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高分的电影怎么没人看啊!

洛语树 2020-12-16 19:59:26

能够登上大众院线的纪录片,一定是不容易的。

在爆米花电影、特效技术轰炸的今天,纪录片这种相对来说安静、节奏舒缓的片种在内地普通的电影院实属少见。

《棒!少年》无疑是非常成功也值得票价的一部电影。

豆瓣8.8分,猫眼9.3分,淘票票9.1,三大平台同时段电影评分第一。

上映6天排片比只剩0.7%,再不看就来不及了!

纪录片和故事片有时被分得很开,但也有着相关的内在联系。

它有着自身无与伦比的魅力,在于往往纪录片的创作者都带有一种双重身份——艺术创作者和社会工作者。

有的纪录片会带有公益、环保的性质,使它的影响力和作用力变得不凡。

同时,纪录片也有着自身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来自题材资源、创作周期、拍摄方式等。

“并非每件事情都是可以描述的”因此,“选择”和“取舍”在一部纪录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棒!少年》聚焦于一群来自不同地区贫困地区的少年和孤儿。

他们被选进北京市郊的一个爱心棒球基地,不断练习、磨合、参赛,为队伍和中国这个大“家”争得荣光。

同时,也让更多的人看到和援助这样特殊的群体。

一个个家庭不完整的孩子、一些组织人员、两三位老师和70岁的师爷张锦新,共同组成了一个新的大家庭。

影片在不同的人物经历与采访中交错,多变的地点和紧密的大大小小的事件让这108分钟恍若飞逝。

马虎和梁正双是纪录片中主要拍摄的两位小主人公。

两个孩子有着相似不幸的身世却性格迥异。

影片中棒球场上马虎的一段自我介绍大概说明了他的经历:“大家好,我叫马虎,来自十字路口。走丢了,然后就被爱心棒球基地捡到了。”

小双则和伯伯相依为命,父亲去世、母亲下落不明、姐姐离家、哥哥从小就被送去了别人家里。

他们的身世不幸,但这似乎没有影响二人的鲜明性格的形成。

马虎可以说是一个有些混气的小酷盖,不服管、爱招事、喜欢当老大,又会跳舞、喜欢唱歌,有着看似用不完的精力。

小双性格温和、做事求稳,被给予很大的希望,也十分具有责任心。

两人的大致性格可以被大致地概括如上,但是立体的人不是片面的,更何况是真性情的孩子。

马虎身上有着一种“侠气”,这种“侠气”有些稚嫩、混杂着淘气,但讲究原则、时而又掺杂些少小离家的忧伤、还有掩盖不住的不羁。

与队友发生纠纷,马虎并不是对谁都会直接动手,也不会无缘无故依仗强势就打伤他人,正如他与老师交代的那般。回到曾经就读的学校和村落里,他带着一群“小兄弟”在街道上“横行”追逐,颇有些少年小霸王的既视感。

他在家乡与棒球队中一开始的地位差是他所不能接受的。

起初,棒球队里的孩子不听信于他,甚至没有人愿意主动和他同卧室睡觉。

当这个少年放下当头头的骄傲,脚踏实地练习、学会尊重队友、把劲儿使在刀刃上之后,他成了颇受信赖、有力的一员。

可能是受到常年在远方卖羊肉串,还喜欢搞搞直播的父亲遗传,也可能是受到居住环境中音乐元素的熏陶,马虎在情感充盈时会唱起歌。

他唱到“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我要像风一样自由”,也唱到关于母亲与归家的歌。

黄昏降临,小小少年成了一道剪影,与身侧远处无数的高楼大厦融为一体,天际线的橙色、桔色、渲染到天空的深紫,他走着、时而跑跑颠颠,唱着歌。

这对于马虎来说有意或无意的一刻却让人感受到无言的漂泊感,关于未来的迷惘与憧憬如同天边混合的色彩,融化到了一起。

相比于马虎,梁正双似乎成熟稳重不少,他把比赛、棒球和“强棒”这个大家庭都看得很重,但也是这份重量,让他难以从失败中走出。

影片结尾在小双回到家中,拒绝同教练回去训练的情节——小双越上种着一棵参天大树的山坡,向坐在不远处的伯伯招手,摄影角度的缘故,似乎他也在向镜头外的我们招手。

“性格决定命运”一说并不是徒有虚名,有时有着一定道理。

影片呈现给我们的是两个孩子不同的结局:马虎从不合群到融入,从懵懂到觉醒。小双从备受期望、主力之一到受伤坚持,输掉比赛,回家抉择。

然而影片也有限,故事也无限,马虎会不会在将来的时间点面对和小双一样的困境?

小双会不会重新燃起斗志,不论是在棒球还是其他领域做出新的突破?这些,都是影片外生活的续集。

孩子的情感最为真实,最佳的影帝影后的表演有时可能也未必敌得过一个真情实感的孩子。

人在摄像机面前多多少少会具有一些“表演性”,纪录片也是通过剪辑完成的,因此主观性不可避免。

在这样尽可能的一种真实中,我们看到的是这群特殊孩子的成长,其实他们并没有获得一个合家欢的结局——比赛输了,双儿还归了家,这份遗憾和看上去比较阳光和龙傲天的片名并不是很符合。

但正是这份事件结果的不完美、人物性格与遭遇的不完美,才让美的东西显得难能可贵。

影片中一段参赛前“强棒”少年队的高光训练时刻燃、酷、且令人感动。

孩子的成长是故事的主线,这样的主线让各个年龄段的人看,其实都会有一定的代入感。

孩子、青年本身在成长,最有可能引起共鸣;成年人也在反思中逐渐变得不惑和平和,因此能感到似曾相识;老者可能会想起自己年少时可能也轻狂过、爱过、恨过……

离家的怅惘、责任无法完成的愧疚、放不下的旧时荣光与傲气、唯一生存道路上的打拼……孩子对于它们的理解可能是朦胧的,一样在遭遇,年长一些的人可能会更清晰地感受到这些,这些情感是不分时空的,细腻而现实。

影片除了人物饱满、故事动人,也有很高的可观性。

空镜头、物体特写的插入,都让它更具艺术观赏价值:夜间窗户映出的色彩缤纷、光怪陆离,是一种人生变幻无常的象征;双儿家山坡上的大树和他插在大树上的青青小草,无形之间让人感到温馨与希望;被拆毁的球场,作为一个地点的需要也承载着太多汗水和泪水浇灌的记忆……

《棒!少年》将苦与乐交织,燃劲与挫折相伴,梦想与现实并存,不负First青年电影展露天展映后两分钟不间断的掌声以及导演两年的跟随拍摄和制作团队的努力。

它让人们听到一种声音,看到一种可能,呼吁关注与援助,迈上走向未来的路。

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由洛语树电影原创,欢迎关注~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