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上,中国和越南是一对难兄难弟,两国都曾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和越南都没有摆脱被殖民的命运,随着近四年的解放战争以胜利告终,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新中国的成立,对越南领导人胡志明感触很大,当时的越南仍旧未摆脱被殖民的命运,仍旧被法国殖民主义统治。在胡志明的请求下,越南同我国又属于同一阵营,毛主席决定给予援助,帮助越南实现了民族独立。
在新中国的有力帮助下,胡志明带领越南军民成功实现解放,自此,中越两国进入了蜜月期,成为亲密无间的好兄弟。
1969年,胡志明在越南病逝后,按照礼节,大使馆应该去吊唁。然而,周总理得知胡志明病逝后,却是紧急致电大使馆:越南没公布前,不要去吊唁。周总理此举何意?为何不允许驻越南大使馆吊唁胡志明?
中越两国的友谊
青年时,胡志明曾来到中国,参加过中国共产党的的活动,积累了革命经验。从那以后,胡志明借鉴中国革命的经验,为本国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
在胡志明看来,越南革命的成功,离不开中国的支持和帮助,这不仅仅是物资上的,更是思想上的。正是参考中国革命胜利的经验,在毛主席思想的引导下,越南人民最终成功摆脱了被殖民的命运,和中国一样走向民主、自由、独立。
在毛主席身上,胡志明学到了很多,故而称毛主席为英明的兄长和朋友,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
新中国成立后,在越南人民和胡志明的请求下,毛主席给予了他们无私的帮助,不仅派了豪华的代表团帮助越南军队指挥作战,更是赠送了不少物资,如此慷慨,胡志明感激涕零。
越南建国后,在胡志明的领导下,与中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在国际大事上,胡志明多次请教毛主席,两国同属一个阵营,荣辱与共。
全力抢救胡志明
胡志明领导越南走向独立,殚精竭虑,晚年体弱多病,身体情况并不理想。得知胡志明身体不适,毛主席和周总理非常关心,当时越南医疗条件不理想,在毛主席的邀请下,胡志明多次前往北京治疗,疗效非常好。
1969年初,胡志明的病情恶化,已经行动不便了,周总理十分关心,特意派出了豪华的医疗团队,前往越南,专门为胡志明诊治。
中国医疗团队医术高超,经过多方抢救,胡志明的病情渐渐稳定了下来。胡志明非常感谢中国医疗团队的帮助,向驻越南大使王幼平转达了想再次前往中国的心愿。考虑到胡志明的身体情况,周总理表示:等康复后,欢迎来到中国休养,我们欢迎您的到来。
没想到,胡志明病情控制后仅一个月不到,病情就突然加重了,王幼平把这个情况紧急报告给了周总理,示意下一步如何做。
为了抢救胡志明的生命,原先负责救治胡志明的医疗小组继续抢救,再从国内调一波医疗专家火速赶往越南,两组专家全力配合,尽最大努力,抢救胡志明。
中越两国的医疗专家虽全力抢救,胡志明的病情始终不见好,驻越南大使王幼平接到医疗小组的消息,得知胡志明已经垂危,立即上报周总理。1969年9月2日,胡志明病逝,王幼平一刻也不敢耽搁,将这个重要的消息报告给国内。
得知胡志明病逝的消息,周总理很伤心,摆在他眼前的有一件大事,立即致电王幼平:驻越南大使馆人员不要与抢救胡志明的医疗小组联系,在越南将消息公布前,不要前去吊唁。
为何不让驻越南大使王幼平代表中国吊唁胡志明呢?这就是周总理的高明之处了。
周总理得知胡志明在9月2日病逝后,就已经料到了越南方面不会把胡志明病逝的真实时间公布出来。因为胡志明病逝的时间和越南共和国诞生是同一天,如果公布,那么当天到底是庆典还是忌日活动,到时候就不好安排了。
周总理的考虑完全和越南方面不谋而合,就在胡志明病逝的当天,负责抢救胡志明的中国医疗团队,就收到了越方的保密请求,不能对外公布胡志明的病逝日期。
为表示诚意和尊重,胡志明病逝的第三天,周总理亲自率领代表团来到越南,吊唁新中国人民的朋友,越南人民伟大的领袖胡志明。
结语
在外交工作中,周总理非常注意细节,在方方面面考虑得非常周全。胡志明病逝的日期和越南共和国诞生同一天这种细节问题,周总理都能很好地把握,并且快速做出有效的措施,领导驻越南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把握外交细节和尺度,这点不得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