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观点:泽连斯基,当初跟着老美混的时候就注定今天的结局》

从波来看商业 2025-02-26 04:51:34
《个人观点:泽连斯基,当初跟着老美混的时候就注定了今天的结局》

2025年2月25日,乌克兰国会的一张否决票,将泽连斯基推上了政治生涯的悬崖。尽管他曾在基辅街头高呼“西方会拯救我们”,但现实却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当美俄两大巨头在谈判桌上敲定结束战争的框架时,他的总统任期成了棋盘上最先被清掉的棋子。

一、押宝西方的战略,埋下崩盘的伏笔

泽连斯基自2019年上任以来,便将乌克兰的未来完全绑在了美国的战车上。他迎合西方对俄强硬的叙事,急切推动乌克兰加入北约和欧盟,甚至不惜以彻底激化与俄罗斯的矛盾为代价。2022年2月,俄罗斯发动特别军事行动后,他立刻飞往华盛顿,用“民主卫士”的形象博取西方同情,换来海量武器和资金援助。

然而,这种“依附性外交”让乌克兰彻底丧失了战略自主权。美国对乌的支持始终以自身利益为优先级:军援的流向受制于北约的指挥系统,经济援助附带苛刻的政治条件,就连泽连斯基本人的去留,如今也要看美俄谈判桌上的筹码交换。当拜登政府在2024年中期选举中因国内通胀和选民厌战情绪转向“有限支持乌克兰”时,泽连斯基的“西方盟友”瞬间变脸,国会投票失败不过是这场权力游戏的终章。

二、宪法漏洞下的合法性危机

乌克兰宪法虽规定战时可推迟选举,但并未赋予总统自动连任的权力。泽连斯基试图通过国会延长任期至“下届总统当选”,本质上是想绕过宪法程序,将权力攥在自己手中。然而,这场政治操作暴露出两个致命问题:其一,他的执政根基早已动摇——218票的支持率仅占国会席位的不到60%,连自己党派都未能完全团结;其二,西方的“民主导师”们对此表现出出奇的沉默,甚至暗中施压乌克兰反对派推动弹劾。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俄罗斯媒体对泽连斯基“过期总统”的嘲讽和美国务卿布林肯要求其“让位”的表态形成内外夹击。当美俄都认定泽连斯基是“必须清除的障碍”时,他精心构建的“西方代理人”形象,反而成了加速其下台的最佳推手。

三、战争泥潭中的替罪羊命运

俄乌战争的爆发,本应是泽连斯基重塑国家凝聚力的契机,但他却选择了一条最危险的道路。他将战争简化为“民主与专制”的对决,用民族主义情绪绑架国内共识,同时忽视了战后重建的现实困境。如今,乌克兰经济濒临崩溃,民生凋敝,超过百万平民流离失所,而泽连斯基仍沉迷于“胜利叙事”,拒绝承认西方援助的局限性。

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国始终将乌克兰视为消耗俄罗斯的工具。当莫斯科与华盛顿开始试探性接触时,泽连斯基的存在已不再符合双方的利益——对美国而言,一个听话的“前线盟友”可以继续消耗俄军,但一个试图掌控谈判进程的乌克兰总统则会破坏计划;对俄罗斯而言,泽连斯基的下台则是结束战争的关键前提。于是,这场大国博弈中,泽连斯基成了注定牺牲的棋子。

结束语:小国的悲歌与权力游戏的警示

泽连斯基的悲剧,揭示了一个残酷的国际政治真理:在大国夹缝中的小国,若盲目依附某一超级大国,最终只会沦为权力游戏的牺牲品。他的“西方梦”破灭并非偶然,而是冷战思维和单极霸权体系的必然结果。当美俄重新划定势力范围时,乌克兰的命运早已被写进大国利益的方程式中。

或许,泽连斯基至死都不会明白:他以为自己站在“自由世界”的一方,殊不知自己不过是棋盘上一个随时可弃的棋子。而那些曾高喊“英雄”的西方国家,此刻正在会议室里为他的继任者划清红线——毕竟,战争的终局从来不是由战场的胜负决定,而是由幕后操控者的算盘珠子敲定的。

0 阅读:0

从波来看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