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色彩的交织:民国时期上海城市上色老照片集

历史小破 2024-10-04 10:18:52

这是一组精心挑选并经过专业上色处理的民国上海城市百态老照片,它们如同一扇扇穿越时空的窗户,将观者引领至那个充满历史韵味与时代特色的上海滩,让人瞬间沉浸在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之中。

图中展示的男子身着一套制服,左领章上清晰地绣着“保1”二字,胸标部分虽略显模糊,但仍可辨认出“上海市保安第一团”以及“中华民国二十X年”(因年份中的“X”无法确切辨认,但结合历史背景可推测为某一具体年份)的字样。这位男子应是淞沪抗战爆发前夕,隶属于上海保安总团第一团的军人。

回顾历史,1932年5月5日,中日双方在上海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该协定明确规定上海为非武装区,禁止中方在此地驻军。然而,为了维护上海的治安秩序,民国25年,即1936年4月,上海市政府采取了应对措施,将原有的保安处改编为保安总团,该总团下辖第一团和第二团两个团,每个团又下辖三个大队,官兵总数达到了1200余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图中男子所属的上海保安总团第一团,便成为了维护上海地区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力量。

1940年的上海外滩,黄浦江畔,浮动码头的固定桩上,一位中年妇女正忙着晾晒渔获。她细心地将一条条鲜鱼挂在桩上,让它们在微风中慢慢风干,散发出淡淡的鱼香。在妇女忙碌的身影背后,矗立着一座巍峨的塔楼建筑——有利大楼,这座建筑始建于1918年,历经岁月洗礼,依旧屹立不倒,成为了外滩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1940年的上海,市集喧嚣,一个小食摊尤为引人注目。这家小摊售卖的是一种特色美食——裹挟着多样蔬菜煎制而成的米饼。米饼的外皮金黄酥脆,内里包裹着色彩斑斓、口感丰富的各式蔬菜,既营养又美味。摊位上,一位男摊主正忙碌着,他手中的米饼外焦里嫩,中间包裹着各式各样的蔬菜,色泽诱人。每当有顾客光临,他便会根据顾客的口味偏好,熟练地拿起小勺,往热腾腾的米饼上淋上几勺醇厚的酱油,再滴上几滴酸爽的食醋,以及其他几种秘制调料,瞬间,一股诱人的香气弥漫开来。

在1940年的上海某个繁忙的码头边,一位年纪不大的男孩正忙着售卖新鲜出炉的马蹄串。他的身旁摆放着一个装满马蹄串的竹篮,那些串好的马蹄显得格外诱人,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从竹篮旁边散落的一些铜板以及他左手边那个已经略显空荡的水桶来看,他的生意显然相当不错。

1940年的上海,繁忙的街边角落里,一位年迈却手法娴熟的老人正低头忙碌着,他手中的小刀在指尖灵活跳跃,为一颗颗刚从田间地头采摘下来的荸荠(当地人称之为马蹄)细心削去外皮。这个季节,正是马蹄成熟收获之时,它们作为江南水乡每年不可或缺的时令美食,不仅因其清甜爽口的独特风味而备受青睐,更因形似雪梨且藏于地下生长,而被赋予了“地下雪梨”的美誉。

老人削皮的动作既快又稳,每一颗马蹄在他手下仿佛都被赋予了新生,去皮后的它们,露出了洁白如玉、饱满圆润的果肉,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令人垂涎欲滴。老人将那些浸泡得恰到好处的马蹄用竹签串起,一串又一串,整齐地摆放在摊位上,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顾客。一串串脆甜多汁的马蹄,其吸引力丝毫不亚于北方冬日街头孩子们手中紧握的、象征着甜蜜与幸福的“冰糖葫芦”。

1940年的上海,在一座充满岁月痕迹的老宅里,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斑驳地洒在一位慈祥老人的脸上。老人的膝下,围绕着几个活泼可爱、嬉笑打闹的孙辈,他们的笑声清脆悦耳,为这座静谧的老宅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老人满脸慈爱地看着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幸福与满足的光芒,仿佛在这一刻,所有的忧愁与烦恼都被这温馨的场景所融化。

1940年,在上海一处毗邻平民区的露天市集上,一位大厨在远处忙碌着,身影在背景的喧嚣中若隐若现。这时,一位中年男士满面笑容地将自己的儿子高高抱起,镜头前他们的笑容温暖而灿烂。在他们面前的小桌上,一只黄铜打造的水烟壶熠熠生辉,旁边则摆放着一个装饰有字画的葫芦瓶,为这简单的场景增添了几分雅致。周围,几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子嬉戏玩耍,为这市集的一隅带来了无尽的生机与欢乐。

在20世纪30年代的苏州河边,一处面食摊档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图中,一位男食客正专注于品尝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而旁边的锅里则煮着各式各样的浇头和调料,这些浇头为这个面摊煮的面条增添了丰富的口感和层次。

这张照片定格了民国时期上海本帮菜馆德兴馆的早期影像。画面中,店面虽显简陋,但一块写着“鸡汁大面”的招牌赫然在目,彰显着其特色面点的魅力。这家历史悠久的餐馆,其故事可追溯至清光绪4年(1878年)。

德兴馆最初由名叫阿生的小商贩开设,主营咸肉豆腐汤、红烧肉、血汤等深受大众喜爱的菜肴。然而,由于地痞流氓时常滋事,阿生无奈将小店转让给了万云生老板。万云生接手后,在原址上翻建了一座三层楼的饭店,并正式命名为“德兴馆”。

在抗日战争时期,德兴馆经历了多次转手,最终落入了吴全贵老板的手中。吴全贵深谙生意之道,他总结了前人经营的成功与失败,决心打造德兴馆的本帮特色招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兴馆的一代宗师杨和生横空出世,他首创了“虾籽大乌参”这道名菜,这道菜以其独特的口感和精湛的烹饪技艺,迅速名扬四海,成为本帮菜的典范之作,并一直传承至今。

这张照片捕捉了清末时期上海县城附近道路的生动场景,画面中可见一些叫卖的档口和小贩,他们或推着小车,或挑着担子,沿街叫卖着各式各样的商品。这不禁让人联想到19世纪中叶上海老城厢居民日常生活的热闹与繁华。

在那个时候,老城厢的居民们日常所需的蔬菜、肉禽蛋以及豆制品等,主要依赖于近郊的农民和这些走街串巷的摊贩。每天清晨,集市上便热闹非凡,摊贩们或摆摊设点,或穿梭于街巷之间,高声叫卖着他们的货物。此外,街面上也随处可见肉店、蛋铺、腌腊火腿庄、鸡鸭鱼行以及前店后场的豆腐筋粉作坊,这些店铺为居民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选择。

当时,在县城内外,尤其是沿黄浦江及城隍庙周围的繁华地带,如小东门、九亩地(现今露香园路与大境路交汇处附近)以及小桥头(今凝和路一带),集市贸易尤为兴旺。这些集市上,商品琳琅满目,人声鼎沸,可以说是露天菜场的雏形。

总的来说,这组民国上海城市百态上色老照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上海这座城市在民国时期的多样面貌,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更让观者在欣赏中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厚重感与文化底蕴。

3 阅读: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