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思想的转变:由无为到霸王道杂之,演变为内敛中庸拘泥于框束

公子灵均 2023-02-18 11:02:30

导语:秦朝末年自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后,天下响者云从,刘邦自沛县起兵反秦。推翻秦朝后,被项羽封为汉中王。此后又经历楚汉争霸,最终击败项羽,建立西汉汉王朝。成为继秦朝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公子今天给大家分享,西汉王朝不同帝王在位时,执政思想的变化,最终致使整个社会都被儒学笼罩!

汉高祖刘邦 剧照

质朴无华,率真而为—高祖时期

刘邦以起恢弘豪迈的气度,一统宇内,建立大汉王朝,奠定了基础两汉四百年之基业。乱世之中,风云变幻,昔日的一群草莽英雄,成了今日平天下、安社稷的股肱之臣。然而这帮人过去大多数不曾读书。即使刘邦本人对待儒生也毫无尊重之心,对儒生很是轻慢。

并且与群臣称兄道弟,也不讲什么礼仪,后来叔孙通为其定制礼仪。刘邦甚至惶恐的问:“得无难乎”?的话,还郑重的交代叔孙通要考虑到他是否能遵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皇帝尚且如此,大臣们更是有样学样。其中周勃经常对部下大呼小叫,相互开玩笑。

汉惠帝刘盈 剧照

一代君臣的质朴率真表露无遗。后来刘邦醒悟后说道:

"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洎自践祚以来,时方省书。"。

刘邦更是严格要求太子刘盈勤加学习,研习各种典章制度,并且时时查漏补缺。后来汉惠帝即位后,更是废除挟书之律。此后,诸家学派学宫林立,各种思想不断绽放。这一举措所产生的影响,是周勃、灌婴等列候公卿无法想象的。

因循用成,清静无为——文帝、景帝时期

汉文帝刘恒继续沿用百家争流,明书开智的路线前行。汉文帝时下的求贤诏不再像刘邦时的粗狂露骨了,而是诚恳得体的说道:

"明于国家之大体,通于人事之终始,及能直言极谏者,各有人数,以匡朕之不逮"。

这一时期的思想以道家的无为思想为主,以刑名儒法诸家思想为辅的执政思想。这一时期的的汉朝顺应时势,对民间并不采取干预性政策。同时官员多敦厚长者,采取不劳民、不扰民的思想治理地方。使得整个国家安稳的同时,呈现出勃勃生机。

汉文帝刘恒 剧照

汉文帝在位22年,正是贯彻执行这一无为不扰民的道家思想,使得国家得以休养生息。汉景帝遵业,因此,汉景帝继位后,继续施行这一思想。

"人不患其不知,患其为诈也。不患其不勇,患其为暴矣。"

从汉景帝的《重廉士诏》中的这段话中,可以清晰的看出汉景帝无为质朴的执政思想。并且太史令司马谈更是认为只有道家思想是最佳的治国思想,其余各家思想均有缺陷,只有道家思想最完美。并说道:

"道家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与时迁徙,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汉景帝刘启 剧照

兼容并包,王霸道杂之——武帝、昭帝、宣帝时期

司马谈对道家思想的独到总结,备受推崇的完美思想。却被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抛弃了。汉武帝要的是一种融汇百家的变通思想,不想被因循为用的框架所束缚。汉武帝更是说出:“五帝不相礼,三代不同法,所由殊路,而建德一也”。 鲜明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他采用“霸、王、道杂用之”的治国思想,并且好方术、符命、辞赋。

正是他这种兼容并存的思想和旺盛的精力,迎来了波澜壮阔的大世。使得整个社会自信而昂扬,透着勃勃生机。有志之士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希望建功立业。拘泥于成法之人,在这一时期得不到重用,甚至会遭到呵斥和质疑。

也正是这样这一时期名臣辈出,“卜式拔于刍牧,弘羊擢于栗竖,卫青奋奴仆,日磾出于虏,吾丘寿王心如饥虎志若秋鹰”。

汉武帝刘彻 剧照

司马相如:“盖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洪流下,汉武帝北逐匈奴,南服闽越,立下赫赫武功。

汉武帝对于儒家,采用了儒家积极入世的做法,来建立他的文治武功。但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以道德来衡量一切的价值标尺。也因此儒家思想也成了制掣汉武帝,向深层次阔步向前。

因此,在他死后的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就酒、盐、铁是否官营,还是私营的问题展开了一场大辩论。以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为首的公卿勋贵,与贤良文学六十多人展开了辩论。贤良文学认为要废酒、盐、铁官营,重农抑商,不与民争利,以道德教化万民。而桑弘羊认为要边疆安定,维护国家大业,不能废。

