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的跨界风,刮得那叫一个猛!
有人演而优则导,像吴京、陈思诚那样,成功转型,名利双收。
但说实话,也有不少人,戏都没演明白呢,就敢往导演、编剧的位置上蹦跶,结果嘛,可想而知,把自己折腾得够呛。
包贝尔:烂片导演是如何炼成的?
要说这几年风评下滑得厉害的,包贝尔绝对算一个。
当然,这跟他早年的一些事儿也有关系,但更主要的,还是他那一部接一部的“烂片导演”作品。
说实话,包贝尔作为演员,真没啥能让人记住的代表作。
但神奇的是,他演的戏还挺多。
出道二十多年,参演的电影都快一百部了!
就拿2024年来说,有他参演的电影就超过10部。
这产量,绝对是以量取胜。
可质量嘛,真不敢恭维,说是“烂片丛生”都不为过。
可即便这样,包贝尔还是挺自信的。
一边频繁演电影,一边还稳定地当着导演。
从2016年到2024年,他以导演的身份推出了好几部电影。
可问题是,演戏都演成那样了,他导演出来的东西能好到哪儿去?
结果就是,从演员跨界到导演,包贝尔只不过是换了个方式产出烂片而已。
就拿他2024年4月4日上映的喜剧片《大“反”派》来说,这电影请了一堆大咖,像贾冰、魏翔等等,都是喜剧界响当当的人物。
可最终票房才5000万左右,网站评分更是只有4.2。
但你敢信?
这都算是包贝尔作品里的“佳作”了!
张歆艺:演而优则导?
烂片警告!
2004年,23岁的张歆艺演了自己的第一部电视剧《风吹云动星不动》,也因此和经纪公司签约,打开了自己的演艺之路。
之后,张歆艺带着热情,演了不少影视作品,还和王志文、王学兵等大咖合作过。
在这个过程中,她的演技也在不断提升,最终得以爆发。
2012年,张歆艺主演了《北京爱情故事》,林夏这个角色让她一夜爆红。
她的演艺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同时,心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也许是名气大了,也许是演技进步了,总之,她产生了跨界当导演的想法。
所以在2018年,演了十几年戏的张歆艺决定来一次跨界,自导自演了一部爱情电影《泡芙小姐》。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剧里也有包贝尔。
事后诸葛亮地说一句,这部电影有包贝尔参演,那基本就注定了要成为烂片。
当然,这是玩笑话。
《泡芙小姐》确实是一部烂片,张歆艺的导演功底也实在不敢恭维。
作为一部爱情片,剧情里的爱情就像小孩子过家家,让人摸不着头脑。
台词也是废话连篇,通篇都充斥着导演编剧的自我感动。
最终,电影票房勉强过千万,评分只有3.5,这就是对这部烂片的无声讽刺。
郭德纲:相声大师的电影梦碎?
在相声界,郭德纲绝对是宗师级别的人物。
在这个时代,他就是全国最知名的相声演员,没有之一。
可这位相声大师似乎对影视行业更感兴趣。
早在2001年,郭德纲就参演过电影,还是主演。
只不过那部《非常档案》当年反响平平,说它是烂片倒也不至于,但确实算不上好。
后来,郭德纲在国内的名气越来越大,参演更多电影对他来说变得理所当然。
无论是主演还是客串,他都乐于出镜。
但质量就有点堪忧了,这些年他参演的电影大多是烂片,有些甚至毫无讨论价值。
慢慢地,很多人开始质疑他的演技。
面对质疑,郭德纲也给出了很有个人特色的回应。
他说自己演烂片并非本意,那些烂片都是投资方、朋友硬塞给他的。
他只是照本宣科地在片场扮演“复读机”。
言外之意就是,如果让他当导演,肯定能出精品。
可事实真是这样吗?
其实不然。
2018年,演了很久烂片的郭德纲亲自下场,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祖宗十九代》。
这部电影汇集了林志玲、吴京等一众大咖,而且由郭德纲自信操刀,但最终还是成了豆瓣评分4.2的烂片。
《新京报》当年评价这部电影是“流水账的相声段子”,“令人摸不着头脑”。
看来,郭德纲对自己导演能力的认知,就像《新京报》对电影的评价一样,有点“摸不着头脑”。
李玉刚:从《星光大道》到“烂片”导演?
大家对李玉刚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多年前的《星光大道》吧。
毕竟这些年来,他主要活跃在歌舞剧这种相对小众的领域。
虽然期间也推出了一些传唱度不低的流行歌曲,但流行歌坛竞争激烈,热度更迭很快。
然而就在去年,李玉刚也踏足了影视领域,推出了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作品《云上的云》。
这是他担任导演的第一部长篇电影,但不是他第一次当导演。
2019年,从北京电影学院2018级导演进修班毕业的李玉刚,创作了自己的导演处女作《人约黄昏后》。
这部微电影可以用“美”来形容,取景于江南水乡,借旗袍讲述人生故事。
对于李玉刚来说,《人约黄昏后》作为他跨界导演的起点,是相当成功的。
但起点虽好,后续发展却不尽如人意。
去年上映的《云上的云》这部长篇电影的尝试却并不成功。
这次失败,可以说是贯彻于台前幕后。
《云上的云》上映前,李玉刚做了很多宣传工作。
光是为电影制作的音乐MV就有5个,他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广告”更是数不胜数。
这样过量的电影宣发,无形中拔高了观众对影片的期待。
但当人们真正看到影片时,就会对影片稀碎的叙事结构和单薄的人物塑造大失所望。
这部《云上的云》,最终只收获了千万出头的票房,6.3的评分也只能算中规中矩。
就这部影片的表现来看,李玉刚这次跨界导演并不算成功,也不知道他是否还会继续。
说实话,术业有专攻,每个领域都需要从业者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导演也是一样。
演员和导演虽然相辅相成,但二者所处的位置和需要具备的知识却截然不同。
有些艺人明星只想着跨界分一杯羹,但实际操作起来却胸无点墨,根本不具备相关的知识。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被自己创作的烂片消耗掉口碑和金钱。
但话说回来,跨界本身并不是错,关键在于有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有没有对新的领域保持足够的敬畏之心。
如果只是抱着玩票的心态,那结果很可能就是“玩火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