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5月,日军突然在晋察冀连续次扫荡合围,冀中军区二分区某基干团缺粮少弹,伤亡严重。被迫分散成区中队,离开冀中,突围来到山西平原。
上级把任务交给团长曾美,是因为他是个地道的老红军,经历过1—4次反围剿,在频繁的战斗中,经验丰富。抗战后,参加了正太路破袭战。对华北日军战术相当了解。
曾美换下正规军装,打扮成山西农民。组建了原平河北区2分区4区队。
原平在抗战爆发后,发生过激烈的阻击战,日军损失严重。当地抗日基础深厚。但曾美到达后,却发现了一个严峻现实。日军的炮楼太多。
在滹沱河沿线交通要道上,只要有像样的公路,日军均修起大小碉堡和炮楼。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宏道村炮楼。
据点的鬼子通过维持会抓民夫,经常抢夺粮食。还让维持会不定期送年轻妇女进据点蹂躏。
一天,曾美来到西河村,村民哭着说起宏道炮楼的种种恶行。曾美当即表态,我一定拔掉这个炮楼,为民除害。
经过侦察,曾美发现这个炮楼并不坚固,是土砖筑起的,里面有13名鬼子。2门掷弹筒。周密安排,曾美决定以过节犒劳为理由,团里的老兵化装成村民和妇女混进据点。其它人埋伏在炮楼外。
夜里,进入据点的战士得手发出信号,曾美冲在最前面,进入炮楼击毙了军曹,其余鬼子全部击毙。
曾美刚到原平,就除掉宏道炮楼。被滹沱河周边的百姓全知道了。人心士气高涨,纷纷为区中队做鞋,送粮食。到了7月7日那天,正好是抗战纪念日,曾美和区中队在西头村参加中共崞县县委举办的庆祝胜利大会。
宏道炮楼被端后,很快被附近驻扎的的日军知道了,在伪军的带路下,向西头村赶来。鬼子压根不知道村里集中了区大队,只想像以前杀村民,放把火烧了房屋泄愤。
曾美听到村外枪声大作,哨所已经和日军接火。他迅速反应过来,派战斗经验丰富的二中队和三中队迎敌。再派一中队和四中队出村,在日军两翼包抄。很快日军被逼到了刘河底村一处土崖的窑洞内。
土崖四处是平地,虽然区中队将窑洞完全包围,连苍蝇都飞不出去,可鬼子也着实狡猾,竟然仗着窑洞上方土崖易守难攻,用两挺机枪和十几支步枪构成火力网,企图负隅顽抗。
曾美考虑到难以硬攻,为了避免伤亡,就安排人员向窑洞方向喊话,表示只要投降,既往不咎,一定会优待日军,并保证人身安全。不料窑洞口射出一梭子弹,打得曾美身边尘土飞扬。鬼子根本不打算投降,仗着地势一心等待救援,任凭喊得口干舌燥,也始终是不理睬。
曾美看这些鬼子油盐不进,对战士说,“上土崖活埋了他们。”旁边县委干部表示反对,提醒他在目前困难局势下,最好是争取日军主动缴枪投降,活埋相当于杀俘虏,往后,日军的报复会更严重。同时也违背共产党优待俘虏的政策。
曾美神色冷酷,威不可挡。直接扔下一句:“没投降算什么俘虏,必须杀!”
听说要活埋鬼子,村里的群众,争先报名,连胆小的都提着粪叉跑过来。大家拿起工具奔向土窑顶部,很快将黄土淹没了窑洞的大半个洞口。
鬼子翻译和两个伪军,知道坏了,还顽固拒绝投降,就要跟太君们一起升天了。翻译带着伪军爬出来,口口声声哀求饶命。而那15名鬼子还是死硬不肯放下枪枝。曾美懒得与鬼子多废话,下令加快了填埋窑洞速度。最后,15个鬼子以闷死在窑洞方式,结束了罪恶。
多年以后,曾美带队打宏道炮楼,西头村活埋鬼子事迹被写进原平县志,这段尘封的记忆,也被保留下来。告诉我们,当年在原平,曾经发生过多少屈辱和抗争,这段黄土埋日本兵的往事,告诫我们对敌人绝不能有半分善良。
2015年,101岁的曾美临终前忽然想起了往事,他用力地说了一句,“听我的命令,去活埋鬼子啊。”家人听到后围过来,还没来得及追问,曾美已经合上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