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很多人的家里到处摆放着被赋予第二次生命的废旧塑料容器,可为什么这些塑料容器就成了“健康刺客”呢?
很多人打着“节约”的旗号将这些塑料容器循环利用,但当科学与传统碰撞时,“节约”二字是否还能成为挡箭牌?
塑料物品
塑料材质的东西,大家肯定再熟悉不过了,去趟超市,出来后手里握着一堆装各种菜的塑料袋,点的外卖,商家包装的用的塑料盒子,平日买个矿泉水、饮料,用的也是塑料做的瓶子等等。
可以说,塑料制品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了名副其实的生活“必需品”,塑料制品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主要还是因为它确实好用。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你每天都在接触的塑料制品,真的安全吗?
很多塑料制品,为了增加其柔韧性、透明度或者耐热性,都会添加一些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有些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毒性,有些则会在特定的条件下释放出有毒物质。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用塑料袋装刚出锅的热食,结果袋子很快就变软了,甚至还会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
这就是因为,高温环境下,塑料制品中的某些化学物质会加速分解,释放出有毒气体,这些气体可能会污染食物,进而危害人体健康。
你可能会说,我平时很注意,从来不用塑料袋装热的东西,但实际上,即使是在常温下,一些塑料制品中的有害物质也会缓慢释放出来,尤其是那些质量比较差的塑料制品。
比如,一些颜色鲜艳的塑料玩具、劣质的塑料餐具等,都可能含有超标的重金属或其他有害物质,长期接触可能会对儿童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很多人打着节约的旗号,一个瓶子循环利用,比如用喝完水的瓶子装食用油、装醋、装酒等,家里的老人喜欢用它来存放大米、豆子,说是不容易生虫,还方便拿取。
甚至有些人还经常用一个瓶子循环装水使用,可你有没有想过,这看似便利的塑料瓶,背后可能隐藏着健康风险?
其实,塑料制品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我们没有正确使用它,没有意识到它潜在的风险,这一切,都源于我们对塑料瓶“身份”的误解。
塑料材质的分类
你有没有注意到,每个塑料瓶上都藏着一个三角形标志,里面还印着1到7的数字,这个不起眼的标志,才是决定塑料瓶“命运”的关键。
它就像塑料瓶的“身份证”,每个数字代表着不同的材质,也对应着不同的安全等级和使用场景,我们从1开始详细说一下每个数字背后的秘密。
1:PETE也称PET(聚对苯二甲酸乙醇酯)、2:HDPE(高密度聚乙烯)、3:PVC(聚氯乙烯)、4:PE(低密度聚乙烯)、5:PP(聚丙烯)、6:PS(聚苯乙烯),7:PC及OTHER(其他类型的塑料)。
从1PETE开始讲,这一材质就是我们常见的矿泉水瓶、饮料瓶等这些瓶子,但这种瓶子不能用来装酒、装油、装醋等物质,因为在酸碱的“催化”下,塑料瓶会加速析出,最终污染食物,危害我们的健康。
并且这种瓶子还不能和70℃以上的高温打招呼,如果里面放入高温水,它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迅速变形。
与此同时,瓶内还会释放出有害物质,你以为用它装热水很方便,殊不知,这些有害物质会悄无声息地融入水中,最终进入你的体内,埋下健康的隐患。
因此,PETE材质的塑料瓶是不建议装热水,只适合装冷饮,这也就是为什么市面上常见的为这种塑料瓶,那么,除了PETE,其他材质的塑料瓶就安全了吗?
那你就大错特错了,2HDPE,也是我们经常用的,卫生间里装沐浴产品的瓶子、街上随处可见的大垃圾桶、食品药品瓶、运动场所的设施等等,都离不开HDPE塑料。
虽然这种材质无毒,可以在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但也要看清这两个字:“小心”,而3PVE的材质,大多数位于雨衣、插座等物品上,很少用在食品包装上。
但这种材质一定要注意,因为这种材质毒性较强,遇到高温、油脂等就可能会析出有毒且致癌的物质。
4PE材质,常见于保鲜薄膜上,洗面奶牙膏等软包装等上,由于耐热性不强,这种材质在高温下易产生致癌的物质。
5PP材质,常见于塑料餐盘,脸盆,水桶这些物品上,这种材质拥有耐高温、耐酸碱的作用。
6PS材质,常见于快餐盒、碗装泡面盒、玩具等物品上,这些塑料材质不能放入高温下加热,在高温下易产生有毒的气体。
7PC材质,常见于水壶、水杯、奶瓶等物品上,这种材质是当下最安全的塑料,注意,虽然PC材质的优点多,但不耐热,在高温下极易产生有毒物质。
当然,咱们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塑料瓶,有些塑料瓶上明确标识了可循环利用,正常使用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
关键在于咱们得提升安全意识,别为了图个“节约”,拿自己的安全开玩笑,所以家里还在用着廉价塑料瓶装这装那的,还是赶紧扔了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