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于1962年4月20日开始发行的法定货币,并于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历时38年。这套人民币与第二套人民币比价相等,并在市场上与之混合流通。第三套人民币取消了第二套人民币中的3元纸币,增加了1角、2角、5角和1元四种金属币。纸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六字由马文蔚先生书写,票面上有两方印章,分别为“行长之章”和“副行长章”。
第三套人民币的设计理念鲜明,极富民族特色,象征文化教育新改革。例如,1元券正面为女拖拉机手图,象征农业为基础,背面的羊群象征发展畜牧业;2元券正面为车床工人图,象征工业为主导;5元券正面为炼钢工人图,象征工业以钢为纲;2、5元券背面的石油矿井和露天煤矿象征发展能源工业;10元券正面为“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图,象征人民参政议政。此外,第三套人民币的票面设计还采用了多色印刷技术,色彩丰富,提高了防伪性能。
钱币作为法定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这是钱币作为法定货币在流通领域中具有的职能。然而,当抛开其作为法定货币的角色,而作为一种艺术品和文物,钱币又具有了另一种特殊的职能-收藏价值。国钞瑰宝每一套钱币的诞生都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以及科技有密切关系,票面图案设计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政治风貌,其印制铸造质量反映了当时的印制铸造技术和工艺水平。
钱币上的图案都是经过著名的艺术家群体反复揣摩、精心设计的,是一幅幅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因此从钱币身上可以得到美的享受、艺术的熏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一股新的群众性的钱币收藏热潮必更加高涨。钱币的艺术性、知识性、史料性和娱乐性在全国人民文化生活中也将发挥它独特的作用。
票面设计图案主要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中国的科技水平和国情,集中体现了当时中国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并举的方针。纸币中“中国人民银行”六字由马文蔚先生书写。票面上两方印章分别为“行长之章”和“副行长章”。纸币背面印有用汉语拼音、蒙古文、维吾尔文、藏文、壮文书写的“中国人民银行”字样。继承并发扬了第二套人民币的技术传统和风格,图案、花纹线条精细,油墨配色合理,色彩新颖明快。共发行了7种面额(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和多种版别的纸币。其中,1角券别有9种版别(包括不同颜色、水印和冠号组合),其他面额各有1种版别。大全套共包括27张纸币(包括1分、2分、5分各1张,以及不同版别的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纸币)。
第三套人民币是中国独立自主研发的第一套人民币,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其票面设计精美、印刷工艺精湛,也使其成为了收藏界的宠儿。
投资前景:随着收藏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历史文化的重视,第三套人民币的收藏和投资价值将持续上升。但需要注意的是,市场行情变化较快,具体行情报价需根据成交当时纸币的品种、出售还是回收决定。
综上所述,第三套人民币是一套具有极高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纸币,其票面设计精美、印刷工艺精湛,成为了收藏界的热门对象。对于收藏者和投资者来说,第三套人民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具有极高的投资潜力。
其收藏价值极高,想了解更多关于国钞瑰宝的,可以关注或者是私信小编共同探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