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一生酷爱读书, 不管走到哪里, 总是书不离身, 手不释卷。无论是战争年代, 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都是这样。主席知识渊博, 思维敏捷, 谈古论今, 皆成文章。
《三国演义》是毛主席最喜欢诗的名著之一。在他六岁那年,舅舅送给了他一本《康熙字典》,借助这本字典,毛泽东开始阅读《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在农忙之余,毛泽东都会坐在树荫下阅读。
八岁那年,毛泽东8岁入私塾,经常和同学们说一些三国的故事,比说书的人还讲得精彩,同学们给他起绰号“三国故事大王”。
早在童年时期,毛泽东就和同学们讲过“关羽不姓关”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关羽年轻时很讲义气,一次为朋友打抱不平,在家乡杀了人后,走上了逃亡的道路。在过潼关时遇到官府盘查,关羽看着潼关的关门,灵机一动,谎称自己姓关,这就是“指关为姓”的由来。
一、
关羽是毛泽东十分喜欢的三国人物之一。早在读书时,他还写过一副对联来赞颂关羽:刘为兄张为弟,兄弟们分君分臣,异姓结成亲骨肉;吴之仇魏之恨,仇恨中有忠有义,单刀匹马汉江山。
随着革命经历的日益丰富,毛泽东对关羽的认识和评价也逐渐全面、深刻。
对于关羽这个历史人物,毛主席最看重的是他的忠和勇。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多次提到关羽的“过五关斩六将”,这也显示了毛泽东对关羽忠、勇品质的高度评价。
1927年11月,毛泽东来到井冈山茅坪,寻找在遂川县打散了的张子清率领的第3营。当时有人怀疑张子清可能已经投降了敌人,但是毛泽东坚信张子清不是这样的人,并借用关羽的故事打比方说:三国时,曹操为了收用关云长,费了很多心机,可是关云长一旦得到刘备的消息,便“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迢迢,终于回到兵微将寡的刘备身边。张子清是我们的同志,我不信他比不上关云长这个古人!
毛泽东没有看错张子清,不久后,张子清果然率领第3营回到茅坪,重新投入了对敌斗争。
1939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再次提到了关羽的“过五关斩六将”。他对投奔到延安的青年们说:“你们到延安来,就有人不准,把你们捉起来,你们到这里来是很辛苦的,是‘过五关斩六将’才来到延安的。”
1939年12月,毛泽东在延安各界纪念“一二·九”运动大会上,再次用关羽的“过五关斩六将”,来批判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从西安到延安的这一条路上,遍设关防,进步的知识青年要通过是困难的。因为他们既没有青龙偃月刀、嘶风赤兔马,又没有过五关斩六将的本领,那只有被赶到集中营‘训练团’里去。”
毛泽东这两次提到“过五关斩六将”,都是对国民党“遍设关防”阻拦青年知识分子奔赴延安进行抗日斗争的讥讽、嘲弄和揭露,也是对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爱国、勇敢品质的高度赞扬。从毛泽东3次提到“过五关斩六将”中,我们也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毛泽东对关羽的忠、勇品质的高度称赞。
作为一名熟读经史的伟大领袖,毛泽东自然知道关羽的“过五关斩六将”,是《三国演义》的杜撰,历史上并没有发生过。但毛泽东还是多次提到“过五关斩六将”,是因为毛泽东只想用这个故事来说明问题。正如一些研究毛泽东的学者说的那样:“毛泽东对关羽的这些评论,显然是掺和了正史与野史中有关关羽的记载,以说明问题为主要目的,并未纠缠于史料的真伪。”
二、
毛泽东认为,关羽虽然在民间被捧为“武圣人”,但他的身上也有不少缺点。1932年初,毛泽东在与程子华谈话时便提到关羽,认为关羽的“弱点是自负凌人”、“孤傲自大”,并引用了《三国演义》中的两个例子: “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和“吾虎女安肯嫁犬子”。
毛泽东说:“刘备封关、张、赵、马、黄五虎大将时,关羽怒曰: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当孙权派诸葛瑾为儿子向关羽女儿求婚,以结秦晋之好,共伐曹操时,关羽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毛泽东说的这两件事,在史书中都是有迹可循的。他接着说:“关羽从思想上看不起东吴,不能认真贯彻执行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结果导致孙权攻占了荆州,孙刘联盟瓦解。自己也被东吴杀掉了。关云长这个人并不高明,因为他不懂统一战线,对待同盟军搞关门主义,既看不起孙权,也看不起吕蒙,直到麦城失败。”
皖南事变后,毛泽东在同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李卓然 的一次谈话中,再次提到了关羽不懂统一战线的缺点。
赤壁之战后,关羽被刘备任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守在长江北岸。建安十九年刘备入蜀后,命关羽总统荆州事务,独立承担起守护荆州的任务。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发起了襄樊,降于禁、杀庞德,“威震华夏”。
