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我平潭还我十邑,把管理权交还福州才能振兴平潭经济

冬易聊房产 2025-02-10 18:08:36

通过去年以来的多篇文章,大家都已知道福州取得今天的成就有多不容易。不仅上世纪福州十邑丢了两邑,进入新世纪以来平潭也被人家抱养了去。原本发展潜力巨大的中国第五大岛被霍霍成了这个样子,福州只能站在一旁干瞪眼没有一点法子。

其实平潭经济增速低迷已经持续很长时间,时至今日省里也没有好办法,与GDP负增长相比,更头疼的问题是负债率。此前文章提到截至2023年底,平潭全区政府债务余额522.67亿,2024年要还本付息26.48亿。

然后我们再看一下平潭2024年的预算执行情况,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88亿,减收0.53亿,下降2.1%。每年就这点收入,不吃不喝全拿去付利息都不一定够,增速竟然还是负。试问,单靠平潭自己,要如何扛下这么多债务?更何况这还只是政府债,尚未算上七七八八的城投债。

近年来土地出让金也已完全指望不上,平潭楼市彻底进入冰封状态,还来问我平潭房子能不能买的人比闽江口湿地的中华凤头燕鸥还稀少,就连低价法拍房都没有多少成交。读完2月2日文章,有人向我提出质疑:如果不是省管是福州自己管,平潭就一定会比现在发展得更好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只需看看以前不如平潭的罗源县,人家可没有什么“一天一个亿”,更没有综合实验区的各种政策加持。然而如今的罗源随着宁德时代新能源基地动建,很快会把平潭越甩越远。即便是经济底子更薄的山区永泰县,在福州振兴乡村政策的扶持下,现在李梅、啤酒、服装等产业也发展得风生水起,平潭已经坐稳福州垫底。

看过平潭的各种负增长,我们再看永泰的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一连串的快速增长,尤其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1.3%。相比之下,平潭还有没有工业这种东西?没有工业,没有渔业,难道平潭人只能靠跑滴滴、摆地摊、带人“追泪”吃饭?还是说大家都能吃上“编制饭”?

大家都还记得去年平潭旅游传出的一些负面新闻,比如有村民在海滩上摆椅子,必须收费才能坐;还有村民在海边卖石头,让人扔海里溅起水花看“蓝眼泪”。这些事情固然不好听,但我一点也不责怪他们。村民可没有“编制”,没有田种,没有地方养殖,没有工厂打工,更没有高额退休金,人家也要生活不是?但凡有产业有就业,人家何至于只能指着旅游混饭吃。

作为一个拥有漫长海岸线,拥有优良港口条件,拥有政策扶持的综合实验区,居然沦落到这副田地,令人不禁唏嘘:曾经的“一天一个亿”究竟花到了哪里?然而每当有人提起这“一天一个亿”,我时常先反问一句:这些钱真的都是纯投资?先不说钱砸进去有没有看到效益,只要瞅一眼平潭的负债率,我们都会怀疑当年到底有多少投资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有多少钱是靠平潭自己借债和卖地。

正如2月2日本号文章所说,这些年来在平潭使劲拖后腿的情况下,福州还能把泉州远远甩开,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但平潭毕竟是福州的土地,福州怎能长期坐视自己的百姓受苦受难?

那要如何才能振兴平潭经济呢?其实有个非常直接的途径:将平潭管理权还给福州市。具体实施方法:将平潭纳入福州新区范围,综合实验区和福州新区合署办公,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综合实验区领导由福州市领导、福州新区领导兼任,把管理模式彻底理顺。

管理权交回福州之后精简人员和机构,将产业发展、住房保障等方方面面行之有效的“福州经验”移植到平潭,融入福州新区就能和长乐、福清有更加密切的产业合作,再怎样GDP也不会只有零头。

当前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大阻碍在于平潭的极高负债,就算不提“隐形”债务,单是明面上的五百多亿就是福州财政难以承受之重。所以这些年来我也一直在犹豫,到底要不要写这篇文章,要不要提这件事。

既然福州拿回平潭管理权帮省里甩掉了一个大包袱,若要福州接回平潭的巨额债务,就应当给予一定的补偿。作为交换条件,请省里全力支持福清、平潭撤县(市)设区。福清区、平潭区的挂牌和综合实验区管理权的移交同步进行。当然,平潭的国企可以留给省里,比如当地“知名”房企平潭鼎新,可以把100%的股权转给省企。

正好《2025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也已提出:要持续推进福州新区与平潭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了自己的父老乡亲,只要能接回平潭,大不了福州全市帮平潭化债,大家一起过几年紧日子。随着福州一步步复兴,福州人民是时候喊出:还我平潭,还我古田屏南!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