿毒,有脓者溃,无脓者消。”

山慈菇喜欢生长在土壤肥沃的杂树林下,有的生长在松树林下,还有的生长在少植被的砾石地上。这山慈菇在民间也称之为“独蒜兰”,因为根茎像极了一枚独蒜,而且它开的花类似某种兰花。

《中国药学大辞典》云:“本品球根颇似慈菇,而有毛壳包裹者真,后人遂有毛菇、毛慈菇之称。”张山雷言“山慈菇”之名称始见于《嘉祐本草》,然陈藏器《本草拾遗》已有之,则名金灯,即其花也。

中医

中药山慈菇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独蒜兰或云南独蒜兰的干燥假鳞茎。前者习称“毛慈菇”,后二者习称“冰球子”。主产于四川、贵州。夏、秋二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及泥沙,分开大小置沸水锅中蒸煮至透心,干燥,切薄片或捣碎。本品气微,味淡,带黏性。以质坚、半透明者为佳。生用。

中药山慈菇性味甘、微辛,凉。归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的功效。

注意:正虚体弱者慎服。

《本草拾遗》:“主痈肿疮瘘,瘰疬结核等,醋磨敷之,亦除皯瘖。”

《滇南本草》:“消阴分之痰,止咳嗽,治喉痹,止咽喉痛。治毒疮,攻痈疽,敷诸疮肿毒,有脓者溃,无脓者消。”

《本草新编》:“山慈菇,玉枢丹中为君,可治怪病。大约怪病多起于痰,山慈菇正消痰之药,治而怪病自除也。或疑山慈菇非消痰之药,乃散毒之药也。不知毒之未成者为痰,而痰之已结者为毒,是痰与毒,正未可二视也。”

《本草乘雅半偈》

山慈姑。气味甘辛,微温,有小毒。主痈肿疮瘘,瘰疬结核,醋摩傅之,剥人面皮,去。

【核曰】生山中湿地,唯处州遂昌县者良。冬月生苗,如秋叶而稍小。二月中抽一茎,高尺许。茎端作花,有白色、黄色、红色三种,瓣上俱有黑点间杂,众萼攒簇成朵,如丝绒纽结状,甚可爱也。三月缀实,子有三棱。四月采根,形似慈姑而小,又似小蒜而毛,迟则苗腐难觅矣。一种叶如车前草,茎干花实则一也。《酉阳杂俎》云:花与叶不相见,谓之无义草。今人多以金灯花、老鸦蒜根伪充之。但此根无毛而光,山慈姑茸毛固壳为异也。采得曝干,修事去毛壳用。

【参曰】山慈姑,剥人面皮,化人疣赘,其严命威毅,而言慈者何?然皯颜色,痈瘘瘰之人,面目可憎,厥形原无生人理矣。此以中藏,乃复现诸形色。山慈姑,慈悯姑恤,亭毒藏阴,既欲品成其形色,宁惜剥化之劳乎?一名无义草,爰彼无义,启我哀矜。宋玉《九辩》云: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寞而无声。

现代药理

山慈菇杜鹃兰根茎含黏液质、葡配甘露聚糖及甘露糖等。本品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肿瘤、降压、激活酪氨酸酶等作用。

时间:2024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