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狼山

故居行人物谈 2024-03-25 08:49:58

到南通,一定要游览狼山。

狼山,位于南通市南郊,由狼山、马鞍山、黄泥山、剑山和军山组成,通称五山。五山依江崛起,拱立江边,山水相映,景色秀美。狼山居中,四山拱月,峻拔挺秀,古迹众多。相传曾有白狼居住,又因山形似狼而得名。

当然也有民间传说。大圣菩萨云游到此,得知,白狼精在这里为非作歹,弄得锦绣之地荒凉冷落,就决心把这害人精赶走,便装成化缘和尚来到狼山脚下化缘。白狼精听到木鱼声,赶来一看,见是一身披袈裟的和尚,便道:“和尚止步,这是我的地盘,你来干啥?”大圣菩萨说:“我来化缘。”白狼精说:“这里无缘可化,到别处去吧!”大圣菩萨说:“天色已晚,能不能借我一宿?”白狼精心想,这胖和尚,倒是我一顿下酒菜,就说:“你要多大地方?”大圣菩萨说:“一袈裟即可。”白狼精想一袈裟,也没多大地方,就答应了。

只见大圣菩萨脱下袈裟往空中一抛,说也迟,呐也快,袈裟越变越大,把整个山都覆盖了。白狼精知道遇到了高手,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大圣菩萨说:“你在此作恶多端,本想处你死刑,但念你修道千年,从此改恶从善,到别处去吧!这地方就归我了,不过,也给你留下个名声,就叫狼山吧!”从此,当地也留下了一句歇后语:“大圣菩萨借狼山,有借无还。”这又是一个狼山的说法。

不过这狼山,怎么说也不好听。到了北宋淳化年间州牧杨钧觉得狼山之名不雅,便改狼山为琅山。后又因山上的岩石多呈紫色,故又称紫琅山。因此南通也有“紫琅”的雅称。

这就到了山门,只见横匾写道“紫琅形胜”,左右楹联:“且见尘劳孜于此眠石艳松放怀宇宙,但临胜地更何处耕烟钓水呈载自然。”

相传,狼山原在江中,为孤岛,到了北宋时,才渐渐与陆地相连,沿江拱立。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曾游过狼山,他的《狼山观海》诗写道:“万里昆仑谁凿开,无边波浪拍天来------遨游半在江湖里,视觉今朝眼界开。”北宋书法“四大家”——苏黄米蔡的——米芾,也曾游过狼山,他赞说:“虽非高山崇峻,但峰奇江中,雄视东海,乃长江第一山也!”挥笔写下了“第一山”。这都说明,狼山当时所处的位置。

据说,唐朝鉴真和尚第三次东渡日本时曾在狼山停留避过风。那时的狼山还在江中,故而设舟以济,留下了慈航院。到了五代时,才改叫广教寺。现存的依山建筑多为清代。

进了山门,即为法乳堂,其名乃取《涅槃经》“饮我法乳,常养法身”之意。原为大雄宝殿,又称释迦殿。堂内三面瓷砖壁画是中国自东汉到近代的十八位高僧的画像,是当代著名画家范曾所作。范曾就是南通人,范氏诗书世家的后人。

出大殿,拾阶而上,是幻公塔,纪念北宋太平兴国年间狼山广济寺的住持和尚智幻。塔北有一碑亭,内有明嘉靖三十九年所立的《抚台平倭碑》,记载着明代抗击倭寇的史实。

再往上,右侧竟有白雅雨烈士墓,这是我没想到的意外收获。因我是唐山人,又在唐山军分区当过兵,京山线铁路经常跑,所以对滦州起义比较了解。白雅雨,1908年任聘于北洋法政学堂,培养了不少革命青年,李大钊就是他的学生。而且,师生感情很深,他介绍李大钊加入了“革命同盟会”。

白雅雨还是天津共和会会长,北方革命协会负责策动滦州新军起义的主要人物。他先后两次前往滦州,秘密与清军第二十镇七十九标第一营、二营管带施从云、王金铭谋划起义。1911年12月29日,白雅雨还带领敢死队员潜入滦州城内,说服了警察所长张注东及知州朱佑保支持革命。

滦州城内立时撒遍革命传单,“光复之声四起”。30日,施从云、王金铭等通电全国,主张共和。1912年1月1日,滦州起义爆发后,成立了北方革命政府,王金铭为都督,施从云为总司令,白雅雨为参谋部部长,并兼外交部长。

不料第三营管带张建功突然叛变。王金铭率起义军乘火车西进至雷庄时,铁轨被拆卸,遭到清军的埋伏,发生激战。王金铭、施从云等三十多名官兵被杀害。从雷庄突围而至古冶的白雅雨,因叛徒出卖,也被清军抓捕,残遭杀害。白雅雨在刑场上高吟绝命诗:“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革命当流血,成功总在天------此身虽死了,千古美名传------”英勇就义。

后来,李大钊日记曾写道:“过雷庄,猛忆此地为辛亥滦州革命失败之地,白雅雨先生、王金铭、施从云二队官及其他诸烈士均于此就义焉------”李大钊《五峰游记》也写道:“到滦州车站------后来到底有一标在此起义,以众寡不敌失败,营长施从云、王金铭,参谋长白雅雨等殉难。这是历史上的纪念地。”

真没想到,白雅雨是南通人,他的墓地就在狼山,我赶紧采花草祭拜!并赋诗道:“滦州义首震云天,绝命诗文激后贤。英勇献身归故土,海峡两岸广流传。”

