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已经正式开启了,在这里,祝大家新的一年,万事顺意,大吉大利。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现在过年的味道和咱小时候相比,真的变了好多。我最近就发现,现在的春节,里里外外忙活着的,基本都是60后、70后和80后,年轻人们似乎都“隐身”了 ,这年味也跟着淡了不少。
老一辈的忙碌身影这种情形,其实在农村更为明显。60后和70后、80后,大多都是从苦日子熬过来的,所以她们身上有很多朴质的品质,勤快,能吃苦,做事考虑周到,不怕辛苦。
一进腊月,她们就闲不住了。我老公的外婆都八十好几了,每年腊月一到,就开始到处挑拣做腊肉的好猪肉。她一边忙活还一边念叨:“过年不吃上这口腊肉,那可就没年味喽。”
买回来后,就按照老法子腌制、晾晒,忙得不亦乐乎。60后大多上了年纪,做不了太重的体力活。但是70后和80后勤快啊。
农村的房子大,灰尘也多,打扫起来可费劲了。但他们不嫌累,爬上爬下,把旮旯角落都擦得干干净净。
到了年三十,厨房里更是她们的“战场”。不管孩子们喜欢吃什么,她们就想会变魔法一样,把饭菜变得美味可口。我妈妈包饺子好吃,我小姨蒸馒头好吃,我三姨炖菜好吃,她们分工明确,各忙各的。
年轻人的缺位可现在的年轻人,过年回家那叫一个“潇洒”。手机成了他们的“好朋友”,整天抱着手机玩游戏、刷视频,对家里的事儿基本不管不问。
就说我家那几个晚辈,90后、00后,都成家了,要么睡到日上三竿才起,要么就是看电视,打游戏,追剧。叫他们出来帮忙,那是一百个不情愿。
让他们去给长辈拜年,也是敷衍了事,只想着能收多少红包,给的多了就高兴,给的少了就立马拉下脸来,一点都没有我们小时候对长辈的那份尊敬。
还有下厨做饭这事儿,年轻人更是不愿意干。以前我们小时候,过年都会跟着大人学做饭,可现在的年轻人,会做饭的越来越少,她们习惯了点外卖,出去吃,尤其是男孩子,家务活基本不沾手,从小到大,连去厨房的次数都屈指可数。
我问过一个晚辈为啥不帮忙做饭,他说:“做饭太麻烦了,点外卖多方便。”这过年的烟火气,就这么被外卖给“冲散”了。
亲情的淡漠现在,年轻人中还出现了“断亲”的现象。一些年轻人和亲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过年也不愿意走亲戚。我有个亲戚家的孩子,大学毕业后就留在大城市,好几年都没回老家过年了,和家里亲戚也基本不联系。
过年本应该是一家人团聚、联络感情的时候,可现在,亲情在一些年轻人眼里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大家聚在一起,也没什么话可说,气氛尴尬得很。
不像我们小时候,过年走亲戚那是最开心的事儿,和表兄弟姐妹一起玩耍,和长辈们聊天,其乐融融。
对未来的担忧看着现在的年轻人这样,真让人担心以后的春节会变成什么样。等60后、70后和80后老了,谁来支撑过年的大事呢?难道以后过年就只剩下手机和外卖了吗?
过年是传统节日,是珍惜和家人团聚的时光,传承过年的习俗和文化的时候,如果大家都对待亲情淡漠,过年了只想着吃好喝好,又不愿意付出,当支撑过年的主力军老了,这浓浓的年味,也就慢慢淡去了。
对于现在春节的变化,你们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