关羽的胜利,不仅严重地威胁了曹操,也严重地威胁了孙权。在此情形下,孙权认为关羽一旦占据整个荆州,将对自己的江山产生严重威胁,另一方面也出于报复刚愎自用、狂妄自大的关羽的目的,派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迫使关羽不得不从襄樊撤兵南下。在回军途中,关羽军士斗志尽失,关羽本人也于建安二十四年被吴军擒获,并于当月遇害。
三、
毛泽东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虽然将孤傲自大和不懂统一战线列为关羽失荆州的重要原因,但也认为在丢掉荆州这个问题上,不能把责任全归于关羽,作为蜀汉战略负责人的诸葛亮,也应负一定的责任。
1948年5月,毛泽东和李银桥聊天时,就谈到了诸葛亮在失荆州中应负的责任。毛泽东说:诸葛亮不该留下关羽守荆州。让关羽守荆州是一着错棋。荆州作为蜀汉重要的战略支撑点,诸葛亮却选取了自负凌人、不懂统一战线的关羽作为“一把手”,这本身便是用人方面的失误。
作为战略家的毛泽东接着指出,诸葛亮早在隆中时制定的战略方针即分兵两路、“两个拳头打人”进攻曹魏的方针就是错误的。因为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制定的战略方案是分兵北伐,“千里之遥而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由此可以看出,在失荆州的责任划分问题上,毛泽东从战略的制定层面上来思考,强调了诸葛亮应负的责任。这样的认识显然与千百年来传统的关羽大意失荆州的认识不同,可谓高屋建瓴,独具慧眼,一针见血,振聋发聩。
到了晚年,毛泽东对关羽的态度越来越倾向于批判,认为关羽的形象是统治阶级吹出来的,甚至还开玩笑说要“打倒武圣人”(关羽在民间被誉为武圣人)。
作为与关羽齐名的蜀汉将领,晚年的毛泽东对张飞倒是越来越喜欢。他喜欢张飞的“粗中有细”,喜欢张飞“有高度的原则性”。毛泽东曾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说:同志们要看到自己的缺点,不要粗而不细,要学张飞“粗中有细”。
四、
毛泽东关于“关羽的形象是统治阶级吹出来的”的判断,并非是空穴来风。一个社会的主流思想,基本上是统治阶级所倡导的思想;一个全国性的公开的大规模的活动,绝大多数是统治阶级所鼓励的活动。
蜀后主刘禅景耀三年(公元260年),关羽被追谥为“壮缪侯”。这个订谥这既包含对关羽一生征战之功的肯定,也包含对关羽给蜀汉发展所造成的重大损失的批评,是比较公允的。在此后800多年中,关羽从没有引起过统治者的注意,直到北宋绍兴三年,才被封为“显烈王”,后又被封为“义勇武安王”。
从这时开始,关羽的封号越来越长,到了清朝,又成了“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诩赞宣德关圣大帝”。由此可见,关羽是被统治阶级,尤其是明清两代统治阶级一步步推向神的宝座的。
为什么关羽会在明清两朝被如此推崇呢?因为明朝在推翻异族统治的元朝后,一直以汉族的正统自诩,特别尊奉抗击金人(女真)的岳飞和始终忠心耿耿于汉室的关羽。明神宗万历在位期间,封岳飞为“三界伏魔大帝忠孝妙法天尊岳圣帝君”,同时又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关帝庙和岳帝庙均被称作“武庙”,与祭祀孔子的“文庙”处于同等地位。
建立清朝的努尔哈和皇太极等人,都曾熟读《三国演义》,并把这部小说作为他们的军事教材。《三国演义》中对关羽的勇猛刚烈,尤其是其“忠义”的描写,都给满清皇帝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清朝入关后,为了让其臣民们效法关羽的“忠义”,稳固其统治,有意将关羽的地位尊奉到了极致,下令全国各地都要建立“关帝庙”,岁时祭祀。
毛泽东还认为,关羽被神化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他是推崇儒家的,这一点刚好符合统治者的利益。《三国志演义》多处提到,关羽常读儒经《春秋》,他对儒学经典的热爱,也成了关羽被神化的前提。
五、
从毛泽东对关羽的熟悉程度以及评价的全面性,可以看出毛主席在读书时,不是一味的死读书,而是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
毛泽东曾对女儿李讷说过,“心之官则思”, 脑筋这个机器的作用是专门思想的,大脑是加工厂, 凡事应该用脑筋好好想一想, 多想出智慧,才能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 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
读书是一件很费脑筋的事。有一次,曾志问毛泽东:“成天看书不觉得疲劳吗?”毛泽东说:“一样东西看多了也实在累。我的休息方法是,一本书看久了,觉得疲倦了,就放下来,换上另一本再看。兴趣一来,疲倦就打消了。换着看书,就等于休息。”
从毛泽东一生众多关于《三国演义》的谈话来看,他是联系自己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客观公正地分析和评价《三国演义》的事件人物的,既肯定其所长,又能客观分析其失误,真正做到了古为今用。
参考资料:
人民网:《毛泽东眼中的三国人物:赞赏张飞,晚年否定关羽》
人民政协网:《毛泽东从《三国演义》中读出什么?学到军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