汉宣帝刘洵 剧照

由此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已然上升到了治理国家,是法治还是德治,是守经还是权变的层面了。虽然最终的结果是,罢酒榷留盐铁。但开放进取的大一统思想和儒家中庸拘泥的思想之间,已然走到了矛盾的对立面。

中庸内敛,拘泥儒家——元帝、成帝、哀帝、平帝、王莽时期

汉元帝性情柔弱喜好儒学。当太子时见汉宣帝治国太过于严酷,就向汉宣帝进言,让其多用儒生,宽厚治国。而汉宣帝厉声对他说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并且认为儒生不懂权变,不会因时制宜,不能委以重任。但汉元帝继位后,重用儒生,大行其道。改弦易张,开始使用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

儒家思想提倡的是"齐之以刑,导之以政"。就是要施以德教,不能不交易引导就设立法网,如果这样就是陷民之罪。认为只有道德教化,使万民知礼,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这种儒家思想以道德衡量官吏,以民风是否醇厚来衡量社会。并不是以社会经济发展来衡量的,并不计较利益。

汉元帝刘奭 剧照

因此,汉元帝、汉成帝时期的人,再也没有了汉武帝时期的锐意进取,急功近利,也没有了张扬自信。转向为内敛中庸,和光同尘与世俯仰。汉武帝时期主父偃曾言:“大丈夫生不能五鼎食,当死则五鼎烹”!而汉元帝时,魏相为人严毅,丙吉就劝他要谨慎自重,藏器于身,和光同尘。魏相听后感觉非常有道理,从此就依照丙吉之言谨慎行事。

这种内敛中庸的思想一旦形成,就不再具有进取开拓的精神和探索欲。并且极具排斥性,满足于既定的模式。对于旧有以外的事物采取排斥态度,即使儒学新研究出的古文经学,都被太常德博士们拒之门外,毫不理睬。

他们以一种推理出来的社会模式和儒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而框束着整个社会及个人。当时,乞骸骨这种自我贬斥的上书比比皆是,用以表明自己德行不足,不能尸餐素位。士大夫之间更是因为越礼违规之事,形成了相互监督举报的风气,大力弹劾。

灾异之说盛行,大胆的评论和制约着皇帝及重臣的行为。这些奏章无不表明整个社会都被儒家之道所笼罩,不能随意张扬自己,更要谨言慎行。天人感应与儒学相结合的思想学说,弥漫在元帝、成帝之后的整个西汉末期。

汉成帝刘骜 剧照

汉哀帝继位后,虽然想重新以武帝、宣帝时期的思想治国,重振汉家威仪,强化皇权。但此时这种改变的尝试无疑以失败而告终。当时不仅皇权旁落,而且整个社会都处在内敛敦厚的思想之下。无法掀起汹涌的浪潮,再无法吹响激昂的号角。

汉哀帝、汉平帝短命,更没有留下子嗣。之后王莽以外戚身份主政,被视为周公再世。因谦卑守礼、乐仁好义、尊尊亲亲,被视为真正的儒者。朝堂民间受到一致好评。让人感到向往的“成康之世”再度到来。

然而,王莽掌权后最终篡汉自立,紧接着就开始恢复古制,和推行新政。然而不合时宜的政策,根本无法适应当时的社会,导致民怨沸腾,遍地起义。而王莽也被义军攻破长安割下头颅。

汉哀帝刘欣、皇后傅氏、宠臣董贤 剧照

公子结语:

刘邦因起于草莽,经过楚汉争霸才最终登基称帝,因此他这一时期的思想质朴率真。文景两帝时期,因秦末的战争创伤,整个社会急需休养生息,积蓄力量。因此文景两帝,顺势利导,实行道家的无为而治,朝廷少干预的执政思想使社会快速恢复活力。

汉武帝雄才大略,再经过文景两帝时期的国力积累,北击匈奴,南服闽越,远征西域。因此,采用了“王霸道杂用之”的权变思想,宾服四夷,开疆扩土。汉昭帝、汉宣帝时期在继承这一思想的同时,与民休息,弥补战争创伤。

汉元帝因为个人偏爱儒学,在位期间重用儒生,采用德化之教的思想治理国家,内敛中庸。其后经汉成帝的继承,致使后来更加拘泥于框架之内的规则。使得后来这一思想弥漫在整个社会上空,再糅合以灾异之说的思想。使得皇权日渐旁落,再加上汉哀帝、汉平帝短命无嗣。最终被王莽篡权,西汉灭亡。

因此,任何一种治国思想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事实证明只有根据当时的社会需要,时局的发展。采用因时制宜,顺势利导的执政思想,才是最科学的。而非根据个人偏爱采取的治国思想。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