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壮惨烈的东北抗日联军堪称抗战最惨烈,军级领导人大部分牺牲

可爱天际云 2024-08-06 00:11:49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抗日武装,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九一八”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艰苦斗争,牵制七十六万日军,消灭十八万日伪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部队。

十四年中,东北土地上起来反抗日军的人130多万,活着看到最终胜利的人万余人,不到百分之一,在全国各地抗日组织里,是成活率最低的了,抗联的战士们在冬天极寒的环境,零下四五十度温度下,一个多月吃不到粮食,还要坚持作战还要野外宿营,饿死冻死的人比战死的人多得多,而且在东北密林冬天作战不能负伤,如果得不到好的处理或者温暖的环境,伤口被被冻坏,然后逐步冻伤直至全部坏死。

此外,东北地区日军长期驻军在70-100多万人,而且都是精锐的关东军,还有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伪军讨伐队,伪警察等,义勇军和抗联最多的时候不过20万人不到,可以说比起关内战场惨烈悲壮万分,其中抗联的领导人大部分牺牲,下面简单盘点下抗日联军11个军(1937-1939年先后改编为3个路军)的军级领导人状况,。

第一军,前身是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1936年7月改编成立

军长兼政委杨靖宇(1905年-1940年),河南确山人,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在濛江县壮烈牺牲。

参谋长朴翰宗(1911年-1935年),朝鲜庆尚道人,1928 年离家到磐石县从事反日革命活动,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参谋长,1935年1月11日在和杨靖宇一起伏击伪军时在战斗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政治部主任宋铁岩(1909年-1937年),吉林永吉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2月11日,和部队在本溪密营休整养病,突然被日伪军重兵包围,在突围战斗中,为掩护战友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第二军,前身是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1936年3月改编成立

军长王德泰(1907年-1936年),辽宁大石桥人,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的创始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11月7日在小汤河村召开二军干部会议时遭敌袭击,与敌激战后,在追歼逃敌时,不幸中弹牺牲。

政委魏拯民(1909年-1941年),山西屯留人,原名关有维,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杨靖宇牺牲后,接替杨靖宇全面指挥,1941年3月8日在桦甸市四道沟抗联密营养病时,因叛徒的告密被敌人包围,率7名抗联战士奋起反击,终因寡不敌众,全部牺牲。

参谋长陈龙(1910年-1958年),辽宁抚顺人,原名刘汉兴,吉林陆军军官学校毕业,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多次重创日伪军,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公安部副部长。

政治部主任李学忠(1910年-1936年),山东掖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8月9日,率部在抚松县大碱兵工厂密营休整时被敌人包围,由于我方多为伤病人员和非战斗部队,伤亡惨重,李学忠也在激战中英勇牺牲。

值得一提的是,朝鲜领导人金日成此时担任第二军第三师师长。

第三军,前身是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1936年8月改编成立

军长赵尚志(1908年-1942年),热河朝阳人,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2月12日被日本特务诱捕,赵尚志将日本特务击毙,终因腹部中弹,被预先埋伏的人俘虏,英勇就义。

政治部主任李兆麟(1910年-1946年),辽宁灯塔人,原名李超兰,化名张寿篯,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赵尚志赴苏联时接替领导三军工作,继续坚持战斗,1946年3月9日,在哈尔滨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政治部主任金策(1903年-1951年),朝鲜咸镜北道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李兆麟领导三军工作后任军政治部主任,后来成为朝鲜开国元勋。

军长许亨植(1909年-1942年),朝鲜庆尚北道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三军编入第三路军后担任第三军军长,1942年8月3日在返回总指挥部途中于青峰岭被敌包围,与日军作战中英勇牺牲。

第四军,前身是东北抗日同盟军第4军,1936年3月改编成立

军长李延禄(1895年-1985年),吉林延吉人,东北抗联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舍生忘死,历尽艰险,为东北抗日斗争做出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任黑龙江人民政府副主席。

代军长李延平(1903年-1938年),吉林延吉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李延禄赴苏联时接任军长职务,1938年10月在五常县南磨石顶子活动时,不幸遭到敌人的重重包围,战斗中,身负重伤,壮烈牺牲。