又没想到的是,东南麓还有唐代骆宾王的墓地。这可是“初唐四杰”之一呀!杜甫曾赞曰:“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骆宾王的《咏鹅》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大人小孩都会。他的《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关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骆宾王任侍御史时,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下狱。此诗作于患难之中,借蝉自喻,抒发世道艰险,高洁受冤,悲愤不平。

骆宾王的《在军登城楼》诗:“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写于扬州。徐敬业于光宅元年九月在扬州起兵讨武则天,骆宾王在徐敬业军中任艺文令,曾撰《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又称《代李敬业讨武曌檄》,将武则天置于被告席上,借此宣告天下,共同起兵。文笔犀利,才华横溢,起到了极大的宣传鼓动作用。就连武则天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句时,也惊讶道:“这是谁写的?”“有如此才,而使之沦落不偶,宰相之过也!”可见此檄文煽动力多么的强。

可惜,到了十一月份,徐敬业起兵被镇压,骆宾王也流亡到南通,死后葬在这里。据说,骆宾王的墓地被发现后,好多诗人都在此赋诗感怀。我也是爱写诗的,所以,就一直喜欢骆宾王的诗文,至此,更是凭吊一番。又赋诗道:“檄文犀利感同强,诗咏皆知世代扬。意外相逢碑墓地,狼山祭奠骆宾王。”

登上狼山顶,即是广济寺的主体建筑群。门前大观台,举目远望,视野开阔,南眺长江,水天一色,风光绮丽;北瞰平畴,村庐城郭,千里人烟,江山胜览,尽收眼底。院门两侧有联:“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

进门是萃景楼,上逼云汉,东顾大海,南视长江。说是古戏楼,又称“寺院舞台”。明代李元椿曾有诗:“半壁东南看化工,楼头佳气日青葱------登高不作悲秋赋,寄兴沧浪万里风。”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气派。当然也有抱负远大,反清复明的一面。

殿后就是支云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五级四面,仿楼阁木塔,高35米,内有木梯,可登塔远眺江景。古诗云:“空塔支青云,去天五尺五。天上星与辰,历历皆可数。”清代范国禄《登支云塔》诗云:“------似移云近危檐末,渐觉天低坦步中。万里此来江有北,一泓之外地无东------”

范国禄就是南通范氏诗书世家第三代祖,文采过人,号称“江东第一才子”。他的“云近”“天低”,是写塔高;他的“江有北”,是写长江从支云塔前滚滚东去;他的“地无东”,是写一望无际的大海。可想而知,支云塔的位置多么的好,多么的高,面对江海,直插云霄。

塔后就是大圣殿,看来大圣菩萨却有其人。传说是唐代的释僧迦,南游江淮,为民治医、治水,深受百姓爱戴,唐中宗尊他为国师,乃一代高僧,所以人们就供奉他。这就与前面大圣菩萨制伏白狼精的民间故事有机地联系起来。

据僧人介绍,广教寺的古代设计,就是以“金龙伏狼”的大布局,呼应全山。整个金龙,呈头下尾上之势。龙头为法乳堂,龙尾为支云塔,龙身就是虬曲的山道,其它的龙口、龙角、龙爪,就是各种建筑,可见工匠的苦心。

至此。我又写一诗:“支云塔上望江流,四面风光尽眼收。广教人寰真善美,金龙飞舞耀通州。”

开始下山了,北麓园滴珠岩,竟有“赵绘沈绣之楼”。经人介绍,才知道,赵绘是指赵孟頫绘画的观音像。赵孟頫,我是知道的,也去过湖州莲花庄,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唯独他是元代人,绘画也不错。沈绣这是才知道的,清末刺绣大师沈寿。据说,慈禧太后七十大寿时,她精心绣出“无量寿佛”像一幅,进贡宫中。慈禧见了大喜,赐名为寿。沈寿晚年曾被张謇请到南通办“女红传习所”。这是张謇为纪念赵孟頫与沈寿以及收藏历代名人观音像所建的楼,故名。

继续返程,走了一阵,路中央竟有两棵大银杏树,树下有一红衣红马持刀的将军,上有黄绫支棚,还吊有红灯。旁有标识:曹顶墓,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鄙人姓曹,自然见曹家出的名人而高兴。

曹顶,原是明嘉靖年间的抗倭英雄。那时,明朝腐败,海防松弛,倭寇常来侵犯,给沿海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南通也是深受其害的地方之一。曹顶,南通余西人,盐民出身,一身好水性,嘉靖三十二年应募入伍。在抗击倭寇中勇敢善战。一次与倭寇激战于江中,竟跳上倭船,大败倭寇。从此,成为一支有30艘哨船的首领。

次年,倭寇三千多人围攻南通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曹顶率部回师救城,内外夹击,奋战二十多天,终于打败了围困南通城的倭寇,乘船逃跑。

可惜的是,嘉靖三十六年四月。曹顶在追击倭寇时,因天雨泥泞,坐骑滑倒,不幸牺牲,时年四十四岁。噩耗传出,南通人们无不为他痛哭。所以,南通人们世代祭奠他、怀念他。我也为我们曹家,出个中华民族的英雄而骄傲、高兴!特此祭拜!故又赋诗一首:“英勇抗倭江水中,率兵奋战解围城。舍身追寇献青血,世代永传曹顶名。”

这次游览狼山,真是收获不小。

九口 2024、2、20

0 阅读:0

故居行人物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