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已赴乌参战?俄给美下“通牒”:若不撤兵,将成俄军打击目标

雅洁看国际 2023-02-24 01:37:02

美俄之间的这层“窗户纸”,终于还是被捅破了。

自俄乌冲突发生以来,美国便是军援乌克兰的“主力”,也是导致这场冲突久拖未决、持续至今的重要因素。

在持续支援乌克兰的近一年时间里,美国提供了大量武器弹药、军事情报和卫星服务,但一直拒绝出兵帮助乌克兰作战,用白宫的话来说——美国不想也不会与俄罗斯对战。

然而,正如白宫此前一再宣称拜登不会出访,但最终却现身基辅一样,美国在“是否出兵乌克兰”一事上,显然也秉承着“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姿态。

22日,俄新社报道称,俄外交部已经召见了美国驻俄大使特雷西,要求美国对“北溪”管道被炸一事做出解释,并对美国大肆武装乌克兰军队、提供武器装备和情报的行为表达了强烈不满,要求美国停止向乌提供军援,并撤离在乌境内的美军人员以及包括美国公民在内的后勤人员,否则他们将被视作俄军的合法打击目标。

言下之意,按俄外交部的描述,美国显然已经派出军方人员在乌克兰作战了,并且俄罗斯已知晓此事,还直接当着美国大使的面,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同时,俄罗斯还向美国下达了“通牒”——若美国不从乌克兰撤兵,那美军人员将成为俄军的打击目标。

也就是说,俄罗斯不仅知晓了乌克兰境内有美军人员存在,估计还知道他们的具体位置。

并且,如果按俄方所说,乌克兰战场上出现了美军的身影,那估计也少不了北约军人和其他西方国家士兵的存在。毕竟,按照美国的性子,绝不会单独派出士兵赴乌作战的。

此外,若乌克兰境内存在大量西方士兵,那很多问题都能说得通了。

为什么俄乌战场上会频繁出现俄军高级将领被“斩首”、重要指挥部被“袭击”的情况?

为什么地处俄罗斯腹地的军事基地会相继遭到无人机的空袭?

为什么俄本土目标相继被袭击后,俄方指责是乌克兰所为,基辅方面却一直态度微妙,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种种迹象表明,这一系列袭击背后,可能都有“高人指点”,甚至是“高人代劳”。

事实上,俄乌冲突发生后不久,乌克兰便开始对外招募雇佣兵了,随后便有来自美英法德等国多国的人员参加,其中不乏具有军事背景的退役士兵,甚至还有加拿大前陆军司令这样的重磅角色。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西方的现役士兵打着“雇佣兵”的旗号赴乌作战,并不让人意外。并且,俄方还曾俘虏过具有军事背景的美国公民。

如今,俄方下达“通牒”,要求美国从乌克兰撤军,无疑进一步验证了美军人员在乌这一情况。

对此,怎么看?且谈3点粗浅看法吧。

1,俄罗斯这回直接跟美国“摊牌”了。

即便美国一再对外宣称,不会出兵乌克兰,但这次俄外交部召见美国大使,并当面捅破“窗户纸”,要求美国从乌克兰撤军,无异于警告美国——美俄关系正处于迅速恶化之中,若美国无动于衷,那接下来就别怪俄罗斯不客气了。

别忘了,俄罗斯早已有言在先,赴乌参战的雇佣兵将无法享受战俘待遇,而在过去近一年的时间里,被俘的外国雇佣兵数量确实远少于被俘乌军数量。

因此,面对俄罗斯的这次“摊牌”之举,接下来美国确实得三思了。

2,美军在乌克兰出现并参战,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战场平衡,再加上美国援乌的“海马斯”火箭炮、远程导弹等重要装备,很可能会加速战场局势的失衡。

在这样的情况下,谁也无法料到,俄方会不会同样向战场投入更多先进武器装备,维持局势的平衡,战局是否会迎来更多的变数与风险。

别忘了,目前代表俄罗斯尖端战力的“锆石”、“萨尔马特”等导弹以及战略轰炸机其实都还没有上场,若美西方继续“拉偏架”,加剧局势紧张,那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3,白宫这回麻烦大了。

一方面,俄罗斯已经退出了《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并且没有提前通知美国,随后又公布了核武库数据,释放了浓郁的威慑信号,让美国处境颇为被动。

另一方面,美国内部对于拜登政府持续军援乌克兰一事已出现诸多不满,抗议活动持续上演,再加上美国2024年总统大选即将开幕,而拜登也有意参选,若无法扭转局势,拜登的参选之路将更加堪忧。

更别提,特朗普已多次公开批评拜登,称其让美国以“前所未有的程度接近第三次世界大战”。

如今,拜登显然已经到了做选择的十字路口,若继续军援乌克兰、对俄强硬,国内不满与抗议声将愈发高涨;若停止援乌,美国此前定下的策略将失败,白宫落得一个无功而返的结果,并且可能遭到共和党人的弹劾。而不论哪一种选择,对拜登来说都无异于“命运大考”。

接下来,究竟何去何从,拜登确实得三思了。

0 阅读:1

雅洁看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