副军长王光宇(1911年-1938年),吉林德惠人,原名王兴,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2月,部队陷入日伪军包围受到严重挫折, 在五常县九十五顶山同敌军激战时英勇牺牲。

政治部主任黄玉清(1899年-1940年),朝鲜咸镜北道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 年2月20日,被数10倍的日伪军包围在宝清县南的石灰窑里,激战战斗中,不幸牺牲。

参谋长陈文学(?-1968年),1938年第四军在西征途中溃散,陈文学脱队,1968年12月自杀。

第五军,前身是原东北反日联合军第5军,1936年2月改编成立

军长周保中(1902年-1964年),云南大理人,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东北抗联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中多次重伤,杨靖宇、赵尚志等抗联领导人相继牺牲后独撑危局,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西南政法学院院长。

副军长柴世荣(1893年-1944年),原名柴兆升,山东莱州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战斗中曾七次负伤,不畏艰险,深入敌后,调入苏联后一说1943年在执行任务中不幸牺牲,一说1944年死于苏联大清洗。

政治部主任胡仁,未查找到相关资料。

参谋长张建东(?-?),河南人,“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派到宁安领导抗日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工作,后因病逝世。

代理政治部主任王克仁(1914年-1939年),黑龙江穆棱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春,调任第五军政治部代理主任,4月23日,与五军主力部队在突围中于穆棱泉眼河伏击前来追击的日伪军,率部冲锋时中弹牺牲。

第六军,前身是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6军,1936年9月改编成立

军长夏云杰(1903年-1936年),山东沂水人,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东北抗联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10月1日关东军第九师团对根据地讨伐,遭敌袭击,身负重伤,终因失血过多,11月26日为国捐躯。

军长戴鸿宾(1911年-1968年),辽宁抚顺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夏云杰牺牲后继任军长,率部转战在黑嫩平原,1940年9月18日因为队伍损失很大离队脱党,1945年10月15日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代理政治部主任李兆麟,第三军已讲述。

参谋长冯治纲(1908年-1940年),吉林怀德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 年2月4日,在任家窝堡与日本关东军、伪军遭遇,激烈战斗中,英勇牺牲。

第七军,前身是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4军第4团,1936年11月扩编成立

军长陈荣久(1904年-1937年),吉林宁安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春,日伪军进行疯狂的春季大“讨伐”,指挥全军奋力还击,身负重伤,3月6日,在饶河大顶子山后天津班屏岭山下阻击日伪军,掩护部队转移,不幸中弹牺牲。

军长李学福(1901年-1938年),吉林延吉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第7军重新整编后担任军长,因长期艰苦斗争,积劳成疾,患了严重的半身不遂症,于8月8日病逝。

代军长景乐亭(1901年-1940年),山东章邱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李学福病逝后代理七军军长,1940年3月27日于虎林小木河被抗联二路军以“企图叛降罪”处以死刑,1993年被平反。

政治部主任王效明(1909年-1991年),辽宁昌图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深受干部战士的爱戴,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参谋长崔庸健(1900年-1976年),朝鲜平安北道人,又名崔石泉,云南讲武堂毕业,黄埔军校教官,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陈荣久牺牲后代理军长,1938年9月28日,击毙日军少将日野武雄,后来担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是朝鲜第二号人物。

第八军,前身是原东北民众救国军,于1936年9月收编并改编成立

军长谢文东(1887年-1946年),辽宁宽甸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处于艰苦逆境的时候,于1939年投降了日军,导致部队溃散,抗战胜利后投靠国民党成为第二集团军中将司令官,1946年,被东北民主联军俘虏经公审被枪决。

副军长滕松柏(1883年-1944年),辽宁西丰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击毙投降日军的师长关文吉后在佳木斯投降日军,1944年病亡。

参谋长于光世(1905年-1938年),辽宁丹东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教导大队培训军事骨干,使8军的军事政治素质有很大的提高,1938年被谢文东杀害。

政治部主任刘曙华(1912年-1938年),山东济南人,苏联海参崴列宁主义学校毕业,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初,日伪军重兵围攻佳木斯地区的抗联部队,坚定地领导部队进行艰苦斗争,8月22日,在勃利县通天沟被叛变投敌的原三师师长王自孚杀害。

