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客行者 三剑客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若有侵权请联系修改或删除。
笔者是一名转业安置的退役军人,周围的退役战友虽然安置方式不同,但是基本上过得都还不错。但是也曾听过一些朋友说,部分退役军人因为身体、就业能力、家庭困难等原因,日子过得实在不咋地,确实比较困难。
当然,对于这些困难老兵,国家也没有忘记,也通过各种方式给予了帮助支持。这不过年前,很多老兵都收到了形式多样的慰问金、慰问品,也暖了老兵的心。
但是对于这困难退役军人的帮扶援助工作,其实老兵们也有自己的意见。
有的说既然是帮助帮扶,为什么不以现金的方式,而是送些慰问品,对自己的帮助很有限。
有的说,你看人家低保户、五保户的家庭,社会各界关注度高,给与的帮助多种多样,但是咱退役军人如果困难了,反而有些冷淡,形式比较单一,觉得都不如其他人。
有的说,都是困难退役军人,为什么这帮助的方式和标准还不一样,还搞厚此薄彼?为什么不能大家都一样,各个都可以得到帮助呢?
还有的说,我们找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申请帮助,但是却说没那个能力,属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还比如直接找民政部门更好用。
看得出来,这些战友对于现在对于困难退役军人的帮助帮扶,是有些微词的,也有更多期待。
这也是工作的目标和动力,于是一份关于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救助的文件,在2025年年初颁布施行了,这就是——
退役军人事务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的《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工作规范》(退役军人部发〔2025〕6号)
从这个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份文件的价值和作用:帮扶援助困难退役军人,对这个帮扶援助工作相关内容、环节等进行规范。而作用,自然是更好地为这些有需要的困难退役军人提供帮扶援助,同时让好事可以办得更好,更加规范严谨。
笔者阅读了这个规范,虽然文件涉及的退役军人范围比较小,或者说并不是所有退役军人都有可能或者希望有的上,但是如果真的有需要确实可以提供一些帮助,给大家的生活带来温暖。

所以梳理了一些文件中的关键信息,给大家了解,也给有需要的战友参考。
一是困难退役军人的范围。
规范明确,困难退役军人是指因服役期间致残、患有严重疾病、长期失业、旧伤复发、重大突发事件、重大家庭变故等原因,导致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退役军人和其他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
这里的关键是“严重困难”的标准。福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对生活严重困难的界定是这样的,退役军人本人或家庭被民政部门纳入低保、特困、低保边缘家庭。比如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财产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的,或者因为突发事件导致生活能力受限或丧失,进而影响整个家庭的生活来源的。
之前也有战友说,自己生活很困难了,为啥不帮扶自己?其实你看看这些条件就知道了,不是不帮扶你,只是你的条件未达到标准而已。所以从另一个角度讲,不慰问不帮扶也是好事,因为咱的条件都还可以。
二是帮扶的原则。
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工作综合考虑退役军人生活困难程度、服现役期间所作贡献和现实表现,确定相应的帮扶顺序,发放帮扶资金物资防止搞平均主义。同等困难条件下向参战、获得功勋荣誉表彰、在艰苦边远地区和特殊岗位服役的退役军人倾斜。
这段话其实回答了大家关心的问题:帮扶顺序问题,也就是谁能帮扶谁能被慰问?规范明确,确定帮扶顺序时,要综合考虑退役军人生活困难程度、服现役期间所作贡献和现实表现。这意味着帮扶援助,绝不是普惠制,也不是平均主义人人都有。在帮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自然要有所取舍。困难条件只是一个基础条件而不是唯一条件,还需要综合其他清苦。所以部分战友觉得偏心、不公平,还是忽视了这些工作原则,忽视了其他因素。
而“同等困难条件下向参战、获得功勋荣誉表彰、在艰苦边远地区和特殊岗位服役的退役军人倾斜”的规定,其实体现了服役贡献越大、关爱帮扶越好的鲜明导向。所以文件中才有了“发放帮扶资金物资防止搞平均主义”的话,这点我们需要了解和理解。
三是帮助援助的主要方式。
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资金,也就是慰问金、救济金等。二是物资,就是慰问品等。三是项目活动。比如大病救助、子女助学、照料护理、社会融入、能力提升、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服务。
所以战友们也要转变观念,给钱给物可不是帮扶援助的唯一方式,给你安排公益岗位,帮你提供就业能力,组织参加其他活动等,都是关爱关心,都是帮扶援助。
四是帮助援助的目标。
曾经有战友说,既然是帮扶援助,就应该全力解决大家的困难,让大家生活无忧。其实这是对于帮扶援助的误解,帮、扶、援、助,其实都彰显了这些工作的目标绝不是全部解决,也不是多多益善,而是在自己努力。社会救济等工作基础上的另一种帮助,是助攻、配角而不是主力。所以期待经过帮助援助之后,所有问题得到立即和全部解决;期待自己无须努力、组织全部解决,而且自己衣食无忧甚至过得滋润,显然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更是对帮扶援助的一种误解。
五是职责分工。
规范涉及很多部门,这个工作也涉及很多部门。不少战友遇到困难后,觉得找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可以解决。其实,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完成的也是其中的一个内容,不是全部。
具体来说,退役军人事务部的主要职责是每年与民政部进行1次数据比对,然后对相关信息进行摸排核实,纳入全国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服务系统。民政部门的职责是将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及其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落实相关政策。其他部门则是做好相应的优待工作,比如教育部门及有关学校按照相关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困难退役军人子女给予教育资助,保障其基本学习需要,确保顺利完成学业。

所以,当你真的有困难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找准对象,找最适合自己的部门寻求帮助。当然,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可以通过走访慰问等方式给予帮扶,也会发挥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等社会力量作用,为困难退役军人提供帮助。
归纳起来,对于困难退役军人的帮扶援助,依托的还是民政系统的帮扶体系和机制,退役军人及其他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本职工作。所以笔者建议,如果战友们的确遇到了一些问题导致家庭困难,一方面可以及时向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反映,寻求相应基金会的帮助;另一方面还是要积极对接民政部门,申请相应帮助。最后,也要立足自我,如果还有就业劳动能力,可以依托培训、公益岗等方式,让自己拜托困难属性。
前段时间,有网友曾在网上感叹,说是自己当兵若干年,结果获得的优待不如五保户、低保户,觉得是对退役军人轻视、忽视了。
笔者想说,我们只看到发钱,只看到对于这些困难群体的帮助,却忘了他们为何被帮扶,因何被援助?也许在你的眼里,发钱比啥都重要。但是在他们眼里,或许身体健康,撕掉生活困难的标签更重要。
所以这个福利吧,是给真正有需要的人,其他人能立足自己解决的,不争为好。也希望那些有困难的战友,可以在国家帮助和自己努力下,尽早脱离困难,过上平淡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