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家里没个几千万资产,都不敢带娃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了

裴小小 2024-08-15 01:45:50

刚刚,看到一条新闻:

一对夫妻带年仅6个月的宝宝乘坐高铁回湖南老家,担心吵到其他乘客,于是豪掷12000多人民币包下了一整个商务车厢。

然后,我整个人瞬间不好了。

更令我不能接受的是,评论区竟然有人在叫好,声称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主意。

然而,这主意真的好吗?

EXCUSE ME?[翻白眼][翻白眼][翻白眼]

那些因此而没有买到车票的人怎么办?

一整个商务车厢,只乘坐了一家三口,难道这不是一种资源浪费吗?

什么时候,带孩子出门竟要如此大费周章、如履薄冰了?

01

2022年8月14日,一辆从宁波开往北京南的G36次列车上,一名儿童因吵闹声过大,被同车厢旅客劝说制止,引起孩子家长的不满,一场骂战就此拉开序幕,在网络上吵得沸沸扬扬。

此后,许多人不约而同地在网络上吐槽自己在乘坐火车或飞机时遇到熊孩子吵闹的悲惨经历。

再之后,网络上刮起了一股高素质家长风:

同一年8月29日,一架沈阳飞往长沙的飞机上,父母担心婴儿吵闹影响他人,特意准备了糖果并打印了小纸条。

9月,一架从山西太原飞往吉林的飞机上,一个不到两岁的小朋友在妈妈的陪伴下,将一袋袋小礼物挨个儿地分发给同一车厢的乘客。

10月,上海一对年轻的夫妻带刚满一岁的孩子乘坐飞机去成都玩,特意给同舱的每位乘客都准备了一份小礼物,还附了一张手绘的卡片……

一时间,带娃乘坐高铁和飞机的父母们竞相效仿,大家也纷纷称赞这才是高素质父母应该有的样子。

网络的声音出奇的一致,我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妈妈,哪怕心里有那么一点点不同的声音,也是羞于和畏于说出口的,因为我怕自己被扣上一顶没有素质的帽子。

可我心里总是在设想一种可能:

万一哪一天,我带孩子去乘坐高铁或是飞机,同一节车厢里,也有一位带孩子同行的妈妈。她为邻近的乘客们准备了用心的小礼物,而我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准备。

不管我的孩子有没有吵闹,同车厢的人会不会自然而然地对我产生一种不那么友好的印象?

他们会不会想当然地觉得与那位用心准备礼物的妈妈相比,我的素质是要差一些的?

他们对于我孩子的容忍度会不会无意识地低于另一个孩子?

基于这些担忧,所以不管我有什么样的理由,在带孩子乘坐交通工具前,我都会强迫自己去准备小礼物。

当每一对父母都去这样做时,带孩子乘坐交通工具这件事的门槛就在无形当中被拔高了。

当我们在乞求宽容的同时,殊不知宽容正在因我们的渴求而收缩。

02

我很欣赏其中一个网友的评论,他说:

宝宝、老人都有社会生存空间,高铁、飞机他们也有乘坐的权利,因此而产生的一些不便是需要社会共同承担的。

还有另外一位网友的说法也很中肯:

公共场合,婴童如果焦躁不安,父母也尽力安抚了,乘客也就不要赶尽杀绝了,你有坐车的权利,婴童也有。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父母们可以毫无顾忌地携带孩子去乘坐交通工具,对他们的行为听之任之,丝毫不顾及其他乘客的心理诉求。

我的孩子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权利。

吵吵闹闹是小孩子的天性,我的孩子也不例外。

谁没有经过懵懂的婴童期,哪个孩子没有不听话的时候……

作为父母,我们一定不能这么想,因为这是自私自利的表现。

退一千步,即使我们真的这样想了,也要死死地将这些话憋在肚子里,不能抱怨半个字。

那个小孩子吵吵嚷嚷,真的好烦!

那个家长好无能,连自己的孩子都管不了!

既然不能让孩子闭嘴,就不要乘坐交通工具嘛……

作为临近乘客,大家也不应该这样想,因为这是心胸狭隘的体现。

退一万步,即使大家真的生了这样的心思,也要竭尽全力地将这些话摁在肚子里,绝不口吐攻击之言。

否则,2022年8月14日那场因孩子而起的骂战会无休无止地在火车的某一个车厢或者是飞机的某一个机舱里重复上演。

原本,只是一个孩童天真无邪的吵嚷。

结果,演变为一场成年人之间丑态尽出的骂战。

何必呢?

有那时间和精力,读读书不好吗?闭闭目养养神不舒服吗?

03

作为父母,既然决定带孩子去乘坐交通工具,有一些工作势必是要提前去做的,比如,跟孩子约法三章,准备孩子喜爱的书籍、游戏或是预先跟相邻乘客打好招呼……

这是一种最基本的礼仪,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是对他人最基本的尊重。

不一定要花钱送礼,心意最可贵。

作为乘客,既然选择乘坐交通工具,必要的心理预设一定是要提前建立的,同一车厢内,可能会遇上睡觉打呼噜的男士,笑声响亮的阿姨,哭闹的孩子……

这是一份容人之量,亦是一颗宽人、宽己之心。

当双方都愿意为了营造一个友好和谐的车厢而展示出自己的努力和善意时,这场旅途才会充满意义。

正所谓人生无处不风景,心宽满目皆花开!



0 阅读:0

裴小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