第九军,前身是原自卫军吉林混成旅第2支队,1937年1月改编成立

军长李华堂(?-1946年),河北滦县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赵尚志抗日路线的追随者和赵尚志本人的崇拜者,赵尚志赴苏未归后由于几乎全军覆灭下山投降了日本关东军,赵尚志牺牲后大哭嚎啕,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任命为东北挺进军第一集团军上将总司令,1946年被东北民主联军俘虏,死在押解的路上。

副军长于桢(1893年-1939年),黑龙江汤原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初,带领少数战士向南转移,在筹集给养时被日军俘获,被敌人火烧杀害牺牲。

参谋长李向阳(1892年-1937年),辽宁锦州人,30年代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初在林口县建堂镇小盘道对日军作战中,不幸牺牲。

政治部主任许亨植,第三军已讲述。

政治部主任魏长魁(1906年-1938年),山东德平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5月接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九军政治部主任,率领部队向铁力远征,在战斗中,他身负重伤,仍竭尽全力将所携的机密文件焚毁,但因失血过多,不幸牺牲。

政治部主任王克仁,第五军已讲述。

第十军,前身是原反日山林队反满抗日救国义勇军汪雅臣部的“双龙”队,1936年11月改编成立

军长汪雅臣(1911年-1941年),山东蓬莱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深受百姓爱戴,部队被称做“铁军”,1941年1月29日由于叛徒的出卖在寒葱河东山宿营时被包围,张忠喜牺牲后用机枪开路带领战士们突围,不幸腹部受重伤,因伤势过重,壮烈牺牲。

副军长张忠喜(?-1941年),籍贯不详,30年代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1月29日由于叛徒的出卖在寒葱河东山宿营时被包围,张忠喜按照汪雅臣命令带人从东面的自卫团阵地进行突围,因敌人火力太猛,只有几个人从东南角冲了出去,张忠喜当场壮烈牺牲。

政治部主任王维宇(?-1941年),籍贯不详,生平不详,1941年1月29日与军长汪雅臣一道牺牲。

第十一军,前身是原东北反日山林队祁致中部的“明山”队,1937年11月组建成立

军长祁致中(1913年-1939年),山东曹县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在袭击佛山县乌拉嘎金矿伪矿警队的战斗中取得胜利后,因内部发生矛盾,不幸被赵尚志错误地处死,新中国成立后被平反。

参谋长白云峰(?-?),暂无其他资料,率部投日叛变。

政治部主任金正国(1912年-1938年),朝鲜庆尚北道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东北抗日斗争进入更加艰苦时期后,5月,在桦川县李贵屯活动时被叛徒杀害。

军级的领导尚且牺牲如此之多,何况是普通士兵呢!1938年冬天,东北抗联只剩下共产党直接领导的队伍5000余人,其他统战性质的抗日武装已经全部瓦解或投敌。到1940年冬天,东北抗日联军只剩下不到1000人,其他退入苏联境内整训组建了教导旅,参加了1945年抗日大反攻,1945年底,中共派赴东北的十万军队和两万名党政地方干部到达各自的目标区,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就此结束。

有些人说抗联叛变的比较多,其实国民党叛变的更多,在那个时候,有一个人能坚持下来都是胜利何况那么多人能去坚持,这才是中国人顽强抗战的真实体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的时刻,这些人被迫发出了最后的吼声,并用他们的血肉铸就了我们现在新的长城。

东北抗战歌曲中大量鼓舞士气的作品大都出自抗联将士之手,著名抗联将领杨靖宇、李兆麟、赵尚志、周保中等,在戎马倥偬之际都创作过许多慷慨激昂的激励士气之作。这里列出杨靖宇谱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

乒乓的冲锋陷阵缴械声,那就是革命胜利的铁证。

正确的革命信条应遵守,官兵和士兵待遇都是平等;

铁一般的军纪风纪都要服从,锻炼成无敌的铁军。

一切的抗日民众快奋起,中韩人民团结紧;

夺回来丢失的我国土,结束牛马亡国奴的生活。

英勇的同志们前进吧,打出去日本强盗,推翻“满洲国”。

进行民族革命正义的战争,完成那民族解放运动。

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

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

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