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遥领先”喊了这么久,到底是真材实料,还是余承东吹的牛皮?
这年头,谁家发布会不喊两嗓子“行业第一”、“技术颠覆”?
但喊多了,吃瓜群众也审美疲劳了,甚至开始反感。
今天咱就扒一扒华为在汽车圈的那些事儿,看看这“遥遥领先”背后,到底藏着啥。
话说这问界M8预售火爆,订单突破15万台,价格也摆在那儿,35.98万到44.98万,敢卖这个价,没点真东西肯定不行。
但华为也不是啥都自己干,鸿蒙智行拉了一票车企入伙,赛力斯、奇瑞、北汽、江淮,一个个都绑上了华为的战车。
问题就来了,这合作的姿势,各有各的难处。
先说说江淮,典型的“代工命”。
你以为傍上华为,就能躺着赚钱?
Too young, too simple!
江淮帮华为代工问界车型,订单是有了,但利润空间被压得死死的。
说白了,就是个高级打工人,辛辛苦苦干一年,挣的都是辛苦钱。
这就像你给大老板打工,天天996,到头来,老板吃肉,你喝汤,心里能平衡吗?
更扎心的是,代工久了,品牌价值也上不去,永远活在别人的光环下。
你说江淮心里苦不苦?
再看赛力斯,跟华为那是“深度绑定”。
技术、渠道、品牌,华为全方位扶持,赛力斯也争气,股价蹭蹭往上涨。
但这也引来一些供应商的嘀咕,生怕华为把控太多,自己成了“傀儡”。
这就像夫妻过日子,一方太强势,另一方肯定憋屈,时间长了,感情就容易出问题。
赛力斯和华为的合作,也得好好拿捏分寸,平衡各方利益,才能长久。
赛力斯汽车总裁何利扬对M8的生产制造那是相当上心,啥独立焊装线、镜面级漆面涂装都安排上了,可见华为对质量的要求那不是一般的高。
北汽的享界,走的是高端路线,目标是跟BBA掰手腕。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高端市场竞争激烈,享界要突围,光靠华为的名头还不够,还得有过硬的产品和差异化的定位。
这就像高考,进了重点班,不代表就能考上清华北大,还得靠自己努力。
北汽蓝谷的财报数据也说明,新能源汽车这碗饭,不好吃啊!
奇瑞的智界S7,也闹出了幺蛾子,交付延期,用户怨声载道。
原因嘛,产能跟不上,芯片供应也出了问题。
这就像盖房子,地基没打好,楼盖得再漂亮也得塌。
奇瑞董事长尹同跃赶紧出来道歉,又是补偿又是承诺,总算把火给灭了。
但这次事件也给所有新能源车企敲响了警钟,供应链管理是命根子,稍有不慎,就可能翻车。
最后说说余承东的“遥遥领先”。
这话听多了,耳朵都起茧子了。
是真领先,还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这事儿还真不好说。
技术这东西,你追我赶,谁也不敢保证永远领先。
营销宣传可以有,但过度夸大,容易适得其反。
尚界品牌,是华为和上汽的新尝试,首期投入60个亿,团队5000多人,还要建超级工厂,这架势,是要搞大的。
华为和上汽的合作,能擦出啥火花,咱们拭目以待。
车圈这场戏,热闹着呢。
未来会怎样?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