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这样的小女孩,你搞得定她吗?

洛语树 2020-12-14 22:03:40

她和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一样,有着健全的躯体,敏锐的五感。

她和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一样,有着想要去爱和信任的人。

她和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一样,有着喜欢的事物,会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

她叫本尼,一个金白色头发,蓝色眼睛的9岁小女孩,很喜欢自己的小龙玩具。

但她并没有拥有常态的生活,她和我们中的大多数不一样,她患有狂躁症,同时她又无比向往充满自由与爱的世界。

她不受约束,是一个“系统破坏者”。

《系统破坏者》是一部2019年的德国影片,曾获得柏林电影节提名、欧洲电影奖提名和第二十一届台北电影节国际新导演竞赛的最佳影片。

影片聚焦于狂躁症患者小本尼的生活,她经历了不同方式的疗愈、家庭关系的变化、不一样的疗养员和老师,但唯一不变而具有悲剧性的是她仍无法被改变,她仍无法适应当下社会的规则。

当疗养院和母亲都无计可施,他们在她的生日之后决定将她送往非洲进行康复。

出乎意料的是,在过飞机安检时,本尼拒绝将自己心爱的小龙玩具放入安检机器,反而挣脱所有安检人员和随行者,肆意奔跑,最终在一处天台处腾空跳起……

狂躁症,是以情感活动过分高涨或低落为基本症状的精神疾病,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

患者由于自身自制力较弱,因此会对于接触的事物做出过分的情绪反应,比如,会因为小事不称心而勃然大怒,发生暴力事件等。

主人公本尼的症状正是如此,例如对母亲的交往对象十分抵触以至于将她关进厨子,用重物抵住才等来相关人员救场;在滑冰场因为与另一个小朋友产生棒冰的争夺而把对方按在冰场上磕得头破血流;以及在教员米歇尔拒绝她的要求后用头使劲撞车窗等等……

这样一个孩子,用普世的价值观来看,是一个“问题孩童”。

说起德国,可能容易联想到理性、严谨等词汇,它的社会结构性,总体来说是相对先进和完备的,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孩童”,其实在这个缜密的系统中有着不同层次的机构去收容和教育她,在每个机构之中又有着经验丰富、方法和性格各异的教养员。

然而,这个健全的体系,最终没有完成对于本尼的疗愈与控制。

把最引以为傲的特征之一推翻,揭示出它的漏洞与无力之处——这是一部具有反思意义的电影。

其实本尼的愿望很简单——想要见到母亲、回家过正常的生活。

从她所有的举止行为出发点来分析,她期待陪伴、她渴望被爱。

她曾做回平静的自己:深林疗愈时,她想要在教员米歇尔的怀中入睡;在米歇尔家时,她喜欢和米歇尔的小儿子玩耍,甚至在米歇尔夫妇未醒的早晨抱起小婴儿,给他泡奶粉、哄他开心。

但这一切都因规则或是后怕而严厉地终止了。

前者因为米歇尔是男性教员,如果抱着女孩儿本尼入睡是违规的,后者由于本尼不久前刚在滑冰时对更小的女孩产生了暴力,她自身又极其抗拒将孩童返还给米歇尔妇人,危险系数上升,气氛焦灼。

就这样,她唯独的机会,一次又一次被不安定与反对搅乱。

她有暴力侵向,所以人人怕她,显得她很强势;她是9岁的小女孩儿,需要体恤与关爱,又是弱势的一方。

这种矛盾的双重身份在本尼身上压制着,她是这个系统中的漏洞,却又因为向往自由和烈性的灵魂显得对于系统无比具有破坏性。

她是吸引系统关注的少数,却又是打破系统的英雄兼牺牲者。

整个影片中没有绝对的反方,也没有所谓的“圣母”。

其实剧情对于多数节点与细节的编排,都在尽可能地体现善良与包容,主要角色几乎仁尽义尽,可是最终的导向和结果仍然是失败的。

究其原因,似乎是一个复杂繁琐、难以回答的问题,也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分析与解答,但都逃脱不掉一种已被影片呈现出的无奈与无力感。

数一数人物的共同点,其实在于不论是母亲或是教员,他们都属于“系统”即体制内的一方。

母亲可能属于系统底层,她的婚姻生活不理想,工作状态不稳定,除了本尼以外还有两个孩子需要养育。

起初,她并不想抛弃任何一个孩子,但本尼一次又一次发作,她已难以处理和忍耐,她发现其他两个孩子和本尼相处久后也有了这一方面的倾向,她必须制止,做出选择。

这里的选择本质似乎可以让人联想到“电车难题”,母亲的能力有限,她已受指责,也受劝说却仍无可奈何。

米歇尔夫妇、巴法内老师、医生和其他疗养院属于系统中此方面的专业人员。

而米歇尔更为特别,他其实具有部分反系统的色彩,正如一开始他提出对本尼进行一对一户外森林特殊疗愈,这与传统的疗养院教育是相反的。

他和她一起拆毁建筑、也曾对反抗的声音进行驳议,他希望用温和一些、适合本尼的方式来对她进行恢复,他的本质目的是希望本尼适应常规的秩序但仍保持个性,正如他自己一样,具有反抗性却不危险,因为这个秩序维护这系统中大多数人的利益与正常生活,他正是这个大多数之一。

但本尼是不可改变的。他试着用本尼的视角看生活却始终依据另一个自己的认知,这使得他的善意不能被同样彻底地理解和接受。

本尼的“康复”过程,其实是一种同化,安全化,归属于秩序可容纳的范围内,不能被改变则面临被控制,甚至是走向绝路。

这并不是在批评或是指责种种规则,因为规矩已成定则实际上已经是一种阶段性的成就、一种现实的最优解。

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反省与疑问:怎样可以更好地对待这些少数?系统破坏者的行为真的是否应当被理解?他们的存在与举止是不是合乎一种某种角度上来说更先进的设想?

说到秩序与自由,其实能联想到不少历史事件或是拥有相似主题的影片。

《飞越疯人院》、《肖申克的救赎》最先出现在我的脑海内。

不过现在想来,似乎《系统破坏者》更大胆和直接:疯人院和监狱其实是一种特殊化的小型社会,抑或称之为社会的“缩影”。

而《系统破坏者》中的主人公所身处的,所不适应的正是我们熟悉不过的日常世界。

除了秩序与自由、个性与共性之外,其实影片还涉及到了许多其他领域的相关:家庭、教育、心理学等。

影片的美术风格设计也与主人公的身份与性格相符,高饱和度的色彩,象征本性美好的童真。

本尼的外套是躁动而鲜艳的粉红色,粉红色在色彩构成上是红色加白色,因此它同时具备红色的危险性、攻击性、刺激性和白色的简单与纯粹,与主人公矛盾的存在意义相一致。

浅蓝色的眼睛充斥着期待、困惑、迷茫和淡淡的伤感,这是一个悲剧故事,只不过含蓄的展露。

一部有意义的影片,它或许并不能提供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但它一定能够反映一个或是一系列值得思考的议题。

《系统破坏者》是敏锐的,相信不同身份的观众都能够在观看过程中找到一种定位,获得一份考量。

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由洛语树电影原创,欢迎关注~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