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消息报报道,最近,海军基地的防御力量定期开展针对机器人作战系统的演习。二月底,在加里宁格勒州举行了一场关于抵御无人机对波罗的海舰队目标攻击的训练。不久前,还进行了对列宁格勒海军基地波罗的海舰队舰艇驻扎点的防御演练。
波罗的海地区的俄罗斯海军基地防御体系
俄罗斯在波罗的海拥有加里宁格勒飞地和列宁格勒州两个重要区域,这里部署了关键的军民设施。这些地区被对立国家(波罗的海国家、波兰、芬兰)所环绕。若基辅政权在绝望中企图通过无人机和无人艇的恐怖袭击开辟“第二战线”对抗俄罗斯,这些邻国可能成为袭击的跳板,旨在诱使俄罗斯反击。因此,基地部队需保持高度戒备。
海军基地的防御是国家整体防御体系的一部分,旨在应对所有已知武器威胁。防空和反导任务由俄罗斯空天军的防空部队承担,配备远程导弹系统。海岸导弹部队负责防御敌方水面舰艇攻击。同时,进行持续的电子侦察和海空监视,并有专门单位应对水下破坏活动。指定舰艇在基地内执行防空值班任务。防御策略基于早期预警,即探测到敌方大规模空中或海上力量集结时,迅速采取反制措施。
新型威胁对海军设施的影响
近年来,无人机和无人艇等新型自动化攻击手段的出现,因其低可探测性和隐蔽性,迫使防御系统升级。这包括扩展雷达覆盖和增强光学监控,以填补之前的监视盲区。
乌克兰已对俄罗斯黑海舰队实施了结合无人机、巡航导弹和无人艇的复合攻击,背后有敌对国家的侦察支持,用于目标选择和攻击路径规划。
为应对这些新威胁,除了现有防御措施,还需借鉴二战时期的战术,如部署配备自动武器和电子战设备的机动小组,设立海空监视哨,以及在海岸线关键点安装自动炮台(如ZU-23高射炮)。
此外,海上巡逻由警戒艇执行。令人意外的是,两艘缴获的乌克兰装甲艇经过改装,配备了25毫米口径的炮系统,显著增强了塞瓦斯托波尔基地的岸防能力。这表明,过早淘汰警戒艇是不明智的。同时,俄罗斯为反水下破坏单位建造了足够数量的“燕欧”(Grachonok)或“猛禽”(Raptor)型战斗艇,这些艇也能执行警戒任务。
图片:波罗的海海军基地部队训练期间的 “猛禽” 巡逻艇
水面舰艇通过加装“悬崖”(Utes)或KPVT机枪等自动武器得到加强,相应的,舰员训练中也加入了针对小型水面和空中目标的射击练习。
基地防空系统中似乎新增了配备“道尔”(Tor)防空导弹系统的地面部队,专门对付无人机。从成本效益角度看,这些系统是对抗此类无人机的理想选择。同时,被动防御措施如浮栅和防护网也被重新启用。舰艇在基地水域内的机动部署也是一种有效策略,因为敌人依赖侦察数据定位目标,频繁变动位置可打乱其计划。此外,还有其他伪装手段被采用。
图片:“道尔” 防空导弹系统
新战术方面,2023至2024年间,战斗直升机在摧毁无人系统方面表现突出,记录了不少无人艇的击毁案例。然而,敌方为无人艇加装了防空系统并利用FPV无人机,使得直升机的使用变得困难。此情境下,国产“外来者”(Inokhodets)等型号无人机展现了良好效果,有公开视频显示其使用可控武器摧毁敌方无人艇。因此,俄罗斯海军应更积极地利用无人机和无人艇进行基地周边海空域的巡逻,实现全天候侦察并节省航空资源。
总体而言,海军基地防御的发展需超前于新型无人化攻击手段的进步。开发新型自动化武器系统和先进的电子战设备是必要的,这将加强对高价值舰船和关键岸上设施的保护。重要的是,所有防御措施需协同工作,为此,持续的训练以提升人员技能、加强单位间协作,以及促进经验和新技术的交流,都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